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1997~2007年山西省太原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太原市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太原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563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1.49/10万。1997~2003年年发病率在44.78/10万~64.12/10万之间,2004年之后明显持续上升,2007年达到212.53/10万。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变化趋势不同,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发病率明显上升,甲型肝炎发病率明显下降;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构成有所变化,主要发病型别已由甲型肝炎转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结论太原市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重点加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防控,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控制太原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宿迁市大力开展和落实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掌握其发病新规律,为制定和完善综合防治措施,现将宿迁市1997年~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长沙市1997~200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分析,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7~200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4年长沙市病毒性肝炎共计发病15 187例,2002年发病率最高(41.95/10万),2004年发病率最低(18.16/10万),年均发病率32.57/10万,8年间发病率波动较小。发病最高的区县为宁乡县,发病率68.22/10万;发病数占前三位的职业是农民、学生、工人。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44岁之间;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以乙肝发病数最多占肝炎总病例数的74.82%。结论病毒性肝炎在长沙市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位置,为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必须切实抓好肝炎的防治工作,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青壮年及农民、学生的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宿迁市1997年~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我国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其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宿迁市大力开展和落实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掌握其发病新规律,为制定和完善综合防治措施,现将宿迁市1997年~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于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统计年报,人口数据来自宿迁市统计年鉴。1.2方法利用Excel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方法进行分析。2结果2.1…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武县病毒性肝炎的发病与流行趋势。方法:采用常规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方法。结果:成武县的病毒性肝炎以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发病率高,且多为青少年。结论:甲型肝炎发病呈年龄后移趋势;乙型肝炎呈中等流行强度,且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持续上升的原因,提出控制建议.方法 对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乙肝病例报告质量调查、乙肝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中国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2005~2007年报告乙肝病例中以慢性乙肝(占35.75%~46.73%)和未分类(占54.29%~44.57%)为主,急性乙肝占报告乙肝病例的9.96%~8.70%,发病率未见上升(7.52/10万~7.74/10万).基层单位乙肝实验室诊断能力不足,医务人员对报告标准掌握不一.结论 中国乙肝报告发病率高的原因与乙肝病例诊断,急、慢性乙肝合并报告和慢性病例重复报告有关.对急性病毒性肝炎开展实验室诊断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东港市甲肝发病流行特征,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东港市2005~2012年甲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港市2005~2012年甲肝疫情发病概况和基本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论加强甲肝疫苗的全人群接种可能是东港市强化甲肝防治工作的重点,而强化海产品的饮食卫生,提醒居民不生食海产品应作为未来甲肝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盐城市盐都区病毒性肝炎流行态势,为制定针对性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盐都区病毒性肝炎监测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流行趋势。结果 盐都区2005—2021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 64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431/10万;2005—2021年乙型肝炎(HBV)发病率以年均14.01%的幅度下降(P<0.05);2006—2021年丙型肝炎(HCV)发病率以年均15.90%的幅度上升(P<0.05);2005—2013年戊型肝炎(HEV)发病率以年均15.32%的幅度上升(P<0.05),2013—2021年以年均11.40%的幅度下降(P<0.05)。戊型肝炎在2—5月份出现流行“春峰”。乙型肝炎(HBV)发病以青壮年为主,丙型和戊型肝炎以中、老年为主;丙型肝炎发病前3位的地区是中兴街道、大冈镇和鞍湖街道,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4.998/10万、13.455/10万和11.770/10万。结论 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稳定在一较低水平,其中丙型肝炎疫情有所上升;需继续加强丙型、戊型肝炎诊断试剂推广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5年泰安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状况,探讨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全市报告病毒性肝炎5077例,死亡1例,报告发病率为92.77/10万,死亡率0.02/10万,病死率0.02%;甲型肝炎发病率为1.57/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30~50岁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为86.28/10万,高发年龄为15~35岁组;丙型肝炎发病率为1.04/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35~60岁组,占丙型肝炎发病数的64.91%。结论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应以甲、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为主要措施,同时加强安全注射、安全用血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医源性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湖北省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7年,湖北省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最低年份为2000年(58.7/10万),最高年份为2007年(151.7/10万);甲肝病例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从1997年的30.6%下降到2007年的2.9%,乙肝则从1997年的51.4%上升到2007年的86.0%。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为农民、学生与工人,15~44岁年龄段病例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4.3%。结论湖北省病毒性肝炎流行态势严峻,应重点强化甲肝,尤其是乙肝的防治工作,并对15~44岁年龄段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1959—1996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对安徽省1959—1996年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70年代以来全省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1971年达有史以来最高水平为396.3/10万。90年代后发病率均处全国前列。1990—1996年病例总数分型统计,甲肝占51.5%,乙肝占29.7%,其它型肝炎占18.8%;甲肝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乙肝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作者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南昌市西湖区2005~2009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南昌市西湖区2005~2009年报告的病毒性肝炎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来病毒性肝炎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2.03%;发病率波动在149.05/10万~234.51/10万之间,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居法定传染病之首;以乙型肝炎病例最多,占病毒性肝炎总数的83.87%;职业分布以工人为主,占23.93%;季节分布不明显,3~10月发病相对较多,占70.11%;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57︰1;20~3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结论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加强儿童乙肝疫苗的基础免疫工作;加强重点人群的预防接种是控制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连云港市疫情资料汇编录入Excel 2003后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10年连云港市共报告戊型肝炎95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7/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出现7月小高峰。职业以农民为主,年龄以45~59岁组最多,男女发病数之比为3.49∶1。结论应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加强疫情报告,做好卫生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上海市杨浦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完善肝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杨浦区网络直报的急性肝炎疫情、病原学分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7年杨浦区急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2.17/10万,其中常住人口年均发病率为11.79/10万,外来人口年均发病率为15.05/10万;五角场和殷行社区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4.35/10万、23.50/10万;病原学分型显示,网络直报肝炎病例中乙肝比例较低,未定型肝炎比例较高。[结论] 2005—2007年杨浦区急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网络直报乙肝病例不全是急性乙肝病例;未定型病例多,主要由误诊、误报、分型信息未及时订正和疾控中心未及时对监测点医院分型情况进行督导等原因引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海门市2005--2012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通过发病率线形回归模型,估计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8年间海门市病毒性肝炎中未分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APC为-21.10%;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APC为23.49%。病毒性肝炎以35—49岁为发病高峰年龄,男女性别比为2.54:1,各型病毒性肝炎均以农民和工人发病为主(73.92%),存在季节分布差异。结论免疫接种等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疫情的有效方法,同时需要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报告和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997—2010年无锡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1997—2010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10年无锡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1 0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14/10万。1997年最高,为76.65/10万;2010年最低,为21.34/10万。其中甲型肝炎发病率为4.70/10万,乙型肝炎为20.49/10万,丙型肝炎为1.73/10万,戊型肝炎为0.92/10万,未分型肝炎为12.29/10万。男女比例为2.1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组。结论无锡市各年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许昌市甲型病毒性肝炎(下称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许昌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许昌市共报告甲肝1 52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8/10万,许昌市甲肝疫情呈下降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鄢陵县和许昌县,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出现1—3月和7—8月两个高峰。职业以学生、农民、儿童为主,年龄以0-15岁最多,男女发病数之比为1.98∶1。结论许昌市甲肝报告发病数(率)逐年下降,加强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降低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了解北京市平谷区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为控制病毒性肝炎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报告的297例中,男性201例,占67.68%;女性96例,占32.32%;男女两性之比为2.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02,P<0.01).55~60岁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120.55/10万;肝炎型别构成比以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为主,占84.85%;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最高,占47.47%.结论 15岁以下组发病率下降说明甲、乙肝疫苗免疫防治成效显著.今后应加强青壮年农民乙肝预防接种及宣传工作;乙肝成人免疫和加强免疫是控制乙肝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慈溪市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慈溪市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慈溪市1991-2005年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慈溪市15年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358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4.26/10万,15年间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平均分型率为52.55%。肝炎男女性别比为2.31∶1,20~59岁组人群高发,占80.5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5.10%。结论病毒性肝炎在慈溪市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现状,为制定肝炎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搜集湖北省2004-2010年病毒性肝炎病例,结合同期人口学资料,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湖北省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118.00/10万到2010年增加到145.71/10万,其中超过85%的肝炎病例是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男女比例达到1.70,远远高于全人群的男女比例;在研究期间,乙肝年平均发病率变化百分比为4.23%,同期的同一指标丙肝为28.78%;15岁以下乙肝发病的比例在2004-2010年间显著降低;人群中受到病毒性肝炎危害人数最多的是农民、学生和工人;疫苗在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 持续观察发病率的变化,深入研究和分析变化的原因,针对不同人群的危险因素确定病毒性肝炎进一步的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