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且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国内各地报告不一,黄氏统计占门诊病人的0.7%、萧氏统计占本科初诊患者的1.75%、隋氏统计在东北地区本病占门诊  相似文献   

2.
萎缩性皮肤纤维瘤是最近提出的一个新的实体瘤,被认为是皮肤纤维瘤的一种特殊变异。报道1例发生于股部的典型萎缩性皮肤纤维瘤,该患者为女性,68岁。临床上皮损是一个淡褐色、中心为火山口样凹陷的皮内结节,薄层真皮组织学上由纤维组织细胞组成。用vanGieson进行弹力纤维染色发现皮损处弹力纤维消失,中等血管周围弹力纤维聚集。萎缩性皮肤纤维瘤@Ohnishi T.$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Teikyo Univ. School of Medicine, 11-1 Kaga-2, Itabashi-ku, Tokyo-173-8605, Japan @Sasaki M. @Nakai K. @Watanabe S. @张宪旗…  相似文献   

3.
脂肪萎缩性糖尿病是以伴有全身性脂肪组织萎缩、重度高脂血症消失、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基础代谢亢进、酮血症不明显的胰岛素耐药性糖尿病为主要表现的非常罕见的疾病。其特殊病情对体脂肪量调节、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关关系、胰岛素作用以及对其它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顾文显 《大家健康》2014,(10):63-63
编辑同志:我爷爷今年79岁,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年,2013年5月做胃镜检查,医生说我爷爷的病又发展了,其诊断结论为胃(体)幽门型黏膜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肠上皮化生;(贲门)胃体型黏膜性炎,淋巴组织增生;幽门螺杆菌DPMII3,HP(+)。  相似文献   

5.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Gastritis以后简称CAG)被视为胃的癌前病变而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本病在临床上除重症者有消化不良症状外,多无特殊表现,诊断常赖胃镜和病理检查,以粘膜变薄,腺管数目减少,变短,粘膜下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幽门腺化生为特点。一、病因和发病机制:CAG的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由浅表性胃炎,反复发作,发展而成CAG,Siurala和Salml对浅表性胃炎者随防20年,发现发生CAG者达85%来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例新的环状萎缩性扁平苔藓。环状萎缩性扁平苔藓是扁平苔藓罕见的一种变异型,临床特征为环状紫蓝色斑疹,中央萎缩,组织病理上分别有环状和萎缩性扁平苔藓的改变。此前本病共有4例报道。环状萎缩性扁平苔藓@Morales-Callaghan Jr. A. @Martnez G. @Aragoneses H. @Miranda-Romero A.$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Hospital Clnico, Univ. Avda, Ramón y Cajal 3, 47005, Valladolid, Spain Dr. @焦婷…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食不定时,进食过快,暴饮暴食,吃油炸、熏烤和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等;2.大量饮酒和吸烟,对胃粘膜的直接损害;3.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如含阿司匹林的解热止痛片、保太松、炎痛喜康、扑热息痛、强地松等;4.长期反复的十二指肠液反流,胃内经常有胆汁等刺激性物质。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嗳气、自觉口苦、食欲不振、恶心、胃闷。常患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现代医学慢性胃炎中的一个类型,系由胃之腺体萎缩致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甚至完全无游离酸。从近年来中医临床报道来看,绝大多数都将本病归纳为胃阴不足、津液缺少,然而,笔者认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类型,根据个人临床实践,常分如下四型论治。  相似文献   

9.
萎缩性胃炎是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病人可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病例有转变成胃癌的可能。因此,萎缩性胃炎病人应积极地进行治疗。主要的治疗措施有:1.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致病菌。因此治疗萎缩性胃炎首先应进行抗菌治疗。具体方法是在胶体铋剂(果胶铋、奥美拉唑、枸橼酸铋等)中选择1种,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3种抗菌素中的2种,同时服用。2.服用胃粘膜保护剂。具有保护胃粘膜的常用药物有硫糖铝、胃膜素、叶绿素等。硫糖铝能与胃粘膜的粘蛋白形成保护膜,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胃膜素能在胃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萎缩性阴道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52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及52例配对的绝经后妇女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与萎缩性阴道炎的发生危险因素有绝经年限>10年、高体重指数、清洗外阴方式、反复尿路感染和补充雌激素(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选变量为绝经年限>10年(OR=10.82)、反复尿路感染(OR=3.64)、补充雌激素(OR=0.57)。结论绝经年限长和反复尿路感染是萎缩性阴道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补充雌激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命名为“胃病”,我认为比较确当,符合中医病机,有种于辨证用药。本人认为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经常饮酒和过食煎炒炙煿之品;同时受到市场经济浪潮冲击,工作节奏加快,有时作息规律打乱,影响消化功能,胃癌之发病率也随之升高。纤维胃镜的普及,提高了胃癌的及早发现和诊断准确率。凡见胃脘痞满,或胀或痛,纳谷欠香,食量减少,体重有所下降,不吞酸,而大便溏软者,多为浅表萎缩性胃炎,嘱作胃镜检查、多可确诊,经辨证治疗,收效较速。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包括超微结构)、免疫和生化学、病因病机和流行病学……等等。研究结果表明,CAG与胃癌关系密切,而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的观点已被许多学者所接受。一、慢性萎缩性胃炎 (一)免疫学 1.免疫调节功能: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CAG病人存在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张德中等研究结果表明,B型CAG患者体内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29℃花环试验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有B淋巴细胞和辅助T细胞功能亢进。而两型CAG患者自身花环形成细胞(ARFC)一不成熟的T细胞都显著的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  相似文献   

13.
崔宝英  仲影 《大家健康》2013,(14):41-42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又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前者萎缩性改变在胃内呈多灶性萎缩,以胃窦为主,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后者萎缩性改变主要在胃体,多由自身免疫引起的胃体胃炎发展而来[1]。属于中医学胄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1发病原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西医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问: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 答: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常见胃部疾病。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烟酒茶的嗜好等都容易损害胃粘膜的屏障机能而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萎缩而被肠的上皮细胞取代即肠化生;炎症继续演变,则细胞生长不典型,即间变;甚至细胞增生而致癌变。  相似文献   

15.
萎缩性胃炎是胃粘膜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退行性改变。由于腺体萎缩,导致胃粘膜呈苍白或灰白色,皱襞变细或平坦,局部微循环障碍使胃粘膜发炎、充血、水肿、缺氧、糜烂等。从而造成患者经常胃部闷胀嘈杂,上腹疼痛难受,食欲减退,不思饮食,消瘦、贫血、疲倦,全身畏寒,气血两虚。本病又往住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互相交织。因此治疗难度较大,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相似文献   

16.
湖南衡阳市中医院黄道富等采用自拟蛸黄汤治疗萎缩性胃炎152例,显效99例,有效51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8.7%。蛸黄汤药用:海螵蛸15克,熟大黄12克,蒲公英30克,丹参18克,橘红9克,黄芩、白芨、广木香、石菖蒲、炙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取500毫升,分2次服。若偏痰热者加瓦楞子、左金丸;偏气滞者加柴  相似文献   

17.
萎缩性鼻炎及臭鼻症,祖国医学称系由肺气寒邪壅盛,久则邪毒淤积而成。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采用了药源丰富,方法简易的中草药治疗。现将我科有记载材料的20例治疗情况,例举如下: 一、中药疗法。 1、滴鼻剂: (1)30%芫花根酊: 制法: 用75%酒精100毫升加入芫花根30克,浸泡一周后,取出浸出液备用。  相似文献   

18.
王玉林 《看医生》2004,(1):77-77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饮食结构与方式的不断变化。导致胃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在我们生活的人群中.大约有85%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这种或那种胃肠道疾病,故民间百姓常有“十人九胃病”之说。近年来,我国每年因患癌症死亡的人数大约为160万人.而这中间有相当大的比例为胃癌,胃癌一般多由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溃疡、十二指肠的溃疡恶变而来。因此,及时有效地做好胃病的防治,想尽一切办法使“异变胃细胞逆转、修复正常”成为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背黏膜丝状乳头、菌状乳头的萎缩性改变。萎缩性舌炎的病因复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真菌感染、慢性胃炎及干燥综合征等均可引起该病。西医常用叶酸、B族维生素、肝浸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但疗效不显著,用药后易复发,中医认为该病为各种病因导致的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衡,阴津亏耗,舌失濡养,中医治疗该病疗效肯定,相比西医治疗有优势且不易复发,作者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萎缩性舌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背黏膜丝状乳头、菌状乳头的萎缩性改变。萎缩性舌炎的病因复杂: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真菌感染、慢性胃炎及干燥综合征等均可引起该病。西医常用叶酸、B族维生素、肝浸膏、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但疗效不显著,用药后易复发,中医认为该病为各种病因导致的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衡,阴津亏耗,舌失濡养,中医治疗该病疗效肯定,相比西医治疗有优势且不易复发,作者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萎缩性舌炎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