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在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若受到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其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就会产生形态学上的变异,如卷曲-膨胀-分散过度-形成串珠状或菌丝体生长受阻。Kobayashi等曾利用这种现象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以筛选抗真菌和抗肿瘤的物质。用一种致植物病的真菌PyriculariaoryzaeP-26观察供筛选物对此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以判断其有无活性。此法简单易行,在真菌代谢产物的初筛中成功地筛出了诸如rhizoxin和fusareilinA等化合物。作者等前曾报道首次采用该法筛选传统中草药中的抗真菌和抗癌物质。迄今为止已用此法筛选了250种用于治疗肿瘤的草药… 相似文献
3.
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即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的果实中分离出3个新的葫芦烷型三萜糖苷(10~12),并测定了所有分得的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毒活性。将罗汉果新鲜未成熟果实在室温下用甲醇提取10 d,减压浓缩后获得的甲醇提取物用Diaion HP-20柱进行色谱法分离,依次用水,30%、80%、100%甲醇连续洗脱。80%甲醇洗脱部位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一甲醇一水(8:2:0.2;7:3:0.5;6:4:1)洗脱得10个部位。从第5部位分得化合物10和11,从第6部位分得化合物12。3个新化合物均为白色无 相似文献
4.
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Swingle)Lu & Zhang中的葫芦烷型糖苷有化学防癌、抑制肠麦芽糖酶和血糖升高等作用。从该植物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个新的葫芦烷型糖苷:罗汉果苷(mogrosdie)ⅡB(2)、11-脱氧罗汉果苷Ⅲ(4)、7-氧代罗汉果苷ⅡE(5)、7-氧代罗汉果苷Ⅴ(6)、11-氧代罗汉果苷ⅡA_1(7)和11-氧代罗汉果苷ⅣA(8),并首次发现2个天然来源的、已知的葫芦烷型糖苷:罗汉果苷ⅡA_1(1)和罗汉果苷ⅢA_2(3)。 相似文献
5.
作者等曾对百合科的葱属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植化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多种有望成为高效药物的甾族糖苷。在继续的研究中,又对原产于伊朗和伊拉克后引进到日本花圃中的葱属植物Alliumjesdi-anum Boissier&Buhse的新鲜球茎进行了研究,从中分得2个胆甾糖苷(Ⅰ和Ⅱ)和另2个螺甾醇皂耷(Ⅲ和Ⅳ),4个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如下。新鲜A.jesdianum球茎用甲醇热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后在水和正丁醇中分配。正丁醇溶解部分经DiaionHP-20,硅胶和ODS硅胶柱层分离,得Ⅰ~Ⅳ共4个化… 相似文献
6.
作者将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Leyss.ex Fr.)子实体磨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依次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提取。将二氯甲烷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甲醇(不断增加浓度)-氯仿洗脱,得16个部位(MC01~MC16)。部位MC09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己烷-丙酮梯度洗脱,得13个部位(MC09-01~MC09-13)。部位MC09-08用甲醇结晶得化 相似文献
7.
8.
RP-HPLC荧光衍生化法测定人血清中胆固醇和胆甾烷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试剂 2_(4_羧基苯基 )_4 ,5_萘骈咪唑 (CNI)为衍生化试剂 ,用RP_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胆固醇和胆甾烷醇含量。色谱条件 :zorbaxBpC8柱 (2 50mm× 4 .6mm ,ID)作色谱柱 ;乙腈_甲醇 (90∶10 )为流动相 ;二十二烷醇作内标。平均回收率分别是 96 .19%和 94 .81% ,进样量2 0 μL时最低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 1.0 μg L和 1.5μg L。 相似文献
9.
10.
在亚洲,三七Panax notoginseng多年来用于治疗创伤及由于内外伤引起的出血。广泛的化学研究表明该植物含有皂苷、黄酮、多糖和炔类化合物。作者从三七根的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个新的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及22个已知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对该新化合物结构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在传统医学上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该属植物富含松香烷型和意烯萜烷型二萜类成分,此类成分不仅化学结构多变而且生物活性广泛。本综述对2012-2022年从鼠尾草属植物中发现的139个新松香烷型和意烯萜烷型二萜及其生物活性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美丽红豆杉T axusm a irei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制备TLC、制备HPLC法和光谱法分离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美丽红豆杉种子中分离得到6个紫杉烷类化合物,鉴定为13-αacety lbrev ifo lio l(Ⅰ)、taxayun tin E(Ⅱ)、acety ltax in ine B(Ⅲ)、5-ep i-canadensene(Ⅳ)、2,α9,α10,β13-tetraacetoxy-20-c innam oy loxy-taxa-4(5),11(12)-d iene(Ⅴ)、taxach itrienes B(Ⅵ)。结论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种子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15.
16.
蒿属(Artemisia)属于菊科春黄菊族(tribeanthemideae)。由于本属植物在化学上、药理学上、和分类学上的重要性,人们经常对它们的地上部分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作者对印度民间药用植物进行了植物化学研究.并从多种蒿属植物分离到抗疟倍半萜内酯—青蒿素(artemisinin)。本筒报报道从籽蒿(Artemisia salsolides Willd)。地上部分离到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4'—二甲醚,芫花素(genkwanin)和5,7,3。5'—四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从裂叶 相似文献
17.
枣属植物Z.cambodiana Pierre广泛分布于泰国东北部,是用于抗感染的传统药物。作者从该植物根皮中分离出1新的和3个已知的美洲茶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还分得5个已知的羽扇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阐明了新化合物为三萜酯,其结构为3-O-(4-羟基-3-甲氧苯甲酰)美洲茶酸(1),8种已知化合物分别为羽扇醇(2)、桦木醛(3)、桦木酸(4)、2-O-E-对香豆酰罗珠子酸(5)、罗珠子酸(6)、zizyberanalic acid(7)、zizyberenalic acid(8)和美洲茶酸(ceanothic acid)(9)。该植物的干燥根皮用己烷脱脂后,依次用醋酸乙酯和甲醇于50℃提取50h,将具抗疟原虫和抗分…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内源性毒性脂质损伤,孕烷X受体及组成型雄烷受体在代谢调节中调控对毒性物质的解毒和清除,本文从这两个核受体的作用机制入手,对两者在药物代谢的调节、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及其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并进一步分析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有一定特点的抗生育新药,因此我们对其合成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因其3位有C=N双键而存在一对Z型和E型几何异构体,但至今未见有关其分离的报道。曾有文献报道在药代动力学实验中,HPLC显示两个峰,认为是(I)的Z型和E型异构体。曾有 相似文献
20.
作者将树舌Ganoderma applanatum(Leyss.ex Fr.)子实体磨碎后用甲醇回流提取,提取物悬浮于水,依次用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配提取。将二氯甲烷部位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用甲醇(不断增加浓度)-氯仿洗脱,得16个部位(MC01~MC16)。部位MC09经硅胶柱色谱分离,以己烷-丙酮梯度洗脱,得13个部位(MC09—01~MC09—13)。部位MC09—08用甲醇结晶得化合物3;部位MC09—07、MCl0和MC11进一步用硅胶柱层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