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我院自1990年至今先后收治嵌顿性腹股沟疝自行手法强行还纳致肠破裂1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均为男性,年龄51~75岁,70岁以上5例。均有腹股沟可复性疝病史1~30年。其中1例为股疝,1例疝修补术后复发。穿孔时间在24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6年以来共收治因腹股沟疝嵌顿自行挤捏复位致肠破裂8例,均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48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3岁。8例病人均有可复性腹外疝史,最短2年,最长23年,均为斜疝。右侧5例,左侧3例。3例病人有3次以上嵌顿史,4例有2次嵌顿均自行挤捏复位,1次首次嵌顿。嵌顿致手法挤捏时间4小时以上5例。入院后诊断均明确。3例中有中毒性休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所见:回肠破裂7例,其中2例发生肠坏死,空肠破裂1例。5例行肠修  相似文献   

3.
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急腹症,疝内容物随着嵌顿时间延长易发生缺血坏死,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并获得良好的疗效,逐渐用于对嵌顿疝的治疗。2008年8月—201 1年12月我院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120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3~83岁,平均(56.39±11.92)岁,均为单发腹股沟斜疝,12例为非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合并高血压45例,合并心脏病21例,合并糖尿病34例,合并慢性支气管炎25例,其他10例。嵌顿时间4~21 h,平均(10.28±2.84)h。按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制定的分型标准,Ⅰ型13例,Ⅱ型80例,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2年~1998年采用改良 Shouldice 术式治疗腹股沟斜疝2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7例均为男性腹股沟斜疝,年龄17岁~69岁,平均48岁。疝囊降到阴囊22例,内环口直径在2cm~3cm 者21例。大于3cm 者6例,其中复发疝6例,嵌顿疝1例。27例均伴有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手术方法:在高位结扎疝囊,游离精索后,将腹横筋膜自内环至耻骨结节切开,用1号丝线将腹横筋膜下叶边缘缝到上叶的深面,至内环处关闭扩大的内环,尽量缩小内环,仅容一血管钳尖为度,再同法将腹横筋膜上叶缝合到髂耻束上。  相似文献   

5.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2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24例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60min。无切口感染和排斥反应,无术后死亡。术后疼痛2例,阴囊积液1例。全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PMTFHR)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尤其好发于老年人,易合并肠梗阻、肠坏死,可危及生命.2001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20例老年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均行嵌顿疝松解加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腹股沟疝的发病特点,对妊娠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对已确诊为妊娠合并腹股沟疝的患者采用每月进行一次临床体检,观察子宫生育情况,疝的大小变化及内容物情况。足月妊娠后行剖宫产同时行疝修补术者,观察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止痛药物应用情况及有效程度。结果:①36例患者无1例因疝影响妊娠。②妊娠期间无嵌顿疝出现。③36例患者均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其中有28例经剖宫产同时行疝修补术治疗,术中均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其中右侧15例,左侧13例。④36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3年,其中行剖宫产同期疝修补手术治疗的28例均无复发,未行修补手术治疗8例患者中有2例自愈,6例无变化。⑤剖宫产同时行疝修补术后不增加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卧床时间及止痛药应用量,治疗效果良好。结论:①妊娠合并腹股沟疝不影响妊娠过程。②妊娠期间合并腹股沟疝以剖宫产同期行疝修补术治疗效果为佳,部分经阴道分娩的患者产后腹股沟疝可自愈,但若腹压增加或腹壁薄弱后疝是否复发,尚需大量病例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威  刘翔  左伟  赵萍  陈晓莉  沈浩 《疾病控制杂志》2011,15(12):1067-1067,1070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又称钳闭性腹股沟疝,是新生儿外科急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且极易并发肠管及睾丸坏死.为了探讨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笔者等对安徽省立儿童医院2005 - 2010年收治的67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1997年元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老年腹股沟疝134例,其中嵌顿疝60例。现结合此总结老年腹股沟嵌顿疝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10.
庄严  刘立新 《工企医刊》1999,12(1):48-49
闭孔疝是临床较罕见的腹外疝,我院1975年~1997年共收治12例嵌顿性闭孔疝,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女性,年龄55岁~76岁,平均年龄69.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8小时,最长7天,平均2.5天。临床表现均为肠梗阻症状及体征,手术前诊断3例,12例均手术治疗,术中证实右侧9例,左侧3例。行肠切除10例,楔形肠切除2例。死亡1例,11例痊愈出院。2 讨论2.1 闭孔疝的诊断当年老、女性、消瘦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腹痛和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时,在排除嵌顿性腹股沟疝和股疝,及肠肿瘤和肠粘连所致肠梗阻时,要考虑到闭孔疝存在的可能,因闭孔神经支配闭孔外肌,耻骨肌和腹内收肌群,向下分支司膝部及大腿内侧感觉,当髋伸直或旋转时,膝部疼痛加剧,这是闭孔疝的特征性表现,称Howship—Romberg征。有时在卵圆窝内侧可看到稍有隆起或扪及一圆形肿块,伴有轻压痛。阴道检查和男性病人直肠指诊,可能触及盆腔前侧壁有囊性或触痛性肿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院》2015,(5):67-6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间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诊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30例(观察组),同期行传统手术治疗急诊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30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比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费用均低于传统手术组。随访6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具有快速、切口美观、并发症少、能准确判断嵌顿组织活性、可发现对侧隐匿疝并处理、复发率不高于传统手术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mesh prefix plug定型产品,治疗23例成人腹股沟嵌顿疝患,男19例,女4例,年龄28-86岁,平均年龄63岁,12例合并其他多种慢性疾病。2例为既往斜疝修补术后复发,其中1例为2次术后复发。结果:23例均在术后1-2d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为1-9d,平均4d。无切口感染和排异反应,无术后死亡。全部患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3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嵌顿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但要在术中排除感染因素,方可成功的一期修补,并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3.
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36例腹股沟嵌顿疝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使用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治疗36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为30~120min,平均(63.1±18.1)min.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术后切口疼痛轻微,仅5例需肌内注射止痛药或镇静药.除2例行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和2例年龄超过80岁者外,其余32例均在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4.9±1.6)d.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及切口感染.所有患者术后门诊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 Lechtenstein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方面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已趋向微创手术,多采用腹腔镜或皮纹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42例,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2例患儿,男37例,女5例,年龄1~8岁,平均3岁;右侧斜疝36例,左侧斜疝6例,双侧斜疝1例.41例均为可复性斜疝,1例嵌顿疝(无肠坏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63例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全部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3~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斜疝48例(单侧47例,双侧1例)、直疝4例、腹股沟复合疝1例,其中复发疝3例、嵌顿性斜疝4例(行手法复位择期行手术3例,急诊手术1例)。53例患者中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51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睾丸鞘膜翻转术I例,行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松解+疝囊高位结扎+坏死小肠切除术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应尽早手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疾病的治疗和愈后至关重要,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股沟斜疝切口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常见病 ,在基层医院一般均选用腹股沟斜切口。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 1997年 3月随机采用下腹横弧形切口 (A组 )和腹股沟斜切口 (B组 )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112例 ,行前瞻性对比研究。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2例 ,男性 91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7个月~ 13岁 ,平均 6 5岁。其中右侧 82例 ,左侧 30例。选下腹横弧形切口 58例 ,腹股沟斜切口 54例。其中嵌顿性斜疝 2 2例 ,全部采用下腹横弧形切口手术 ,肠坏死 12例。1·2 手术方法 下腹横弧形切口 :相当于腹股沟管内环口上 1cm(腹股沟韧带中心点上方一横指…  相似文献   

18.
钱雷敏  戈军刚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118-2120
目的总结Bard补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阴市人民医院近3年32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8.4min,平均术后恢复时间6.6d,平均总住院时间9.9d。大于60岁、合并内科疾病、复发疝、嵌顿疝、双侧疝及单侧复合疝的患者较年青患者及无并发症、初发疝、易复性疝、单侧单发疝患者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以及总住院时间延长。术后早期切口轻度疼痛,腹股沟区异物感2例(0.6%),切口感染1例(0.3%),尿潴留13例(4.0%),阴囊积液18例(5.4%)。299例获随访时间1-36个月,1例有腹股沟区异物感,无一例复发。结论老年腹股沟疝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施行Bard补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需正确认识腹股沟区解剖结构,严格遵循手术原则,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合理治疗合并症及处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收治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和隐睾共36 0例。其中 2 30例采用耻骨上皮肤横纹切口 ,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0例 ,男 2 0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0d~ 12岁 ,腹股沟疝15 0例 ,其中 5 3例为急诊腹股沟嵌顿疝 ,鞘膜积液 5 8例 ,隐睾 2 2例。1 2 手术方法 小儿腹股沟韧带上方约 2cm处有一明显的皮肤横向皱纹 ,我们即利用此皱纹 ,于病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1~ 2cm处向耻骨结节上方作一横切口约 2~ 4cm ,依次切开皮肤 ,浅筋膜 ,利用小拉钩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后切开 ,暴露腹…  相似文献   

20.
<正>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股疝中嵌顿者高达60%。为了探讨快速解除嵌顿、确切高位结扎疝囊有效法,2003年7月~2008年7月,我院采用拆线剪沿腹股沟韧带下缘往腔隙韧带分次剪开快速松解嵌顿,进腹作股环内口高位缝扎等方法[1]治疗嵌顿性股疝63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