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炎症标志物变化的关系。方法对176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检测其血清脂联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可溶性E-选择素(sE—s)、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脉病变的Gensini评分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血清脂联素及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用多元逐步回归筛选脂联素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②随着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P〈0.01),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逐渐增高(P〈0.05,或P〈0.01);③脂联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BMI、甘油三酯、hs-CRP、TNF—α、sICAM-1水平及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增高,低脂联素血症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标志,脂联素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索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4月拟诊为冠心病(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冠脉造影正常组,造影时抽血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根据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探讨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Gensini积分〈40分者相差艰著(P〈0.05),但在三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40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联系,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探索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对病情的诊断价值及相应治疗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6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冠心病组,根据CAG结果中显示的冠脉病变支数进行病变程度分组,又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20例,双支病变组28例,多支病变组18例。另选择18例CAG未见冠脉狭窄的非冠心病患者作为非冠心病组。检测以上所有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比较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不同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变化。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脂联素含量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脂联素逐渐降低。结论血清脂联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是否存在冠心病以及冠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11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分为冠心痛组(n—89)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对照组,n=29),冠心病组患者又根据Gensini评分系统分分为:〈30分组、30~60分组、〉60分组,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PCT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O.05);同时,冠心病组PCT和hs-CRP水平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0.90,P〈0.05)。结论血清PCT、hs-CR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PCT和hs-CRP有助于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2例,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人3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瘦素、脂联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应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①SA组、UA组、AMI组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UA组、AMI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MI组、UA组、SA组TG、TC、LD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UA组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逐渐降低,瘦素、TG、TC、LDL水平随Gensini评分升高而逐渐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TG、TC、LDL水平异常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异常降低,两者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行PCI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情况,并调查患者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导致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并发心律失常23例,占28.75%,未并发心律失常57例,占71.25%;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合并糖尿病、右冠状动脉病变占比均高于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水平均高于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脂联素(APN)水平低于未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卡方检验Cramer''s V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病变部位均与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有关(V均>0,P均<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RP、UA、AP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有关(r均>0,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右冠状动脉病变、血清hs-CRP水平过高、尿酸水平高均为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OR均>1,P<0.05),脂联素水平高是其保护因素(OR均<1,P均<0.05)。结论:合并糖尿病、右冠状动脉病变、血清hs-CRP与尿酸水平过高、脂联素水平低均为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其在CHD高危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收治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共7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2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根据CHD类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组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 A )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 M I )组24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23例、双支病变组25例、多支病变组22例,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血清 APN、MMP‐9水平。【结果】①CHD各组血清APN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三组患者血清APN、MMP‐9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血清APN水平与各组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 P <0.05),血清MMP‐9水平与各组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 P<0.05);②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血清A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三组患者血清APN、MMP‐9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③血清APN与MMP‐9水平呈负相关( P <0.05)。【结论】APN、MMP‐9可能共同参与了CHD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APN、MMP‐9可能对判断CHD严重程度及早期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浆脂联素、TNF-α、hs-CRP 与冠心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比较冠心病(CHD)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之间血浆脂联素、TNF-α及血清 hs-CRP 水平来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临床类型及病变范围冠心病患者间血浆脂联素、TNF-α及血清 hs-CRP 水平变化来评估这些指标在不同严重程度冠心病患者中的意义,为冠心病的早期干预及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联素(APN)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炎性反应的关系,以及炎性反应蛋白和炎性反应因子在合并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51例,分为T2DM组(76例)和T2DM合并CHD组(7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APN、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T2DM患者外周血血清APN、IL-6及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CHD患者组的外周血血清APN、IL-6及hs-CRP水平与T2DM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DM合并CHD组外周血APN水平与IL-6、hs-CRP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95、P〈0.05,r=-0.772、P〈0.05);hs-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19,P〈0.05)。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APN、IL-6及CRP的异常表达,合并CHD患者更为显著,且三者具有显著相关性。APN、IL-6及CRP参与了T2DM合并CHD的发生和发展,为早期干预T2DM患者合并CHD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3例冠心病患者,68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病变支数及不同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分析血清TNF-α、IL-6、hs-CRP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TNF-α、IL-6、hs-CRP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病变程度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6、h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76例,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另选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TNF-α及IL-8等,所有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后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脉Gensini积分情况,比较各组TNF-α和IL-8水平,并分析其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三组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UAP组中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1),AMI组中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在冠心病患者中双支病变组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而多支病变组TNF-α和IL-8水平也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Gensini积分越高,TNF-α和IL-8水平也越高(P<0.01),TNF-α和IL-8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4、0.669,P<0.01),且IL-8和TNF-α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患者TNF-α和IL-8水平明显增高,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临床上检测TNF-α和IL-8可预测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脂联素以及其他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48例UAP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抽血测定脂联素及其他相关指标。同时设45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AP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显著降低,而炎性反应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升高。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组hs-CRP、TNF-α、IL-6均下降,但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能降低UAP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有助于纠正UAP患者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伴代谢综合征(M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相关危险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q)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11例CHD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NF-α、hs-CRP,并常规检查体重指数、腹围、血压。其中135例CHD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病变损害程度评分。结果211例CHD患者中有76例(36%)伴MS,其冠状动脉病变分数高于不伴MS者。FBG、2hPBG、TC、TG、LDL—C、HDL—C、血压、TNF—α、hs—CRP水平增高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分数相关。伴MS者TNF-α、hs—CRP水平增高者多于不伴MS者。结论CHD伴MS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高于不伴MS患者,且多数伴MS患者的TNF—α、hs—CRP水平增高。MS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唐荣珍  曹晓红  张维  辜晓惠  董巍 《华西医学》2011,(12):1818-1821
目的研究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 4,RBP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4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分为单纯冠心病组(A组)60例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B组)60例,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以及脂联素、RBP4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Gensini评分评判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 B组空腹血糖、胰岛素、RBP4均显著高于A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BP4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312、0.322、0.314,P〈0.05)。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362,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RBP4明显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研究HS.CRP与LDL.C/HDL.C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程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四组:(1)冠脉造影正常组(64例):Gensini评分0分。(2)冠脉轻度病变组(61例):Gensini评分〈10分。(3)中度病变组(32例):Gensini评分10—30分。(4)重度病变组(61例):Gensini评分〉30分。比较四组hS-CRP及LDL-C/HDL—C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程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浓度和LDL.C/HDL—C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另外,hS-CRP浓度在冠脉中度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轻度病变组(P〈0.05);冠脉重度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中度病变组(P〈0.05)。结论血hS—CRP和LDL-C/HDL-C均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而且hS—CRP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据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对冠脉病变程度的估测指标。虽血液中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但很难完全据此指标来预测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261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CAG),根据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测定所有入选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肌酐(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Cys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析CysC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冠心病组患者CysC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CysC水平较非冠心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冠心病患者CysC与其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等因素后,此相关性仍存在(r=0.70,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CysC水平与增高,且与冠心病的病情程度有密切关系,随着CysC水平的升高,冠心病患者病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培)与CHD的关系,为.CH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拟诊为冠心病的7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8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AMI组),冠脉造影阴性者(非冠心病)15例(NC组)],并测定其血浆HCY、hs-CRP、fg水平。结果CH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SAP3组HCY比较,水平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组与SAP组相比,hs—CRP含量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U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浆fg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组与UAP、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AP、S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HCY、hs—CRP、fg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单支病变组hs-CRP、fg水平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hs—CRP、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心绞痛发生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采用GC-911γ计数仪测定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病人血清中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均升高(t=2.986~6.069,P〈0.01),且UAP组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高于SAP组(t=2.163~3.255,P〈0.05、0.01)。UAP组病人的hs-CRP与IL-6及WBC呈正相关(r=0.376、0.366,P〈0.05),SAP组病人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r=0.515,P〈0.01)。结论炎症反应参与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