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以43例为一组,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况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孤独评分(5.25±0.08)分、恐惧(6.33±0.16)分、焦虑(4.01±1.89)分、抑郁(4.09±0.77)分、护理态度满意度100%、环境满意度97.6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到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改善其孤独、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0年3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对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有35例患者具有依从性,1 5例患者不依从,依从率为70%,治疗组有45例患者具有依从性,5例患者不依从,依从率为90%,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焦虑值和抑郁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焦虑值和抑郁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实验方法:本文对从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市某医院的10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进行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来总结与分析,针对这些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治疗后,该组患者在规范用药、有效咳嗽、对疾病的理解能力、遵循医嘱的能力、以及患者的恢复状态等方面的指标评价,都显著的高出对照组许多,两组患者指标评价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论:肺结核患者在接受规范的治疗条件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以及疾病的快速康复,这对于肺结核患者的治愈具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中具有着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恶性肿瘤内科治疗阶段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与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 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疗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内科治疗阶段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护理水平,消除不良心理,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年轻患者在首次住院时,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联合本院的心理科医师对57例癌症年轻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心理评估,判断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7例患者入院时存在的一种或多种不良心理状态,经护理心理干预后,症状改善,前后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心理健康是恶性肿瘤年轻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和康复的重要保证,及早对首次住院的恶性肿瘤年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更容易渡过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期。  相似文献   

6.
李珂 《中国校医》2020,34(11):844-846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用心理护理后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选出50例患者,以是否开展过心理护理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增加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各评分(偏执、躯体化、恐怖、焦虑、抑郁和敌对项)分值分别为(0.91±0.23)、(1.00±0.16)、(0.48±0.12)、(1.11±0.39)、(1.25±0.33)和(0.55±0.16),均低于对照组的(1.35±0.55)、(1.31±0.32)、(0.95±0.25)、(1.51±0.45)、(1.66±0.41)、(0.95±0.25),(P值均<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和心理功能)分值分别为:(85.11±10.51)、(86.57±10.33)、(85.57±11.16)和(82.72±12.52),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治疗干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项评分分值分别为(83.45±11.57)、(83.45±11.85)、(83.15±11.59)、(82.91±12.47)和(83.15±12.11),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年轻患者在首次住院时,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联合本院的心理科医师对57例癌症年轻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心理评估,判断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7例患者入院时存在的一种或多种不良心理状态,经护理心理干预后,症状改善,前后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心理健康是恶性肿瘤年轻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和康复的重要保证,及早对首次住院的恶性肿瘤年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其更容易渡过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期。  相似文献   

8.
张巧凤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12):F0003-F000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旨在提高其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及临床表现,从而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对肿瘤患者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恶性肿瘤患者得到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杨静芸 《现代保健》2014,(27):94-97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于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本院就诊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52例,在行个性化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发放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以了解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较中国常模结果,干预前患者的SAS、SDS平均得分均升高;心理干预实施后,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同时,干预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症状量表中除呼吸困难外,各项症状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干预后呼吸困难评分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心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是当代社会危害人类健康造成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它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多数恶性肿瘤患者认为恶性肿瘤是"不治之症",得了恶性肿瘤就等于判了"死刑",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有强烈的恐惧和忧伤情绪,形成病人心理、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严重的影响了治疗。因此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现代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对恶性肿瘤病人建立信心,调整心态,增强生理机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患病率直线上升,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较长的时间里承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和巨大的精神摧残,长期带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忧伤的心情,所以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已经受到了很大的重视,这无疑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又一大难题。下面就让我们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探讨心理护理与治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16例进行实验,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持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采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心理护理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较为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在抑郁、焦虑症状方面,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相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与治疗的方法,对改善和消除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消极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赵艳芳 《现代养生》2014,(22):111-111
目的:观察和探讨心理护理与治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16例进行实验,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持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则在采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心理护理与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均有较为明显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抑郁、焦虑症状方面,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相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与治疗前相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与治疗的方法,对改善和消除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消极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工企医刊》1997,10(6):98-99
现将我科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总结如下。 1 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 1.1 确诊为肿瘤后的态度,患者得知自己的诊断后,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1)怀疑、焦虑:多为患者早期的表现,总认为是诊断错误,难以接受事实,但又无法摆脱,有关进一步诊断、治疗等尚未进行认真思考,不知道该做什么,因而心情矛盾、焦虑。(2)恐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7,(5):715-716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5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心理护理干预,B组行传统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存和治疗的信心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进行对照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与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入院评估、化疗前心理干预、化疗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出院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依从性、心理状况评分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化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在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依从性,而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未婚宫外孕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未婚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结果:护理组一级舒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级舒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未婚宫外孕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令人满意,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恶性肿瘤的妇科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在化疗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B组患者接受化疗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SAS、SDS、HAMA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化疗过程中常见的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现象。结论对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解决住院精神患者恢复期的心理问题,在对恢复期的精神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抗复发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对恢复期的精神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