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院输血科工作职能的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莲英 《贵州医药》2000,24(1):50-5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技术已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由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输血医学.医院输血科的相继成立,则标志着输血技术正向临床各专业渗透,发展.因此,现代医学要求,医院输血科的工作职能不应停留在过去单一的供应型模式上,而应向诊断治疗型的新型模式转移,即能参与和指导临床治疗用血,推广成分输血与自体输血,开展临床科研用血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建荣 《哈尔滨医药》2013,33(4):302-303
成分输血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及一名医生技术水平高低、新旧知识更替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分输血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临床医生、检验工作者及护士相互配合,才能保证临床成分输血的安全、高效[1].检验工作者是输注成分血治疗的关键操作者.现代输血技术要求检验工作者必须既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熟练掌握成分输血的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做到科学输血,就必须加强与临床科室合作与沟通.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采供血及临床输血管理网络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采供血及临床输血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及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全省的采血、供血、临床输血形成一个全封闭的整体网络管理系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将更有效地控制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增强血液工作的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覃益康  苏秀宁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222-2223
临床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对挽救患者生命有着特殊功能[1],也是护理工作中较常用的一项操作技术.护理人员是输血治疗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位执行者,如果输血护理制度严密,操作过程规范,可以起到安全输血的把关作用.因此要求护士有熟练的业务技术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应自觉地按照输血护理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5.
贾克丽  宋翠香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8):631-631,640
随着国内外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输血工作已成为临床各科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在医学应用上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输血工作是门技术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严格的管理是确保科学用血、节约用血、输血安全行之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晓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747-1747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输血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多发伤、大出血、血液病、各种贫血等病人的抢救和治疗中尤为重要.成分输血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医疗技术水平的指标之一,但仅靠成分输血率很难准确评价一个地区、一家医院的临床科学、合理输血状况,应充分考虑各种成分使用率,特别是血小板、冷沉淀等止血成分血液使用情况.为此,笔者对本市2006~2010年临床用血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医生对输血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之后,如何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是医疗机构面临的紧迫任务.目前世界上医疗水平先进的国家,成分输血占输血治疗中的95%以上,成分输血比例已列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输血技术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技术,而输血所致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常用注射地塞米松作为预防措施.我们在术中输血病人输血前预注异丙嗪,旨在观察异丙嗪对输血荨麻疹的预防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 选择临床上无过敏史,术前未用过免疫抑制剂,ASA评级Ⅰ~Ⅱ级的术中输血病人1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异丙嗪组89例(男44例,女45例),年龄(43.29±15.26)a,输血量200~4 000ml,平均700.99ml;B组为地塞米松对照组101例(男46例,女55例),年龄(42.77±13.50)a,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解临床输血现状,发现临床输血存在的问题,以制定相应的方案,进一步强化输血安全观念,正确地运用输血技术,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输血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保证输血安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我们对我院371份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品在临床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作了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和输血科等层面均加强了输血科的建设力度,对从事输血医学研究和临床输血工作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的变化,对培养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输血医学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质量输血医学学历教育则是培养专业人才基本素质,进而提升输血医学行业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根本保障[1-2]。《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是近年为适应输血医学人才需求开设的一门涉及输血学主要领域的课程,是以提高血液及血液制品质量、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为目的,开发和利用一切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围  相似文献   

11.
在医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临床输血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地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输血效果,避免输血反应出现,对于输血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流程优化,确保能够合理地、科学地进行输血。以往,输血技术过于单一,仅仅有全血输注,现在,输注慢慢发展到了各种成分输血,其中包括: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红细胞输注、冷沉淀输注等,然而,在输血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护理水平却远不能与其相配,对于患者输血护理我们并不能提供与输血技术相应的流程规范,患者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更好地规范临床输血的护理技术,本文对我站1000例输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研究出更好的护理流程,提高患者康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2008-2013年输血不良反应,为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和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2008年1月-2013年6月输血记录单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输血不良反应类型.结果 18 271例输血患者共发生不良反应103例,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6%.其中,输注全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33%),高于输注其他血制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例输血不良反应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或变态反应.无溶血性输血反应,未发现输血相关传染病及细菌污染反应等其他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建立和宣传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同时推行成分输血与输血新技术和实施临床输血质量监督等管理措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龙敏  赖冬  赖飞 《福建医药杂志》2012,34(4):142-143
目的 通过检查临床输血病历,调查其质量合格情况,加强临床输血的质量控制,规范临床合理用血.方法 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同时结合"厦门市临床输血合理性标准",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输血病历进行检查,比较2009年与2010年输血过程的各个环节质量合格情况.结果 2010年输血病历的各输血环节质量合格情况相对于2009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01).2009年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输血申请单不完整,输血指征把握不当,输血病历中无输血病程记录和输血后评价,或输血病程记录过于简单、不规范等问题;2010年上述问题有所改观,但仍存在输血后评价不及时等问题.结论 输血病历中存在问题,输血病历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社会外科手术的发展及高精尖技术的进步导致临床大量输血的频率明显提高[1]。大量输血是临床上对外伤性大出血患者抢救的重要举措[2]。血液学理论研究的进步和技术的提高要求大量输血时要进行疗效更好的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采用的主要的输血类型,具有针对性强、输送方便以及不良反应低等优点[3]。但是一旦大量输血措施不当,容易诱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少白细胞血液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输血不良反应的因素及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将420例临床输血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少白细胞血液技术输血,对照组采用常规输血,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输血后,对照组患者出现发热现象4例,占1.91%,发生过敏等临床症状2例,占0.95%;研究组患者出现发热现象1例,占0.48%,发生过敏等临床症状0例,占0.0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应用少白细胞血液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对危重患者的输血抢救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临床输血作为现代医学一种特殊抢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因输血可能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直接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引发的医疗纠纷也在不断发生。卫生部制订的《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明确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实施临床输血前,  相似文献   

17.
血型鉴定是安全输血的重要前提,如今血型鉴定已经从单纯的鉴定ABO血型发展到ABO基因技术、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技术、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技术以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检测等,现就临床输血相关技术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为未来的临床安全输血工作提供更先进可靠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统计分析笔者医院2009-2011年临床用血情况,加强血库与临床的沟通,提出输血合理化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合理安全用血.方法 利用血库信息管理系统,统计分析2009-2011年临床用血情况.结果 本院近3年成分输血比例均> 99.990%,临床整体用血合理.结论 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用血,保证用血安全.动员互助献血并开展自体输血,缓解用血紧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深入探讨输血感染危险性和输血安全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输血感染和输血安全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实际工作,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如何控制输血感染,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方法和实施手段。结果由于提高了对输血感染危险性的认识,明确了输血安全的重要性,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结论只有熟练掌握安全输血的方法和技术,明确输血感染的危险性,才能有效控制输血感染,才能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分输血已成当今世界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通过对我市三年来成分输血量的初步分析,将有助于医师根据病人情况,熟练的选择和应用各种血液制剂,使我市的成分输血在临床工作中能更快地普及。 1 1989—1991年临床成分输血概况我市血站为我市区各医疗单位供应血液,我站通过举办讲座,有关资料的印发和不断深入临床宣传,使成分输血的价值得以肯定。到1991年成分输血已占全年用血量的18.6%(详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