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5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致病微生物情况,指导临床抗生素的选择. 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53例IE患者进行血培养,分析病原学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结果: 53例患者中,13例血培养阳性(24.5%),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69%); 磷霉素、万古霉素、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的细菌敏感性较高. 结论: IE病原体菌种呈现分散化、复杂化趋势,积极加强对IE患者的血培养检查和药敏试验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右心赘生物.所有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感染灶和赘生物清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进行矫治术,瓣膜损毁者进行瓣膜重建或置换,切除的赘生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术前共进行血培养30次,阳性率26.7%,4例患者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而赘生物细菌培养阳性5例,6例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耐药.2例患者行急诊手术,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因发生心室颤动进行心肺复苏,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松阳县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SIE)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SIE患者的血培养和药感试验结果。结果血培养9例阳性(40.9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木糖葡萄球菌1例,口腔链球菌1例,缓症链球菌3例。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较高,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较高。结论SIE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特点,血培养药敏结果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16例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血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右心赘生物。所有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感染灶和赘生物清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进行矫治术,瓣膜损毁者进行瓣膜重建或置换,切除的赘生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术前共进行血培养30次,阳性率26.7%,4例患者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而赘生物细菌培养阳性5例,6例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感染,对青霉素耐药。2例患者行急诊手术,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例因发生心室颤动进行心肺复苏,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葡萄球菌,经胸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蓝 《广东医学》2004,25(12):1424-1425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 对 10年来收治的 2 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例IE患儿治愈 17例 ,自动出院 3例 ,死亡 3例。以持续发热为其主要表现 ,血培养阳性 9例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5例 ;超声检查发现赘生物 15例 ,赘生物检出率为6 5 2 %。 9例患儿行心脏手术治疗IE ,均获痊愈 ,无一例死亡。结论 早期诊断及使用有效抗生素或尽早手术治疗 ,是提高IE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草绿色链球菌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原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7例血培养阳性I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构成及草绿色链球菌的耐药情况;将患者分为草绿色链球菌组和非草绿色链球菌组,对2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 血培养分离病原菌,草绿色链球菌32株,占56.1%,其中戈登链球菌株数最多(11株)。草绿色链球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草绿色链球菌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81.3%和78.1%;未见青霉素G、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青霉素G中介率达28.1%。临床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组先天性心脏病(非主动脉二叶畸形先心病)、入院前病程、二尖瓣赘生物以及心功能不全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草绿色链球菌是IE的最常见致病菌;青霉素仍是经验治疗草绿色链球菌IE的首选药物;病程长、生长二尖瓣赘生物和未发生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对IE患者发生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的病原体评估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病原菌及其耐药率的分析,探讨IE病原菌的变迁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07例IE患者的病原菌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住院时间分为Ⅰ组(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及Ⅱ组(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其中Ⅰ组77例,Ⅱ组130例.结果 血细菌培养阳性率47.83%,其中Ⅰ、Ⅱ组阳性率分别为38.96%和53.08%.链球菌在致病菌中的比例亦由Ⅱ组的52.17%下降到Ⅰ组的33.33%.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则由15.94%上升到23.33%.链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低,但近年来已由19.44%上升到30.00%.结论 血细菌培养阳性率近年来有所下降,链球菌仍然是IE的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较低,但近年来已有所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则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近年来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措施进行了文献复习,并报道了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膜炎患者早期采用Amplatzer导管封堵术的治疗过程.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仍是大于2岁儿童的主要致病菌,未发现耐青霉素的链球菌菌株,各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大剂量青霉素或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仍然是抗感染治疗的首选措施;尽早外科开胸纠正心脏结构畸形、清除瓣膜赘生物或病灶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措施.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膜炎患者超声无赘生物,在充分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适时地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亦能达到对某些病人治愈的目的.结论 足量敏感的抗生素、早期外科手术是治愈心内膜炎的关键措施,介入治疗可能也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52例2003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进行血培养实验和病原菌耐药性实验,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52例患者共筛选出32株病原菌,感染率为61.54%,其中革兰阳性菌株28株,占87.5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牛链球菌、口腔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阳性菌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强,对万古霉素耐药性较差;革兰阴性菌4株,占12.5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产气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性较强,对头孢哌酮和环丙沙星耐药性较差。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而这两株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均较差,所以临床上可以用万古霉素作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抗生素,这对临床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2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IE的主要临床表现仍为发热、贫血、脾肿大、心脏杂音;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占85.48%,血培养阳性率为40.32%,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为常见;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赘生物的检出率为83.87%,阳性率远高于血培养阳性率.结论 近年来IE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有所变化;基础心脏病仍是IE常见病因;血培养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提高确诊率;规范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早期手术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