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宏生 《吉林医学》2013,(27):5620-5620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影响。方法:将58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且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加缬沙坦治疗,疗程24周。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前、后mALB的变化。结果:两组血压均控制良好,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减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mALB水平,改善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微量自蛋白尿患病率。方法 采用半定量比色尿试纸测定5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的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正常、微量及大量尿白蛋白的患病率分别为66.67%、22.22%和11.1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中可能有约1/3的患存在肾病损害,应早期筛查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尿微量白蛋白 (microalblumin ,mAlb)作为肾脏早期损伤的指标之一 ,文献[1 ,2 ] 已有报道。部分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发展会出现肾功能损伤 ,因此早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作者对尿常规阴性、蛋白定性阴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7例糖尿病患者均系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尿常规蛋白阴性 ,血肌酐、尿素氮正常 ,按 1999年WHO糖尿病标准诊断。男 15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7岁(4 4~ 78岁 )。按糖尿病病程将患者分为 2组 :Ⅰ组 :糖尿病病程≥ 10年 ,共 15例 ;Ⅱ…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正常对照组60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高血压病患者110例,糖尿病(非胰岛素治疗)患者92例,分别测血尿陉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Alb),在降压降糖基础上并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周,测血尿β2-MG和尿微量Al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血尿β2-MG、尿Alb均较高,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后,血尿β2-MG、尿Alb、较治疗前减低(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均使血尿&MG和尿微量Alb升高,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更甚,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有助于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单纯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各40例分别纳入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作为对照,检测并分析三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根据U-MA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U-MA正常组与U-MA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分析U-MA与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观察组U-MA水平、U-MA异常比例、IMT厚度、斑块阳性例数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或糖尿病组(P<0.05)。②U-MA异常组IMT厚度显著高于U-MA正常组患者,并且该组患者视网膜病变(DR)、心血管疾病(CVD)、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U-MA正常组(P<0.05)。③U-MA与IMT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β=0.75,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U-MA异常的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较高,且U-MA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防治DR、DN、CVD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方法 采用半定量比色尿试纸测定5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计算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正常、微量及大量尿白蛋白的患病率分别为66.67%、22.22%和11.1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中可能有约1/3的患者存在肾病损害,应早期筛查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微量白蛋白尿对2型糖尿病患死亡率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伴有或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进行回顾性对照观察。了解其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结果: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5年死亡率为30.6%。其中心脑血管病占68.3%,而白蛋白尿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5年死亡率为10.1%,心脑血管病占36.4%。结论: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死亡率显升高,主要原因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的影响因素。方法 291例T2DM患者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119例和正常白蛋白尿(NAU)组172例。比较两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肌酐等指标,分析与U-ALB相关的指标。结果两组性别、BMI、舒张压、HbA1c、FBG、HDL、LDL、TC、TG和肌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AU组较NAU组年龄大、病程长、收缩压和尿酸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龄、病程长、收缩压高和高尿酸是T2DM患者U-ALB的相关因素,积极干预控制尿酸和血压,有利于减少和延缓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将连续入选的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及非高血压组,检测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血清微球蛋白、尿微球蛋白、24h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高血压组的UAER为(32.44±25.06)mg/24h,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22.90±18.85)mg/24h(P〈0.01),两组MAU检出率分别为43.93%、29.17%。MAU患者年龄、FPG、2hPG、HbAlc、血清β2一MG、尿β2一MG、UAER、TG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患者,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UAER随着患者代谢异常因素的增加而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UAER增高与高血压、高TG、低HDL-C密切相关,有高危因素患者应尽早进行MAU的筛查。  相似文献   

11.
要目的要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的意义。方法要采用透射比浊法对182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并与50例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要2型糖尿病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出率(36.26%)显著高于对照组(0.00%)。结论要尿微量白蛋白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可较早发现肾病患者,对其采取必要的措施能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病程。  相似文献   

12.
李轶 《吉林医学》2005,26(12):1339-133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情况,进而控制潜在的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方法:选取12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分别测其晨尿中mALB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IDDM患者尿中mAL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尿中含量(P〈0.01)。结论:NIDDM患者尿中mALB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尿中mALB含量,其mALB增高的阳性率为34.2%(41/120)。  相似文献   

13.
由糖尿病引发的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而且近年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更是心血管病变的一个信号,特别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因此积极探索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的有效药物和方法成为近年来糖尿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牛磺酸是含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与缬沙坦在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尿白蛋白中的作用。方法:两组患者均首先常规口服或注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达标。研究组口服卡维地洛片6.25mg/次,缬沙坦胶囊80mg/次,1次/d。对照组口服卡维地洛片6.25mg/次,2次/d。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且对患者的尿白蛋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卡维地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80例患者均为我中心社区慢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15.34±2.51)mg/L,Ⅱ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36.25±4.28)mg/L,Ⅲ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为(59.49±5.4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1.3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早期肾损害,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采样方便、无创伤性、方法简单、快速,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和降压效果.方法 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38例(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38例(B组)和联合治疗组36例(C组),3组分别给予替米沙坦80mg,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替米沙坦80mg+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结果 3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降压、降尿蛋白作用优于二单独用药组.结论 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均有较好的降压、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二者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能否有效降低微量白蛋白尿 (microalbuminuria ,MA)是评价药物是否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客观指标之一。临床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ngiotensin convertingen zymeinhibitor ,ACEI)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减少尿蛋白排泄率及保护肾脏的益处已达成共识[1] 。ACEI主要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 (an giotensinⅡ ,AⅡ )而发挥作用。然而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ngiotensinreceptorblocker,ARB)对机体中AⅡ阻断作用较ACEI更完全。缬沙坦 (valsartanV 诺华制药公司产品 )属ARB类选择性血管紧张素AT1受体亚…  相似文献   

19.
彭睿  赵琛 《中外医疗》2012,31(15):88+90-88,9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34例伴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缬沙坦80mg/d(A组,18例)及160mg/d(B组,16例)口服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压。结果 A、B两组患者经缬沙坦治疗12周后平均UAER水平分别由(116±25)μg/min、(104±28)μg/min降至(90±32)μg/min、(71±16)μg/min(均P〈0.01),B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血压降低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每日使用80mg缬沙坦相比,每日使用160mg缬沙坦可以更为显著地降低这类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会造成更强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比较,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取85例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及对照组.进行饮食、运动控制,服用药物控制血糖血压达标.厄贝沙坦组患者应用安博维片150 mg,每日2次;试验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5粒,每日3次;对照组继续血糖及血压控制,观察期共12周.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肾功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同时血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变化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治疗12周后可使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量显著下降,并对脂代谢有改善作用;②复方丹参滴丸在短期内(12周)对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无显著改善作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临床观察方能确定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