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分析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868例剖宫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1月—2008年12月468例剖宫产患者(第1组) 与2009年1月—2009年10月400例剖宫产患者(第2组)在围手术期100%应用了抗菌药物。但第2组根据临床情况予以合理用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通过干预与临床结合,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已日趋合理。  相似文献   

2.
银萍  谭伯菊  陈华 《四川医学》2003,24(4):377-378
20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 ,我们采用筋膜内游离膀胱腹膜外剖宫产 6 0余例 ,手术简单易行 ,无并发症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将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来我院具有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 ,随机分为筋膜内游离膀胱法腹膜外剖宫产 6 0例作为研究组 ,同期随机采用顶侧法游离膀胱法腹膜外剖宫产 6 0例作为对照组。1 2 方法1 2 1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无腹膜外剖宫产史 ,子宫下段已形成 ,有剖宫产指征 ,均可作为适应症。前置胎盘 ,先兆子宫破裂作为禁忌症。1 2 2 麻醉方法 :硬膜外麻醉 (胸1 2…  相似文献   

3.
本院妇产科自2000年10月始在原有新式剖宫产术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基础上加以改良,采用改良式剖宫产,该术式符合患者解剖生理特点,既简化了手术步骤,又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处理脐带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1月50例脐带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剖宫产手术,观察术后结果。结果:剖宫产手术成功率100.0%,有6例患者发生产褥感染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新生儿apgar评分均达(8.56±0.64)分。结论:使用剖宫产对脐带脱垂患者进行处理,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新生儿存生存质量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再次剖宫产并非一种特定的方式,而是因客观存在着种种特殊的因素,造成再次手术操作上的困难.本文通过我院1998年10月-2005年10月对改良剖宫产史者进行二次剖宫产术,并选择同期新式剖宫产史者为对照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手术时间、术中腹腔粘连、术后发病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60例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随着产科领域剖宫产率逐年升高 ,我国剖宫产率已高达 37 5 % [1] ,我院剖宫产率为 36 6 % ,为降低因剖宫产给母儿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病率 ,剖宫产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 ,手术质量逐步提高 ,我院自 1999年 10月始应用自行研究设计的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术 6 0例 ,配合相应治疗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9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共分娩2 34 8例 ,其中行剖宫产 86 0例 ,剖宫产率 36 6 %。随机选择其中 6 0例采用新式腹膜外剖宫产手术作为A组 ,并随机选择同期 12 0例作为对照组 ,B组 6 0…  相似文献   

8.
新式剖宫产手术是以色列Stark教授 ,1996年 10月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妇产科进行学术交流时的手术表演 ,是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适用于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 ,采用的是Joel-Cohen切口 ,我院 1998年 10月~ 1999年 4月开展了新式剖宫产 78例 ,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有剖宫产手术指征 ,无下腹部手术史的产妇共 78例 ,年龄 2 2~ 35岁。手术指征 :妊高征17例 ,胎儿宫内窘道 2 0例 ,高龄初产 5例 ,过期妊娠12例 ,头盆不称 4例 ,同时选取与指征相同的行腹部纵切口下段剖宫…  相似文献   

9.
新式刮宫产术是一种改良的下腹部横切12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适用于所有的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产妇。我院于1998年6月至2002年10月,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共900例,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109-110
目的: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展开对比治疗研究,了解腹腔镜的运用效果,优化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有效性。方法:选取周口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共60人,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时间等,了解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恢复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腹腔镜手术下患者承受痛苦轻且恢复时间短。结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治疗效果优,可降低手术风险,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术后手术创口和子宫收缩的双重疼痛 ,既增加了产妇的痛苦 ,又影响了产妇活动及哺乳 ,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我院于 2 0 0 1年 4月~ 10月对 30例剖宫产术产妇术后采用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 (PCEA) ,在取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 ,又无明显的副反应出现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健康足月初产妇 6 0例 ,孕周 37~ 4 2周 ,年龄 2 3~ 38岁 ,手术方式均为新式剖宫产术。 2 0 0 0年10月~ 2 0 0 1年 3月手术产妇 30例为对照组 ,2 0 0 1年 4月~2 0 0 1年 10月手术产妇 30例为观察组。1 2 方法 :所有产妇均采用L1~ 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的多种因素,意在减少取头困难发生率。方法对我院1997年10月至2001年10月301例(第一组)剖宫产与2001年10月至2007年10月708例(第二组)剖宫产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手术时间的选择、麻醉满意度以及切口大小方向选择、取头手法技巧的多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二组比第一组取头困难发生率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正确把握剖宫产的时机,合理的选择手术切口,良好的麻醉,娴熟的手术技巧能有效避免取头困难。  相似文献   

14.
李超 《中外医疗》2011,30(20):58-59
目的剖宫产后经腹行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过程的顺利与剖宫产手术的切口,术后时间长短及剖宫产手术次数有着极大地关系。方法本站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了306例剖宫产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总结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术后时间长短及剖宫产手术次数与手术成功率及手术过程顺利的临床分析。结果纵切口术式剖宫产经腹行腹输卵管结扎术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横切口术式剖宫产,盆腔粘连明显少于横切口手术者。术后1年患者的手术过程明显比术后6~12个月以内的顺利。单次剖宫产手术史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2次剖宫产手术史者,且手术过程明显比2次剖宫产手术史者顺利。结论临床建议采用纵切口术式行剖宫产。剖宫产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建议术后1年后施行手术。2次剖宫产横切口术式者临床建议放弃行输卵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15.
谢鹰 《当代医学》2011,17(33):110-111
目的 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12月,选取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62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对两种麻醉方法的起效时间和麻醉效果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缩短,局麻药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时间短、麻醉效果确切、用药量少,可为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提供快速满意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贾玉 《中外医疗》2014,(30):70-71
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进行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并且深入的探索了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行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产妇,并且选择58例同期行单纯剖宫产的产妇。其中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产妇为观察组,同期行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在孕周、年龄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产妇同时进行硬腰联合麻醉进行剖宫产手术,其中,观察组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观察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相关数据信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缩宫素用量为(29.32±2.20)U,而对照组的缩宫素用量为(21.48±1.33)U;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9.42±3.89)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34±2.26)min等,总之,对手术时间而言,观察组比对照组所耗手术时间长;对缩宫素的用量而言,观察组比对照组所耗的量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时候并行肌瘤剔除术效果非常的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1月~2010年10月10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选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肌松满意,产妇舒适,但血压下降者居多,经处理均安全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8.
叶永生 《当代医学》2013,(16):99-100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2年8月经手术治疗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患者30例,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异位病灶切除手术,手术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多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严格依照剖宫产手术适应证可降低剖宫产率。此外还应注意保护手术切口,防治感染。  相似文献   

19.
陈伟梅 《海南医学》2008,19(4):138-139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住院行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产妇68例与同期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74例进行比较,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时间及术后病率有显著性差异性(P<0.05),而新生儿Ap-gary评分、出血量及尿管留置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腹膜外剖宫产术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地塞米松对羊水栓塞的防治效果探究.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150例剖宫产产妇,选用单盲随机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手术前采用地塞米松处理,对照组在手术前采用5% 碳酸氢钠处理,将两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寒颤)的发生率和术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对照组产妇发生寒颤的概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前采用地塞米松处理,可以有效的防治羊水栓塞,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