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1):45-4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观察组3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重度哮喘惠儿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均升高(P〈0.05),其中TNF—α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TNF—α仍升高明显(P〈0.05)。结论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气道炎症过程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异常造成的,其中TNF—α是影响儿童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211-21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2例(急性发作组)、临床缓解期患者36例(临床缓解组)及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三个亚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Fe NO、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OS)计数,收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发作组的Fe NO、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气流量峰值(PEF)、外周血EOS与对照组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与Fe NO、外周血EOS呈正相关,三个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缓解期Fe NO、外周血EOS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FEV1/pred、PEF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Fe NO水平与外周血EOS均呈正相关,但与FEV1/pred、PE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均明显升高,可用于监测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缓解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组胺H4R和人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的表达水平及玉屏风颗粒对哮喘患儿组胺H4R和IL-12(P70)的表达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各6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IL-12(P70)的水平.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30例,服用孟鲁司特8周;玉屏风组30例,除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外,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8周,检测玉屏风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血清IL-12(P70)水平的变化.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单个核细胞中H4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IL-12(P70)低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但三者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后H4R的mRNA水平、血清IL-12(P70)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变化有差异,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胺H4R和IL-12(P70)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玉屏风颗粒可减少哮喘患儿H4R的表达,提升IL-12(P70)的水平,可能是玉屏风颗粒免疫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进行血清ECP及IgE水平测定,并用血球分析仪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ECP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缓解期患儿血清ECP水平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发作期IgE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缓解期IgE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外周血EOS计数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三者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可客观而较直接地反映气道炎症的程度,预防疾病的发作。因此,动态检测血清ECP水平,可准确地判断气道炎症的控制情况,更有效地评价抗炎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肺心病缓解期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浆NO的含量.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血浆NO水平低于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浆NO可能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或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13、18(IL-8、IL-13、IL-18)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发作期组)和45例缓解期患者(缓解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测定,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1,5.13,4.99,5.32,5.48,5.59,均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t=4.18,4.71,4.89,均P<0.05).结论 IL-8、IL-13和IL-18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与IL-8、IL-13和IL-18的上调有关.检测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进展及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屠静芳 《淮海医药》2005,23(4):269-270
目的探讨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免疫球蛋白(IgE)在哮喘患儿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患儿和20例健康儿血清进行了ECP及IgE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ECP显著高于稳定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组,缓解期患儿血清ECP水平明显下降接近正常对照组;IgE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但缓解期与稳定期差异无显著性,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儿发作血清ECP、IgE间无明显相关。结论血清ECP水平能更准确反映哮喘患儿嗜酸粒细胞活化状态和气道炎症变化,是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序贯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中药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急性发作期吸入氟替卡松,治疗组急性期予温肺止咳平喘方、缓解期予健脾补肺化痰方口服,总疗程为6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C-ACT,ECP,IgE的变化情况。并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健康对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发作期治疗前血清ECP,IgE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发作期治疗前、缓解期治疗前血清ECP,IgE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缓解期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缓解期治疗后EC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仍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缓解期治疗后Ig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序贯治疗能改善支气管哮喘患儿的C-ACT评分,降低哮喘患儿体内异常增高的ECP,IgE水平;中药序贯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ECP,IgE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诊治的支气管哮喘40例,均为急性发作期,治疗1周后为缓解期,选取同期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对照组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水平,观察外周血中干扰素(IFN)-白介素(IL)-4及IL-17的表达情况.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Th1、Th1/Th2、IFN-γ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低于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Th2、Th17、IL-4、IL-1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高于缓解期(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表达水平失衡,导致IFN-γ、IL-4及IL-17异常分泌,可能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谭丽兰  杜哲明  白羽 《江西医药》2010,45(11):1081-1082,1134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尿白三烯E4、血白介素-4水平变化,探讨尿白三烯E4用于研究哮喘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年龄3~14岁儿童,23例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及21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尿LTE4、血IL-4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高于临床缓解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较健康体检儿童高(P〈0.05);哮喘患儿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正相关(r=0.819,P〈0.01)。结论 CysLTs参与哮喘急性期和临床缓解期的炎症反应过程,是哮喘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尿LTE4与哮喘的病情变化相关,有助于哮喘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变化,探讨阿魏酸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组(阿魏酸+常规治疗),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名),进行观察。测定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同步检测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1)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阿魏酸组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常规治疗组缓解期明显下降(P均<0.O1)。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FEV1%、PEF比较成负相关;(2)阿魏酸组患者缓解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3)阿魏酸组患者人均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阿魏酸可以降低血清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补体变化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γ-干扰素与哮喘的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外周血体液免疫及补体含量检测,同时测定急性发作期治疗前后血浆IL-6与IFN-γ水平,与34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IgG(7.32±2.15)g/L,C3(0.47±0.31)g/L,C4(0.25±0.04)g/L明显降低,IgE(284.65±94.41)U/m l明显升高,IgM、IgA无明显变化。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IL-6水平高于对照组,临床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和临床缓解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存在着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在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均有血浆IL-6与IFN-γ平衡失调,Th1/Th2失衡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皮素 1(Endothelia 1,ET 1)和—氧化氮 (nitrcoxide ,NO )在儿童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 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 4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ET 1及血清NO水平检测。结果 哮喘急性期患儿血ET 1和NO明显高于缓解期 (P <0 0 1) ,缓解期ET 1和NO虽有所下降 ,但仍高于对照组(P <0 0 5)。结论 ET 1和NO水平与哮喘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 ,是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诸留珍  李晓南 《江苏医药》2002,28(8):595-596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 2 7例支气管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血清sICAM 1的水平 ,其中有 18例测定了恢复期血清sICAM 1的水平 ,同时以 16例正常儿童血清sICAM 1作对照。结果 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sICAM 1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重度哮喘发作儿童较轻、中度发作升高更显著 (P <0 0 1)。结论 sICAM 1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 ,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1)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者31例、缓解期者31例)血清IL-17、IFN-γ、IgE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哮喘患者组血清IL-17、[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FN-1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7、IgE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哮喘患者血清IL-17、IFN-γ、IgE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作期T细胞哑群和IL-6、IL-8和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发作期组)和23例缓解期(缓解期组)以及对照组20例正常儿童,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榆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IL-6、IL-8和TNF α水平.结果 血清IL-6、IL-8和TNF-α数值与哮喘持续状态呈正相关关系,发作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缓解期组亦高于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外周血总CD3+、CD4+、CD4+/CD8+细胞比值均降低,CD8+细胞增高;IL-6、IL-8和TNF-α与CD3+、CD4+、CD4+/CD8+细胞呈负相关,与CD8+细胞呈正相关.结论 动态监测IL-6、IL-8和TNF d含量,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可反应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状态,从而正确评估病情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 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3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期患者血清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含量 ,观察两组间及其昼夜变化 ,并与 5 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哮喘患者血清 NO、 ET及 NO/ E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COPD急性期患者 NO、 NO/ 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 5。提示 ET和 NO是参与支气管哮喘、 COPD急性期发病过程的重要因素 ,测定其血清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是判断哮喘、 COPD急性发作期病情变化的重要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比较IL-8、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1例、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和诱导痰标本,于病情缓解后作自身对照。用放免法分别测定血清和痰液中IL-8、TNF-α、IL-1-β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血清及痰液中IL-8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对照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TNF-α与缓解期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缓解期IL-8、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及痰液中IL-1-β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8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461,P<0.01),痰液中IL-8与TNF-α也呈显著正相关(r=0.572,P<0.01)。血清和痰液中IL-8呈显著正相关(r=0.553,P<0.01)。结论IL-8、TNF-α参与了气道炎症的形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