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腰大池持续引流与连续多次腰穿防治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组)与连续多次腰穿(对照组)防治急性交通性脑积水或急性脑室扩张发生。比较两组间脑脊液廓清速率、急性脑积水或急性脑室扩张患者的缓解率、脑积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脑脊液廓清速率、脑积水/脑室扩张的急性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腰大池持续引流较连续多次腰穿能有效、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缓解急性交通性脑积水/急性脑室扩张、有效防治继发性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破裂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易患因素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破裂脑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的28例慢性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交通性脑积水中,Hunt级和Hunt级患者高达85.7%,而Hunt级仅占14.3%,男女比率为1∶1.55,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效果理想24例(占92.3%)。结论1交通性脑积水多见于Hunt分级较高的老年患者;2脑室-腹腔分流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不同时期行脑积水分流与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去骨瓣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分组,各43例。A组先行脑积水分流术,后行颅骨修补术;B组先行颅骨修补术,再行脑积水分流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脑积水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B组(25.58%);A组预后良好率(74.42%)高于B组(5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积水分离术后再行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合并交通性脑积水,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交通性脑积水的预防性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60例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两组均行动脉瘤夹闭手术,对照组术后予以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实验组术后予以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对比两组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大脑动脉血流速度(Vm)及头痛程度(VAS)。结果实验组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4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V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治疗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降低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减轻头痛程度,改善大脑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5.
多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在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过多潴留造成脑室扩大,脑实质组织受压减少,称为脑积水。脑积水分为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高压性脑积水、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外脑积水等。手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最有效的方法。应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由于其视野清晰、创伤  相似文献   

6.
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PL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优势.方法:对2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微创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6个月,评价此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优越性.结果:随访3~6个月25例治疗效果明显.经CT复查脑室均恢复正常,并发症少.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手术效果优于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相似文献   

7.
腰-腹腔分流术(lumbospinal peritoneal shnut,LPS)在交通性脑积水中的应用,国内尚未见报道,近遇一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合并顽固性重度交通性脑积水,应用LPS成功,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14岁。1984年12月中旬患结脑及原发性肺结核,一般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后转院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岭土诱导大鼠交通性脑积水的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28只大鼠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向枕大池中注射2%高岭土混悬液0.05mL,对照组12只大鼠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向枕大池中注射生理盐水0.05mL。分别在注射后第28天处死大鼠,做脑室病理切片分析,测定脑室体积大小,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并确定脑积水是否形成。结果实验组有22只大鼠成功诱发脑积水,且脑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扩大。结论应用高岭土混悬液注射法可成功诱导大鼠交通性脑积水,适用于急、慢性交通性脑积水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积水,因其并发症较少,使其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为脑积水,年龄31~70岁(交通性或非交通性先天性脑积水,无智能障碍,大脑皮层厚度在2cm以上者),有4例颅内感染,应用抗生素完全控制者,15天后再行手术。2例为脑脊液蛋白轻度偏高0.75g/L。  相似文献   

10.
脑积水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并发症,除了梗阻性脑积水有明确的原发疾病,交通性脑积水的形成机制目前仍未十分清楚存在多种假说。近年研究表明纤维化可能是脑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就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脑积水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神经内窥镜手术治疗难治性脑积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脑积水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窥镜的新技术,对34例难治性脑积水进行治疗,对其中18例梗阻性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造瘘,对14例交通性脑积水行脉络丛凝固,对2例伴有单侧室间孔闭塞的交通性脑积水透明隔造瘘。结果:随访6 ̄25个月、34例中28例(82%)有效,其中18例梗阻性脑积水全部有效,14例交通性脑积水8例有效,6例无效,2例伴有单侧室间孔闭塞的交通性脑积水均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神经内镜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镜下行不同治疗方式的32例不同类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3月~2年,9例梗阻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脑室造瘘术(7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即ETV,2例行透明隔造瘘),8例治疗有效,1例ETV后脑积水无明显改善,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23例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下引导V-P分流(10例)或内镜下引导V-P分流加内镜下脑室造瘘术(12例行ETV,1例行透明隔造瘘),脑积水均获得改善。结论 梗阻性脑积水采用神经内镜脑室造瘘术,交通性脑积水采用内镜引导V-P分流或内镜引导V-P分流加脑室造瘘术,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多种原因导致脑脊液在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过多潴留造成脑室扩大,脑实质组织受压减少,称为脑积水。脑积水分为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高压性脑积水、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外脑积水等。手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最有效的方法。应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由于其视野清晰、创伤小,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其手术操作难度大,需要熟练掌握手术全过程的方法步骤,才能做到配合默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收取的交通性脑积水患儿中选择78例进行研究,并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作两组。患儿均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其中观察组39例采用可调压分流管,对照组39例采用固定压力分流管,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手术成功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显著(P0.05)。患儿术后主要出现分流管阻塞、感染、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分流不足及分流过度等并发症,经随访分析,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显著(P0.05)。结论可调压分流管治疗儿童交通性脑积水疗效优于传统固定压力分流管,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交通性脑积水(CHP)的机制及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MRI提示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患者,及术前MRI提示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者效果好,且相对年轻、病程较短、临床症状轻患者术后得到满意效果。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方式,机制可能是脑组织顺应性下降及脑室近端梗阻。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和病程短、年轻、症状轻是手术效果好的共同特点,可作为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部分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并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研究以本院收治的78例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并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分期进行颅骨修补术和脑积水分流术,对照组患者则同期进行颅骨修补术和脑积水分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74%(35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23%(27例),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为(4.55±0.37)分,GCS评分为(12.27±2.11)分,其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21%(11例),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去骨瓣术后并交通性脑积水可分期进行颅骨修补术和脑积水分流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外可调压腰大池-腹腔(L-P)分流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 对14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并发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体外可调压L-P分流术,评价此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优越性.结果 随访3~24个月,14例治疗效果明显,经CT检查见脑室系统均恢复正常大小,无分流过度或不足表现,并发症少.结论 体外可调压L-P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确切,并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是一种脑室虽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正常的交通性脑积水综合征[1]。目前本病常采用分流手术治疗,但手术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仍存在争议。我们对此类患者根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治疗颅脑外伤后脑积水的适应证、手术要点、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均于入院24小时内先行急诊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行交通性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结果:5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术后扩大脑室均得到不同程度缩小,临床症状较前改善。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后交通性脑积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根据发生机理的不同分为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外为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受阻所致,而交通性脑积水由于脑脊液的吸收障碍或脑脊液分泌过多所引起.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吸收,简称V-P手术.Kauschl于1905年首次开展这种手术,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是随脑室-腹腔分流管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展的.其适应证广泛,可适用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后天性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永,以及患儿无严重智能缺陷、大脑皮层仍有一定厚度的先天性脑积水.其手术操作简单,分流效果好.据报道一年以上仍有良好分流效果者达70%以上,是当今治疗脑积水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但也存在置管盲目,分流管梗阻率较高(28%),感染率较高(20%),术后第一月整复率较高(18%)等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