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报告16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1例,再手术18例,再手术率4.17%。分析其原因有:术中马尾神经损伤3列;原椎间盘摘除不彻底3例。定位失误及双间隙突出造成椎间盘遗漏4例;术后外伤再复发4例;术后严重粘连、疤痕压迫脊髓造成严重症状者4例。主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反对片面强调小切口,强调准确定位及术后引流。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难度较大,应慎重考虑,必要时可经椎管造影或CT检查明确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定位失误及漏诊,术中髓核取除不净、侧隐窝狭窄未解除,术后椎管瘢痕粘连、脊椎稳定破坏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尽量选择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的术式,髓核除要干净,充分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3.
PLD术配合硬膜外封闭及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本院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辅以术后硬膜外封闭及骨盆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2例,治愈率91.5%。与国内文献报道的单独应用PLD术的80%左右的治愈率相比,有较显著差异。本文分析了PLD术后部分病例疗效不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狭窄的神经根管未予扩大以及神经根的粘连所致。显示了术后硬膜外封闭和骨盆牵引治疗能彻底消除病因,提高PLD疗效的优点,并阐述了其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病例16例。结果 16例术中发现原手术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尤以椎板切除者为著。腰痛VAS评分由术前(7.47±1.33)分改善至术后(2.76±0.98)分,腿痛VAS评分由术前(9.079±1.77)分改善至术后(1.059±0.28)分。结论初次手术处理不当以及术后腰椎局部生物力学的改变是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而复发后进行再次手术治疗,需同时解决减压和稳定两个问题,再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经后路行椎板开窗减压粘连松解,髓核摘除术治疗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为下腰椎节段突出,伴有椎管狭窄症,随访3年,根据粘连的原因及术中所见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形态及纤维环破损大小,以及术后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椎间盘突出症严重者,粘连较轻者,术后疗效佳。反之,疗效较差。结论:粘连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与手术彻底及周围粘连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术中尽量注意保护骨性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损伤神经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查找发生的原因,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马尾神经综合征发生率。方法我们对5例由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及随访,总结临床经验。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的马尾神经综合征与手术技巧、术后继发血肿等因素有关。结论术中注意手术操作、止血和术后彻底引流是预防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主要手段,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手术和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手段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36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方法对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和术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再手术原因主要为术前漏诊及术前定位错误,椎间盘切除不彻底、对神经根管狭窄认识不足、不注意瘢痕粘连的预防、椎间盘感染及血肿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诊断及定位需准确,髓核切除要干净,并松解神经根,必要时扩大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8.
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对11例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改变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例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2例保守治疗,9例再手术治疗.随访2~3年,平均2年7个月,全部有效。结论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原因与患者年龄、椎间盘退变程度、初次手术髓核组织残留多少、侧隐窝大小、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内聚、神经根周围瘢痕粘连及腰椎不稳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既往多经后路手术,但后入路涉及腰部病变区域的皮肤、肌肉、韧带和椎弓骨质,并干扰椎管硬膜和神经根,最后才能显露摘除椎间盘,硬膜外静脉丛容易出血,加之手术刺激,术后易发生神经根粘连和腰椎不稳,间盘退变膨出术后再发及疼痛性间盘综合症等缺点。我们采用前路腹膜外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其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封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局部病理变化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本院1998~2005年经多次硬膜外封闭无效给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探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6~72岁。病史3个月~14年,入院前均接受过硬膜外封闭治疗3~12次,症状反反复复,效果不理想,有逐渐加重出现典型的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封闭药物及方法基本相同,本组24例,均经椎管造影、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手术方法及术中所见根据病人情况采用开窗法或半椎板切除手术入路及方式。术中所见:本组24例中,22例有黄韧带肥厚,黄韧带下硬膜外脂肪消失,纤维组织样毛细血管包绕硬膜或神经根,并形…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近期复发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复发再手术的原因,减少术后复发率.方法 对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近期复发再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随访平均33.1个月(6~75个月),效果优6例,良1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近期复发的原因有初次手术摘除髓核不彻底致使髓核碎片残留、椎间盘纤维环突出、瘢痕组织粘连、椎间盘髓核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未解除椎管狭窄、年龄、体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四○一医院1982年12月~1995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人分析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首次减压不彻底、髓核未取净是主要原因。再手术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6%。结论:初次手术前要仔细检查,准确定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减压充分髓核摘除干净,术后创口引流,直腿抬高锻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总结护理措施。结果采用改良Macnab方法评价疗效:术后6个月优良率86.87%%(311/358)。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根据病例分别选用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治疗绝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疗效,优良率据文献报道可达96.8%。但有少数病例症状复发,甚至治愈多年后仍可复发,还有少数病例初次手术亦未能成功。CT对判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复发原因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通过我院1990~1997年共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炎症、粘连的方法。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根炎症、粘连30例,运用0.9%生理盐水10ml 康宁克通—A40mg 2%利多卡因10ml 维生素B12500μg 维生素B1100mg的混合液20~25ml行骶管封闭治疗,同时配合床上直腿抬高锻炼。结果本组随访6~12个月,疗效参照Nakai分级评价标准,优18例,良8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采用骶管封闭配合积极直腿抬高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以神经根炎症、粘连为主要原因的疗效不佳患者,操作安全简便,效果较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合献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结果:血肿压迫1例,椎管内感染1例,马尾粘连1例,原间隙丙突出3例,中一间隙突出2例。随访10个月~4年,结果优6例,良1例。结论:由于再手术原因众多,初次手术时做好详细的术前检查及周密的手术准备,术中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麻下推拿手法治疗效果欠佳者的原因。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推拿失败后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及术中所见。结果 其术中所见与影像学表现相符;23例有明显的局部粘连。结论 腰椎间盘巨大突出症者及有明显粘连者推拿治疗效果不佳,不宜反复进行推拿,而选择手术治疗为好。  相似文献   

18.
开放手术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溶核失败4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通过开放手术观察分析椎间盘髓核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原因。方法 收集溶核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 术中见45例硬膜外脂肪完全消失,43例髓核未见溶解,2例髓核溶解呈糊状但未被吸收,21例伴有侧隐窝狭窄,15例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20例黄韧带增厚,2例椎管骨性狭窄,14例突出物钙化。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变间隙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粘连、椎管狭窄、突出物钙化等,不是溶核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庞健刘时麟由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不严,术式选择不当,检查定位不确切和技术失误,而致部分病例术后症状不缓解或治愈后复发,需要第二次手术治疗。我院1980~1994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48例,其中31例进行了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典型病例分析和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问题。方法:19582002年7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10例,术后发生硬脊膜外血肿12例,发生率为0.14%,发生时间为术后26h。结果:全部病例在血肿诊断后0.52h内行椎管探查、止血及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椎管内静脉出血是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全部病例在血肿清除术后14h内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术中止血彻底,引流通畅,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手术探查,是预防及治疗硬脊膜外血肿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