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簇10(CD10)、巢蛋白(Nestin)在皮肤附属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皮肤附属器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另选择5例乳腺癌根治手术切除标本中远离肿瘤的皮肤为正常皮肤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0、Nestin蛋白,观察各例肿瘤CD10、Nestin蛋白的表达情况、阳性细胞的类型和分布。结果:汗腺肿瘤、毛分化肿瘤及皮脂腺肿瘤中的CD10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Nestin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CD10在正常皮肤的皮脂腺、汗腺周围的肌上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在小汗腺和大汗腺上皮呈阴性;Nestin在正常皮肤的皮脂腺外围基底样细胞、汗腺分泌部上皮细胞呈弱阳性表达,在分化的皮脂细胞呈阴性,肌上皮细胞阳性表达。多数类型汗腺肿瘤CD10阴性,部分病例显示瘤细胞胞质内CD10阳性表达。汗管瘤的Nestin为阴性;螺旋腺瘤肌上皮部分Nestin阳性。透明细胞汗腺瘤腺腔样结构腔膜缘细胞显示Nestin颗粒状阳性。乳头状汗腺腺瘤肌上皮细胞Nestin阳性。多数类型毛分化肿瘤表达CD10及Nestin:毛母细胞瘤间质细胞CD10阳性表达,Nestun弱阳性;毛母质瘤瘤细胞CD10阳性,Nestin阳性;毛囊瘤瘤细胞CD10阳性,角化细胞Nestin阳性。皮脂腺瘤和皮脂腺癌的CD10多呈阳性表达,各例皮脂腺瘤和皮脂腺癌的Nestin表达类似,多显示为阴性或呈弱阳性表达,部分病例显示个别瘤细胞胞质内颗粒状阳性表达。结论:CD10是毛分化、皮脂腺分化皮肤附属器肿瘤的特异性标记物,干细胞标记物Nestin在这些肿瘤的表达方式可以作为肿瘤成分分化特点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结节状或多结节状肿瘤,由形态一致.纤细的短梭形细胞组成,呈特征性的席纹状排列,并常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肿瘤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但极少发生远处转移。隆突性皮纤维瘤是软组织中间性肿瘤的代表性肿瘤之一[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病理学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例微囊性附属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复习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特征综合分析.结果 2例患者皮损位于上唇及面部,病史为50余年及10余年,临床行肿瘤切除术.光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向皮下浸润性生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及鳞状细胞呈条索状、小巢状或腺管样排列;肿瘤浅层见大量角质囊肿形成.肿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胞浆略嗜酸,细胞核异型性小,核分裂罕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肿瘤细胞表达CK5/6,CK7、EMA及CEA在有腺体特征的区域阳性表达,腺管周围细胞P63阳性,而其中央的细胞阴性,CK20阴性,Ki-67增殖指数<5%.结论 微囊肿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罕见的具有向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的低度恶性附属器肿瘤,预后良好,该肿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主要与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基底细胞癌、汗管瘤、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临床少见,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我科1980~1997年间诊治的病例,对该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讨论。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4岁~63岁,平均年龄为43岁。该肿瘤主要发生在躯干,肢体少见。本组中肩背部5例,胸壁4例,腹壁3例,腰部1例,颈部1例,上肢1例,下肢1例。临床表现该肿瘤均发生在体表。3例为皮肤增厚及结节状硬斑,余为隆起皮肤的肿块,呈单结节或多结节状与皮肤粘连,基底不固定。皮肤呈暗紫色或扩张性血管充血4例,皮肤破溃2例。肿块最大为11cm×9cm×7cm,最小为2cm×2cm×1cm。…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对30例高分化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硬化组织、15例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其病灶旁肝组织分别行GPC3、HSP70和GS抗体标记,分析这些抗体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PC3和HSP70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83.3%,但在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阴性表达,高分化肝细胞癌GPC3和HSP70的表达阳性率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S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主要是中央静脉周围和硬化结节周围肝细胞染色、呈条带状染色分布,在w-HCC 中主要呈弥漫阳性表达或完全阴性,在FNH主要呈较大范围的“地图样”表达。GS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的分布范围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肝硬化结节和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PC3、HSP70和GS有助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但GS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的分布有一定交叉性,因此在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时应审慎判读GS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6.
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膀胱肿瘤。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将8年来共收治膀胱肿瘤159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内翻性乳头状瘤者6例(3.77%)进行了分析讨论。6例中,男4,女2。平均年龄40.9岁。均有血尿史,最长者3年,最短者2个月。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其他增生性病变或癌,本组6例术前均误诊为乳头状癌。但其膀胱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构具有一定特点:①肿瘤表面呈分叶结节状或粗短的乳头状,有的呈实体状;②肿瘤基底部有较粗的蒂,使瘤体不易飘动;③肿瘤表面因被覆粘膜上皮而有光泽和光滑感。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由形态较为一致的基底细胞样瘤细胞组成,排列成迂回弯曲的束状结  相似文献   

7.
外毛根鞘癌(trichilemmocarcinoma,TLC)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附属器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曝光部位皮肤,表现为小的肿块或呈菜花状,表面可有溃疡,发病相对缓慢,组织病理有其独特的改变且需与多种皮肤肿瘤相鉴别.本病例发生在腹部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8.
在结缔组织病中,结节性多动脉炎少见,而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尤属罕见,国内仅见少数病例报道,我科自1961年以来共诊治9例,均经皮肤结节活检确诊,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9例中男7女2。就诊年龄:20~29岁3例,30~39岁3例,40~49岁2例,50岁以上1例,以青壮年男性为多。病期:1月~17年,半年以内者有4例。 二、临床表现:1.皮肤症状:呈单一性,表现为结节损害,绿豆至花生米大小,除1例为单个外,余为多个,7例分布于四肢,1例于四肢及躯干,1例于前胸。5例沿血管分布呈条索状。结节表面的皮肤呈鲜红色或正常皮色。结节具有疼痛,按压时尤甚,可移动,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结节不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合我院一例LPD,回顾分析国内外报道LPD的临床表现、组织发生、诊断方法和预后。结果LPD的发生与性激素有关,多见于育龄期妇女,缺乏特殊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其特点是肿瘤呈结节状弥漫分布于腹膜的壁层及脏层,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由交错成束的平滑肌细胞组成,术前误诊率达100%。结论LPD是一种发生在腹膜的非转移性、同源性、多中心的良性平滑肌肿瘤,性激素对LPD发生有促进作用,通常在术中经病理诊断,可行全子宫切除或加上双附件切除,不需化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创面愈合时无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再生是创面修复领域的难题.小分子化合物能够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促使成熟体细胞再分化为具有增殖能力的前体细胞或其他细胞系,还能够靶向调控信号通路与代谢进程,是一种促进皮肤及附属器原位再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小分子化合物组合探索其促进创面毛囊再生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C5...  相似文献   

11.
小汗腺汗孔瘤(Eccrine Poroma)是一种比较罕见的汗腺瘤。1956年Pinklls首先命名并报道5例,认为是来自小汗腺导管开口部的上皮,此后经组织化学及电镜研究,证实了肿瘤与小汗腺表皮内导管结构相似。此瘤在临床上颇具特征,最初报道的病例,多位于足的蹠面或侧缘,即足的无毛面。也可见于手掌、大腿、颈、背及胸壁等处。表现为缓慢增大的肉红色柔软结节,多半病历长而无特殊症状。结节直径约1cm左右,底部皮肤往往呈碟形凹陷,结节乳头状或有蒂,与周围皮肤境界截然,外观象化脓性肉芽肿或血管瘤。外伤磨擦可引起出血及表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wel differentiated papil ary mesothelioma,WDP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盆腔腹膜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的临床资料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在腹腔镜探查术中,偶然发现盆底壁层腹膜表面散在分布多个大小不等粟粒状结节。大体见灰白色结节二枚,米粒及黄豆大,切面灰白色。镜检示肿瘤组织呈乳头状,乳头表面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状上皮样细胞,被覆细胞无异型,乳头内具有粘液样的纤维血管轴心。免疫组化示乳头表面被覆的上皮样细胞CEA(-)、Calretinin(+)、mesothelin(+)、HBME-1(+)、ki-67(10%)。结论 WDPM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潜能的间皮肿瘤,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多为手术中偶然发现,放化疗等辅助治疗使用与否目前尚有争论。  相似文献   

13.
木文报道2例罕见皮肤损害,特征为真皮顶泌汗腺囊肿结节,囊肿周围是含铁血黄素皮肤纤维瘤样增生的基质。1例为52岁女性患者,背部结节多年并渐长大,临床诊断脂肪瘤,另1例患者41岁男性,结节位于前额多年并发展,临床诊断为表皮囊肿。组织学上见多个境界清楚的囊状结节及坚实间隔带,囊壁为双层膜,囊内容物为乳管组织,覆盖有分化的顶泌汗腺,周围是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及大量的含铁血黄素皮肤纤维瘤样基质,外围可见近期出血现象及一个很致密的纤维基质,还可见到典型的席纹状结构。2例患者均显示良性病程,截至本文报道时,皮损局部无再发。顶泌汗腺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化性肝转移瘤的CT特征。方法:选用临床资料完整的钙化性肝转移瘤14例,其原发肿瘤均经病理证实,肝转移瘤中2例经穿刺活检证实,12例经随访证实。分析各病例钙化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及变化特点。结果:14例钙化肝转移瘤的原发肿瘤9例结肠癌,3例直肠癌,1例卵巢癌,1例胃癌。1例单发,13例多发。钙化呈结节状或斑片状9例,蛋壳状4例,沙粒样1例。结论:对于明确原发肿瘤患者,CT检查发现肝内单发或多发钙化性占位应高度怀疑肝转移,不明原发肿瘤的患者肝脏CT扫描发现多发结节斑块状或蛋壳状钙化时,应想到肝转移瘤,原发灶寻找首先为消化道和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15.
谢乐斯  韩志江  王炜  周虹  项晶晶 《浙江医学》2020,42(22):2470-2472
涎腺分泌性癌(SCSG)是一类新近命名的少见低度恶性涎腺肿瘤,通常呈分叶结节状生长,可表现为实性-微囊状、腺管状、滤泡状、囊性-乳头状、筛状等多种组织构型,免疫组化特征为瘤细胞弥漫表达S-100蛋白和乳腺球蛋白,而不表达DOG1,多数患者具有ETV6相关融合基因这一特征性的分子遗传改变。罕见情况下,SCSG可以完全呈囊性形态。本文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影像学和显微镜下完全呈囊性的腮腺肿瘤,经免疫组化及ETV6基因重排检测,确诊为罕见的大囊型SCSG,并作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3 4岁 ,因面部、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结节 (肿瘤 )二月余于 2 0 0 0年 5月 2 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二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腰背部、臀部皮肤出现黄豆大小褐红色结节 ,高起皮面 ,呈半球形或蕈样 ,散在分布 ,无不适感。半月后 ,皮疹逐渐扩大且发展至额部、上唇、右上臂及左大腿伸侧部皮肤 ,部分皮损溃破呈火山口样溃疡。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家族中无遗传疾病及类似患者。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 ,左腹股沟触及一蚕豆大小肿大淋巴结 ,活动好 ,无粘连、质中、无触痛。余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皮肤科情况 :前额部、上唇部、腰背部、臀…  相似文献   

17.
皮肤纤维瘤被覆上方的表皮改变已很明确,皮肤纤维瘤被覆上皮出现皮脂腺分化少见。本文报道了2例皮肤纤维瘤被覆上皮伴皮脂腺增生的病例,讨论了皮肤纤维瘤的间质诱导上皮组织及附属器的可能机制。皮肤纤维瘤伴皮脂腺增生@Davis T.T. @Calilao G. @Fretzin D.$1740 W. Taylor  相似文献   

18.
陈燕  党小雨  郝树远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094-1096
目的: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LPD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100多例报道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在腹腔内呈多发性结节状生长并突出于腹膜表面,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由交错成束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分化良好。免疫组化染色示:Vim、Des、act、SMA、ER、PR蛋白均阳性。结论:表明LPD是发生有腹腔内的良性平滑肌增生性病变,必须与分化好的平滑肌肉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黄色瘤是一种发生在皮肤或肌腱等部位呈黄色、橙色的斑疹或结节。依皮损的形态、部位可分为:结节状黄色瘤、腱黄瘤、发疹性黄色瘤、扁平黄色瘤及睑黄瘤。本文对1例文献中极少报道的多发性黄色瘤,进行了临床、实验室以及病变组织超微结构的检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风湿热 1.1 皮下结节(风湿结节) 是风湿活动的一种特征性皮肤损害。Bywaters和Thomas报告为34%,其发生率约为10%~30%,尤多见于重症风湿热患者。皮下结节常见于腕、肘、膝和踝关节附近。一般其直径约为2~5mm,大者直径可达1~2cm。数目不一,几个或十几个,圆形小结节,隆起,质地硬,无痛,不与皮肤粘连,分布对称。约经2~4周逐渐消退,或时隐时现。 1.2 环状红斑 也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皮肤损害之一,在风湿热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0%~20%,尤较多见于儿童。初为小的红斑,旋即呈离心性扩大,边缘稍隆起,中心退色,扩大、融合,可呈多环状或地图状,缺乏自觉症状,多见躯干和四肢屈侧。持续数小时或2、3日而消退,可反复出现。其发生时间不一,或发生在关节症状数日后,或与关节症状同时出现,亦可于关节症状消退后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