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风险管理在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174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强化风险管理,对125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液体外渗、局部坏死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液体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局部坏死病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1个月后的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0.01)。结论对化疗患者护理采用强化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化疗性静脉炎及液体外渗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化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近4个月门诊化疗患者共23例,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注化疗药物,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有效地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浅静脉留置针为门诊肿瘤患者化疗提供了良好的帮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浅静脉留置针在静脉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减少液体外渗,价格低廉,有利于临床用药等优点。已在国内使用近10年。我院为肿瘤专科医院,化疗是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肿瘤患者血管差,穿刺难。药物容易外渗一直困扰着医护人员。近2年来,本院采用一次性浅静脉留置针为肿瘤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大大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的情况。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分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静脉化疗时药物外渗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药物外渗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静脉化疗时药物外渗患者采用分期护理方法进行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药物外渗情况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在乡镇卫生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84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失败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率、出血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穿刺失败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率、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在乡镇卫生院门诊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穿刺的失败率、液体的外渗率、患者的疼痛率和出血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提高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过程中经常有液体滴入不畅,观察穿刺部位无明显肿胀,挤压输液管下端无回血,此时无法判断液体是否外渗。我科护理组根据输液管下端压力来判断液体是否外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2015年1-6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本组患者视为对照组,2015年7-12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的54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本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穿刺失败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率、出血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3%高于对照组66.7%(P<0.05)。观察组穿刺失败率、液体外渗率、疼痛率、出血率分别为3.7%、1.9%、5.6%、1.9%低于对照组7.4%、3.7%、13.0%、5.6%(P<0.05)。结论:乡镇卫生院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发生液体外渗,治疗效果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妇科抗癌化疗药静脉外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妇科抗癌化疗药静脉外渗的护理刘本华张丽莲刘兆芹(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临沂市276001)关键词化疗;静脉用药;渗漏;护理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常用的手段之一,其给药途径多采用静脉滴注、推注,对皮肤、粘膜、皮下组织及血管内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一旦静脉外渗轻...  相似文献   

9.
杨华 《甘肃医药》2012,(5):391-393
目的:探讨造成化疗药外渗的主客观因素与化疗药外渗的处理方法。方法:从抗肿瘤化疗药的作用、主要毒副反应、外渗及药物刺激程度、配制要求、腐蚀性化疗药物的输注方法、外周静脉(PVC)与中心静脉(CVC)输注引起的外渗处理程序、特殊与局部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外渗静脉炎的处理、引起化疗药外渗的因素、化疗静脉的护理11个方面进行相关知识点学习与护理操作分析。结果:通过对化疗药物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及对发生药物外渗原因的分析,使我们的护士能避免或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并能做到正确处理。结论:临床上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化疗药物的特性,认真学习外渗损伤知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娴熟的操作技术,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正确输注,并做好化疗静脉的长期护理工作,是避免化疗药外渗、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血液科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癌症患者,按照随机数x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化疗前后静脉化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观察两组药物外渗、静脉炎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化疗第2天,观察组静脉化疗相关知识掌握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静脉炎、药物外渗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3.33%、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0%、26.67%、4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血液科静脉化疗患者静脉化疗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药物外渗、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分期护理满意度。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院90例恶性肿瘤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期护理,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静脉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应用分期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患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静脉输液患儿,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量化评估组和常规组各1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量化评估组给予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分析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发生液体外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量化评估组液体外渗率(5.83%)低于常规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干预前后常规组液体外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量化评估组干预后液体外渗率(5.83%)明显低于干预前(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6,P<0.05);量化评估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常规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5)。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静脉输液患儿发生液体外渗,同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加强对静脉抗癌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探讨提高专科护理能力。方法:根据常见静脉抗癌药物损伤组织的机制,提出积极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极大程度的预防组织损失,保证了病人的身心健康。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是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减轻组织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颈外静脉表浅、管径粗,显露明显,操作简便,又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院从2004年8月-2005年11月门诊化疗总数8782例,颈外静脉置管化疗1756例,化疗药物外渗4例,均采用BD.Intima-Ⅱ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现将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股静脉留置输液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佩君 《河北医学》2002,8(4):311-313
目的 :通过对股静脉留置输液和头皮静脉留置输液比较 ,从而减轻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刺激。方法 :对 8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 ,分别进行头皮静脉留置输液和股静脉留置输液 ,对重复穿刺、液体外渗和局部静脉炎进行比较。结果 :股静脉留置输液在重复穿刺、液体外渗和局部静脉炎明显少于头皮静脉输液 ,二种输液方法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股静脉留置输液不但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及痛苦 ,而且减少再出血现象 ,同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晚期癌症患者经动脉药盒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处置体会。方法对54例中晚期癌症患者行经动脉药盒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护理处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出现药盒导管堵塞1例、药盒化疗药液和静脉化疗药液外渗各1例,药盒穿刺点渗血2例。结论对经动脉药盒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在护理处置上做到防止动脉药盒导管系统阻塞、防止化疗药物外渗、防止药盒穿刺点渗血的护理及化疗反应的对症护理,并做好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可减少化疗的不良后果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小儿输液的安全性.方法 将600例3岁内小儿分为两组,留置针组300例,最多留置4天;对照组300例,用一般静脉穿刺针.对比在院一般穿刺针静脉滴注和留置针带回家,两组发生堵管、液体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的例数.结果 对照组发生液体外渗30例,针头脱出3例,静脉炎1例,堵管1例.留置针组留置4天内未发生液体外渗,1例留置针头脱出,静脉炎1例,堵管2例.发生液体外渗的例数有显著差异(P<0.05),针头脱出、堵管、静脉炎发生例数两组基本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婴幼儿应用静脉留置针期间如果能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熟练操作技能,掌握好护理要点,让患儿家属也掌握留置针的维护和护理知识,正确维护和使用留置针,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化疗药物发生外渗的原因,相应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查阅关于化疗药物外渗损伤防治相关文献。结果化疗时可由多种原因导致药物外渗,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及护理措施,降低损伤。结论导致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存在多种,应当采取综合性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避免发生药物外渗,在护理要点方面,护理人员应当对各类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相应的静脉穿刺技术熟练掌握,并能够积极采取化疗药物外渗的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促进化疗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措施.方法 总结了经外周静脉化疗的108例肺癌患者的护理.结果 108例经外周静脉化疗的肺癌患者,共计化疗次数为356人次,只有1人次发生了化疗药物外渗,其发生率为0.28%.结论 我科制定的一系列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措施,只要认真严格执行,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替代普通钢针输注化疗药物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230例病人分别采用普通钢针和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注化疗药物,比较两种输注方法的优劣。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明显优于普通钢针,输注过程安全、顺利。结论:门诊化疗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替代普通钢针是防范药物外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