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OA联合HGF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OA)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HGF)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108例确诊为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住院患者按确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54例)治愈34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4例)治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9%。治疗4周,2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χ2=14.779,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能改善临床表现,有效恢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治疗抗结核药导致药物性肝炎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6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炎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具有非常好的降酶保肝作用,不良反应少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岳玉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32-2633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48 例由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中、重度药物性肝炎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26 例,给予静点门冬氨酸鸟氨酸和口服益肝灵软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22 例,仅给予口服益肝灵软胶囊进行治疗,3 周为1 疗程.对2 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损害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第7 天、14 天的临床症状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 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肝功能、胆红素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用药较安全,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复方甘草酸片75mg,口服,3次,d;治疗组同时服用水飞蓟宾胶囊70mg,口服,3次/d,治疗2周,在治疗1周及2周时分别检测肝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IJT、AST、GGT、ALP均明显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的ALT、AST、GGT、ALP恢复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有志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540-54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70例抗结核药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阿拓莫兰1.2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肝复康汤,1剂/d,水煎,分2次服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TBIL、ALT、AST等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71.4%(25/35),治疗组94.3%(33/3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复康汤治疗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81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肌苷、肝泰乐以及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疗效较为显著,患者康复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三甲益肝冲剂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8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三甲益肝冲剂对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予三甲益肝冲剂治疗,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疗效进行χ^2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药物性肝炎大多发生于强化期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乏力、纳差黄疸、腹胀肝区疼痛及肝大,三甲益肝冲剂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三甲益肝冲剂治疗1周内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表现及恢复肝功能作用,对于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有较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敏  郭晓红 《右江医学》2009,37(3):269-270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药物性肝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护肝片、肌苷、维生素C等常规护肝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及体征、生化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9.4%;对照组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凯西莱治疗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肝功能至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酒精性肝炎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STB、ALT、AST、GG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63%(P〈0.01),且治疗组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联合葛根素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甘草酸二铵及葛根素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患者症状、腹部超声、Glasgow酒精性肝炎评分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腹部超声改善率及肝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两组Glasgow酒精性肝炎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都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联合葛根素治疗可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病情,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刘浩  孙晓凤  肖琳 《新疆医学》2004,34(5):24-2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GSH和甘利欣,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肝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90%(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别.GSH能够使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GSH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甘草酸二胺注射液和枯黄注射液静滴,治疗组(33例)在同量甘草酸二胺注射液保肝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和茵栀黄注射液静滴,疗程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7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肝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ALT、TBIL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氧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6例住院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4例,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及硫酸阿米卡星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102例,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2%和88.2%,两组经统计学处理(χ2=7.8,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氧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没有明显副作用,治疗方法经济、简便、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对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36例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18例。分别采取一般保肝护肝及对症和GSH治疗 ,在治疗的第2周和第 4周观测肝功能和血液学指标。结果 GSH在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液学指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GSH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溶血性贫血疗效较好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合辅酶联合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细胞型轻度肝损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细胞型轻度肝损害的治疗过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复合辅酶加甘利欣,对照组仅给予甘利欣。疗程均为3周。结果在治疗的第1、第2及第3周末,治疗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6.7%和100%,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0.0%和96.7%,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复合辅酶联合甘利欣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细胞型轻度肝损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探讨甘利欣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结核病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炎并停用抗结核治疗药物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甘利欣30 ml(150 mg)+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予a干扰素500万U单位,肌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对两组患者肝损害情况(ALT、AST、TBIL)及预后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及有效21例(87.5%),对照组显效及有效14例(58.3%),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甘利欣在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过程中,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疗效显著优于a干扰素,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治疗的药物性肝炎的预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铵预防抗结核药物对肝损害的临床作用,观察其疗效、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68例初治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抗结核药物+甘草酸二铵)和对照组84例(抗结核药物).观察两组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2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2/84),对照组12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12/84),其中10例发生于抗结核强化期.两组药物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2.4%和14.3%,观察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二铵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可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明显优于常规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是肯定的,可保证抗结核疗程的完成,对预防耐药结核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烟肼和糜蛋白酶超声雾化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矽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164例痰菌阳矽肺肺结核患者,采取随机分类法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抗结核方案2HRZE/10HR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和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5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痰菌阴转率为,高于对照组( P <0.05)。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病灶吸收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异烟肼和糜蛋白酶超声雾化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矽肺肺结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疗效.方法 选取临床48例由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A L T,总胆红素(S T B),并观察临床症状以评价疗效.结果 谷胱甘肽治疗后,患者ALT、STB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总有效率为79.2%.结论 谷胱甘肽能显著改善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ALT、STB等指标.  相似文献   

20.
清开灵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开灵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7年6月~2009年5月诊断为抗结核药物性肝炎2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4例和对照组114例,前者予清开灵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者进行常规护肝治疗,治疗2~4周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药物性肝炎大多发生于强化期内,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间1周内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1周内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炎表现及恢复肝功能作用,对于结核药物性肝炎有较好疗效,而且临床应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