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薄层层析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在医药、食品及化工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用于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技术也在迅速发展,薄层色谱技术仍以其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而成为鉴别黄酮类化合物的首选方法.文章综述了薄层层析技术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薄层层析法测定沙棘不同部位的黄酮类成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沙棘不同部位黄酮类成份进行初步分析。沙棘果泥、叶子、果汁、果渣中所含黄酮类成份既有相似,也有区别。采用比色法测定沙棘不同部位黄酮的含量,测定结果是两种甘肃果泥中黄酮类的含量分别为1.27%和1、32%,陕西果泥中为1.75%,叶子中为0.54%,果渣中为0.07%。  相似文献   

3.
藏族民间用药"作毛兴"系豆科、锦鸡儿属灌木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Pall.)Poir],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4700m的阴坡、半阴坡.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近5年来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含量测定、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依据。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较为成熟包含乙醇回流、水、超声辅助、超高压、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但分离纯化方法相对较少仅有大孔树脂柱及聚酰胺柱色谱法;其含量测定主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次之为HPLC及荧光光度法;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及抗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肝作用,其保护心血管、消化系统、抗炎及抗免疫、抗肿瘤、镇痛等作用仍需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香椿叶黄酮类化合物超声强化提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彩梅  曾荣华  丘泰球  冯岳松  苏如锋 《中成药》2005,27(12):1390-1392
以香椿叶的粗粉为原料,采用20 kHz和38 kHz的二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超声条件下影响提取率的几个因素,包括: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电功率、作用时间等.并且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超声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浓度40%、乙醇用量40 mL、超声电功率150 W、作用时间40 min、超声频率20 kHz,在这个条件下试验,总黄酮提取率为98.24%.  相似文献   

7.
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力  谢笔钧  胡慰望 《中草药》1998,29(11):746-747
杜仲是我国特产。近年来,杜仲树已广泛栽培。为了开发利用杜仲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是很必要的。目前各国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着重于木脂素类、环烯酸钙类、苯丙素类、萜类、多糖以及杜仲胶等有机化合物,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通过RP-HPLC法对杜仲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吉元的种类进行了研究。1仪器、试剂和材料杜仲叶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校园,干燥备用,岛津SLC-6AHPLC仪,X-型树脂,芦了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其它均为AR级试剂。2实验方法与结果2.1杜仲叶中黄酮昔元的HPLC分析法:取适…  相似文献   

8.
中药茶芎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中药茶芎的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进行定量测定,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测定结果也证实了茶芎中阿魏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银翘解毒方便汤剂与传统汤剂比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姚毅  杨卫贤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0):604-606
通过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的方法,对银翘解毒方便汤剂与传统汤剂进行了初步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方便汤剂的薄荷醇含量等优于传统汤剂。  相似文献   

10.
棕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椋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方法将棕桐叶严格控制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浸提浓缩测吸光度。结果以70%乙醇溶液浸取棕榈叶,提取温度为65℃,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2h,提取率最高。结论椋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h,固液比1:30。  相似文献   

11.
SFE-HPLC测定银杏叶粗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余佳红  柳正良 《中草药》2000,31(2):101-103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银杏叶粗提物中总黄酮苷,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41364Pa;温度60℃;静态萃取时间4min;动态萃取体积4mL;必性剂加入量0.2mL乙醇;用HPLC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速,萃取完全,为银杏叶粗提物的分离、纯化、测定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用多种炎症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TF)对小鼠急、慢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常规方法分别制备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增高,小鼠滤纸片肉肿等肿等急,慢性炎症模型,并通过涂抹、口服及腹腔注射等给药途径,分别观察了TF对上述各种炎平的影响。结果:TF能抑制由TPA、冰醋酸、二甲苯所致折急性渗出性炎症,对慢性肉组织增生的炎症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对急、慢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承德产山楂叶中总黄酮和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月份承德产山楂叶中总黄酮以及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芦丁、金丝桃苷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及动态分析,以确定山楂叶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月份山楂叶中总黄酮含量,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并分析其不同月份含量的动态变化.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四氢呋喃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40 nm,柱温30℃,进样量10 μL.结果:山楂叶总黄酮及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金丝桃苷含量6月份最高,牡荆素、芦丁含量7月份最高.结论:若以提取山楂叶中黄酮类成分为目的,建议6月份采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传统中药罗布麻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经典抗抑郁评价模型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罗布麻叶总黄酮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采用MTT法、LDH检测法观察罗布麻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罗布麻提取物100,50,26 mg/kg(i.g.)连续给药10 d后,能显著缩短小鼠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分别为P<0.001,P<0.05,P<0.01);同时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结论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香椿总黄酮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俊芳  杨加域  温劲  王定勇  杨敏  刘秋琼 《中药材》2008,31(11):1712-1714
目的:研究香椿总黄酮(TSTF)对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四氧嘧啶用NS配成0.02 g/ml,按200 mg/kg注射到小鼠腹腔;连续2 d用葡萄糖灌胃(2 g/kg),早晚各一次,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大于11.00 mmol/L为造模成功小鼠.将入选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STF低、高剂量组(0.06、0.12 g/kg)、降糖灵组(0.10 g/kg),另取20只正常小鼠为对照组(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15 d,第16 d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空腹血糖.结果:TSTF组四氧嘧啶小鼠血糖显著降低.结论:TSTF对四氧嘧啶所敛糖尿病模型小鼠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测定不同采收期桑叶的总黄酮含量,为桑叶资源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甲醇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及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中总黄酮。结果:由测定结果得知9月23日采收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7.29%。结论:不同采收期桑叶总黄酮含量变化差异较大,在桑叶开发及利用时应注意采收期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采收期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采收期大花罗布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并评价出最佳采收期。 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大花罗布麻叶中的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508 nm下测定。 结果: 芦丁在22.78~113.88 mg ·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7%,RSD为1.03%(n=9);大花罗布麻叶不同采收期的测定结果为: 4~5月份相对较低,6~9月份稳步增长,10月份相对9月份有所降低。 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评价大花罗布麻叶的最佳采收期,为该药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及皮质酮损伤的PC细胞实验考察罗布麻叶总黄酮的抗抑郁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 给小鼠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25,50,100mg/kg后,小鼠悬尾累计不动时间显著缩短.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25,50,100 μg/ml与皮质酮0.01 mmol·L-1共孵PC12细胞48 h,可防止皮质酮所致的PC12神经细胞损伤,降低胞内Ca2+超载.结论 罗布麻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悬尾模型有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降低胞内Ca2+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Toyopearl,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法对朝鲜淫羊藿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从其干燥叶的70%丙酮/水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圣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1),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2),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3),山奈酚-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4),芦丁(5)和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6)。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淫羊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疆阿拉尔骏枣叶、灰枣叶、酸枣叶中芦丁、柚皮苷、野黄芩苷、橙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含量在一个生长周期内的动态变化,确定适宜的采摘时期,为综合开发利用枣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枣叶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及动态变化,采用cos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2%甲酸水(B)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果:6种黄酮类化合物均得到良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9);所检测的6个黄酮苷类成分中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芦丁1.33~11.59 mg·g~(-1),柚皮苷0.35~3.51 mg·g~(-1),野黄芩苷0.61~1.74 mg·g~(-1),橙皮苷0.11~2.81 mg·g~(-1),槲皮素0.008~0.37 mg·g~(-1),山柰酚0.01~0.03 mg·g~(-1);不同品种枣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含量不一样,发育阶段显著影响着枣叶片的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在发芽期和花期比较高,果实成熟期降到最低。结论: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如果以利用枣叶黄酮类化合物为目的,可以在4月初采集枣叶芽,有望获得较高的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