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膜套扎术治疗直肠粘膜内套叠2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粘膜内套叠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出口梗阻综合症之一,是常见的便秘原因,约占结直肠疾病的5%[1]。虽有许多治疗手段,但至今尚无一完全根治方法[2]。我院1989~1995年对260例直肠粘膜内套叠患者施行粘膜套扎术,经长期随访和排粪造影观察,... 相似文献
2.
1984年至1994年12月间,作者收集了直肠粘膜脱垂性内套叠病历资料71例。经整理后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处理。统计结果显示,直肠粘膜脱垂性内套叠的误诊、误治率极高。71例患者中,首诊确诊的仅有2例,其他69例均误诊、误诊率达97%。绝大部误诊,误治情况发生于消化内科。误诊、误治时间最短为4年,最长达29例。此统计结果一方面反映出临床医生对于直肠粘膜脱垂性内套叠所致的出口梗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另一 相似文献
3.
报告43例手术的直肠内套叠。提出排粪造影结合盆腔造影可将直肠内套叠分为无盆底变化的直肠粘膜内套叠和有盆底腹膜过度降低或伴有盆底疝的直肠全层内套叠。 根据38例经腹手术发现患者都有盆底Douglas陷窝过度下降,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松弛下移,甚至有的腹腔静脉分叉下移的现象,女性患者则全有子宫内脱垂并后倒,提示有腹腔内脏下垂或下移。治疗上应恢复直肠运动功能的功能性直肠悬吊术和盆底相对抬高,不主张对盆底作过多的分离,对下垂的过长的乙状结肠主张切除,下垂和后倒的子宫亦应作相对的捉高与固定。伴有的直肠前膨出应经阴道修补。矫往过正的直肠悬吊与盆底抬高不适合此类病人。由于长期过度用力排便所造成的盆膈肌下降松弛,不宜用手术矫正,应手术前后长期的加强提肌锻炼使之恢复。改变用力摒便的习惯和多进粗纤食物与油类的方法来恢复结肠的运动等,使患者排便规律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器治疗直肠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直肠内脱垂型便秘32例,观察其有效例数、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32例患者中痊愈1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平均住院时间(4.12±0.77)d;平均恢复工作时间(5.72±0.99)d;术后并发症(肛门坠胀、出血、尿潴留)7例。治愈有效病例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直肠内脱垂型便秘具有安全、有效、术中出血少、创面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直肠前庭瘘是女性肛门直肠畸形的一种类型,治疗不当常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我院1993~1999年5月采用经肛门直肠粘膜遮盖术修补后天性直肠前庭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直肠前突修补、直肠粘膜内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直肠粘膜内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粘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76例.结果:25例病人自觉排便通畅,32例症状较前明显好转,11例症状虽无明显改善,排便造影有好转,总有效率89.5%.结论:该术式适用于治疗低、中位直肠前突并发轻、中度直肠粘膜内脱垂的病人,特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联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肛门后方切开加痔上直肠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直肠前壁直肠黏膜纵形柱状缝扎术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所致便秘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97.6%,无效率为2.4%。随访1~4年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4.9%。结论: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所致便秘必须经过严格的非手术治疗确认无效后,方可考虑外科治疗,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本术式具有手术疗效好、方法简便、后遗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0年应用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钉合术治疗直肠前突及黏膜内套叠3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讨更好的治疗直肠内套叠的方法,采用三联疗法即肛管固化、肛管压力平衡和肛门直肠环复位治疗直肠内套叠200例。结果显示,(5.0±3.2)min完成操作,患者微痛,全部门诊治疗,无需禁食、控制排便,治愈时间(3.0±2.6)d,治愈率100%,无并发症,其中120例1年后随访无复发和后遗症,与早期保守治疗的54例直肠内套叠的治愈时间(23.0±6.7)d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表明,三联疗法用于直肠内套叠的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程短、痛苦小、疗效肯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环形错位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对直肠黏膜环形错位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直肠内脱垂患者35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统计,痊愈19例(54.3%),显效11例(31.4%),无效5例(14.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加显效例数所占比例)84.7%。结论直肠黏膜环形错位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术安全有效,并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直肠悬吊术:改良Orr‘s直肠悬吊术治疗直肠内脱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报道31例经排粪造影诊断的直肠内脱垂行经腹改良Orr's直肠悬吊术的结果,其中16例合并会阴下降综合征,3例合并有内容物的盆底疝,3例结肠通过延迟。20例附加乙状结肠切除、3例附加结肠次全切除、22例附加子宫前倾位固定、8例附加直肠前突修补术。 相似文献
13.
直肠内套叠作为特发性排粪失禁的病因文献上较少讨论。虽然少数学者报道直肠内套叠病人行直肠固定术后排粪失禁症状改善,但总会出现一些其它主要症状如晚期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段齿形结扎并悬吊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的疗效。方法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并且有直肠黏膜脱垂40例,采用结扎悬吊术治疗。结果治愈37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本术式价格低廉,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有轻中度黏膜内套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段齿形结扎并悬吊术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套叠的疗效.方法 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并且有直肠黏膜脱垂40例,采用结扎悬吊术治疗.结果 治愈37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本术式价格低廉,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有轻中度黏膜内套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器术(PPH)联合直肠粘膜折叠术治疗I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间于我科确诊患有I度直肠脱垂并首次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其中25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设为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联合直肠粘膜折叠术设为观察组。结果〓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联合直肠粘膜折叠术治疗的I度直肠脱垂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2小时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远期复发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联合直肠粘膜折叠术对I度直肠脱垂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以及痛苦小等优势,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1例脱细胞异体生物材料治疗直肠内套叠合并盆底疝1例的护理经验,提出术后持续监测体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补体撕裂或脱落,观察伤口敷料等是其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8.
19.
20.
挂线法治疗直肠粘膜下脓肿及直肠粘膜下瘘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肠粘膜下脓肿 (瘘 )是较少见的肛周脓肿(瘘 ) ,在近 2 0年中我们共治疗 2 8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 ,女 15例 ,男 13例 ;年龄 2 2~ 5 2岁 ,平均 33 1岁。病程 4d~ 12年。其中直肠粘膜下脓肿 17例 ,直肠粘膜下瘘 11例 ,有 2条瘘管者 1例。2 7例病变位于直肠两侧 ,1例位于直肠后位 ,并伴有高位马蹄形脓肿。17例直肠粘膜下脓肿中 ,全部伴有体温升高 ,8例高于 38 5℃。 10例感觉肛门坠胀、频有便意 ,7例肛门肿痛剧烈。 13例排便时有脓液排出 ,17例均在直肠指诊时摸到直肠粘膜下饱满、柔软、压痛之肿块。除 1例伴马蹄形脓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