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和Vδ_2Dδ_3基因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IgH和Vδ2Dδ3基因重排在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早期诊断与脑脊液(CSF)微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初诊ALL患者的骨髓标本及不同病期CSF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gH基因重排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Vδ2Dδ3基因重排。结果 32份ALL患者骨髓标本中有23份存在克隆特异性IgH基因重排和/或Vδ2Dδ3基因重排。在骨髓标本存在异常基因重排的诱导缓解治疗期患儿的23份CSF中,9份检出Vδ2Dδ3基因重排,4份检出IgH基因重排。而完全缓解期患儿的37份CSF中,3份检出IsH基因重排,7份检出Vδ2Dδ3基因重排。结论 在所检初诊ALL患者的骨髓标本中,IgH重排片段的阳性检出率为47%,Vδ2Dδ3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38%;ALL患者脑脊液中ISH和Vδ2Dδ3基因重排的PCR动态监测较CSF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测更灵敏,更有助于CNSL的早期诊断,对CNSL的预防及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FRP1 mRNA,探讨sFRP1基因在儿童ALL的发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留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132例初发ALL患儿骨髓、50例经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完全缓解ALL患儿骨髓和20例非恶性疾病患儿骨髓,RT-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TEL-AML1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MIC分型(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基础上,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LL患儿90例TEL-AML1融合基因。结果TEL-AML1融合基因在初发ALL儿童中的阳性率为22.2%(20/90),在B系ALL中的阳性率为23.7%(19/80)。1例T系ALL患儿融合基因阳性。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患儿化疗d15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和早期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的近期治疗效果未优于该融合基因阴性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混合谱系白血病(ML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白血病(AL)患儿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措施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分型及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LL融合基因阳性AL患儿51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MLL融合基因阳性AL患儿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4例。42例涉及11号染色体改变;RT-PCR检测有36例MLL基因重排,15例为串联重复。32例接受正规治疗的AL患儿中24例完全缓解,其中ALL19例,AML5例;缓解时间持续2 a以上者ALL5例,AML仅1例;持续缓解存活者仅16例,ALL12例,AML4例;10例MLL融合基因已转阴,并持续存活。在随访6 a中,32例中复发6例,均为骨髓复发,死亡6例。结论MLL融合基因阳性AL患儿发生率低,化疗效果差,易复发,预后差。少数对化疗敏感的AL患儿MLL融合基因可转阴,并持续存活。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微量残留病 (MRD)检测的临床意义 ,进一步了解ALL复发与缓解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分析近 10年来有MRD检测资料的 77例初治ALL ,对其中 4 4例进行动态追踪检测MRD。主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以免疫球蛋白重链和T细胞受体δ基因重排作为肿瘤标志。结果 初治标本PCR检测MRD阳性者和阴性者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化疗 3个月时PCR检测转阴的病例复发率明显低于未转阴的病例 (P <0 0 5 ) ,且与临床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RD的动态检测可以作为小儿ALL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PCR法动态监测MRD ,有助于完善白血病分型、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早期诊断和检测白血病患儿体内微量残留白血病(MRD),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及生物素标记克隆特异性探针斑点杂交方法,检测45例初发或复发急性白血病患儿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产生的第3互补决定区(CDR-Ⅲ),并对6例完全缓解患儿进行随访。结果表明,28例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25例(89.3%),9例T-系ALL中2例(22.2%)及1例粒-淋双标记白血病检出克隆性CDR-Ⅲ重排片段,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未见有意义的扩增带。6例完全缓解中,1例PCR扩增产物电泳后检测为阳性,但斑点杂交6例均显示阳性结果,且彼此间无交叉反应,检测肿瘤细胞的敏感度达10-5。研究提示本方法对早期诊断和监测MRD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IgH和Vδ2Sδ3基因重排微小残留病(MRD)值在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极限稀释法对ALL完全缓解期(CR)后不同时期的骨髓标本进行IgH和Vδ2Dδ3基因重排的定量检测.结果24例初诊时存在IgH或Vδ2Dδ3基因重排的ALL患者CR后不同时期51份骨髓标本中,MRD>0.1%者3例,其中2例复发,1例失访,复发率为75%.MRD为0.002%~0.1%者6例,1例复发,复发率为17%.MRD<0.002%者15例,无复发.复发组3例MRD均值为0.239%,未复发组20例MRD均值为0.004%.复发组MRD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 ALL时IgH和Vδ2Dδ3基因重排的定量检测的MRD增高,则病人的复发危险率随之增高.加强化疗后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效应使MRD减少,CR后MRD定期监测对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白血病IgH基因重排李戈符仁义廖清奎李兰郭俊可微量残留病(MRD)是导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的根本原因,但临床难以检测<1%的残留白血病细胞。我们采用基因重排原理,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5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寡核苷酸芯片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融合基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儿童ALL常见的5种融合基因:TEL/AML1、E2A/PBX1、BCR/ABLp190、BCR/ABLp210、MLL/AF4,设计特异的融合基因片段为芯片探针,合成后用点样仪点片制成寡核苷酸芯片.提取疾病初期白血病患儿的骨髓/外周血标本的总RNA,进行多重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荧光标记并与芯片杂交,以检测白血病细胞中特异融合基因.结果 该芯片可以从患儿骨髓样本RNA中准确检测到阳性内参序列、特异的融合基因以及融合位点.结论 采用寡核苷酸芯片方法,可快速、同时筛选出5种染色体结构畸变产生的融合基因及融合位点,为ALL患儿危险分层、治疗选择、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此种方法应用于筛查初治白血病患儿融合基因表达时优缺点并存,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同源盒(HOX)A10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5例,以及13例对照儿童,分离其骨髓单个核细胞,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HOXA10 mRNA;检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分析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儿HOXA10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儿童HOXA10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23.08%,ALL患儿为40%,AML患儿为100%;平均表达灰度比值(ODR)分别为对照儿童0.022±0.001,AML患儿0.373±0.113,ALL患儿0.151±0.006,三组间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尤以AML患儿最高。HOXA10基因在各型AML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依次为M1和(或)M2型、M3型、M4和(或)M5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30×109/L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HOXA10基因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高危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HOXA10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结论 HOXA10基因的高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尤其是与AML明显相关,并且随着AML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表达逐渐下降;HOXA10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有望成为儿童急性白血病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单个核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蛋白及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初发儿童ALL E-cadherin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33例ALL患儿根据诱导治疗前后分为初发组和缓解组(完全缓解)。RT-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浓度,统计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铁蛋白(SF)、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骨髓及外周血原始幼稚细胞比例等临床指标。结果初发组骨髓单个核细胞E-cadherin mRNA、蛋白及骨髓血浆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缓解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初发组血清LDH及S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缓解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初发组E-cadherinmRNA、蛋白表达水平与LDH、S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及外周血原幼稚细胞比例均无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基因表达缺失可能参与了儿童ALL的发病,E-cadherin基因表达水平对儿童ALL治疗效果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iR-100及miR-99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寻求新的靶向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技术检测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71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111例初发ALL患儿及10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的骨髓标本中miR-100及miR-99a的表达;用在线miRNA数据库预测miR-100及miR-99a的可能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报告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对可能的靶基因进行验证;用瞬时转染方法使ALL细胞系过表达miR-100及miR-99a,用Western Blot检测此时靶蛋白的表达;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过表达miR-100/miR-99a及沉默其靶基因后对ALL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结果与初发AML及ITP患儿比较,miR-100及miR-99a在初发ALL患儿中呈低表达;双荧光报告验证了FKBP51基因是miR-100及miR-99a的靶基因之一,在细胞系中过表达miR-100或miR-99a能抑制FKBP51靶蛋白的表达;过表达miR-100/miR-99a或小干扰RNA(si RNA)沉默其靶基因后可以抑制细胞增殖,促进氟美松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miR-100及miR-99a通过对靶基因FKBP51的调控影响ALL细胞增殖、凋亡,靶向增强miR-100及miR-99a的表达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儿童ALL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影响小儿白血病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在CNSL的早期,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数量很少不易被查到或经化疗后白血病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致分辨困难,使得常规脑脊液化验不能敏感地、特异性地检测出微量白血病细胞。我们采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白血病细胞IgHCDR-和TCRr基因重排序列,可以敏感地、特异性地检测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脑脊液中微量白血病细胞。共检测108份脑脊液标本(来自38例ALL患儿),其中IgHCDR-阳性24份(14例ALL患者儿),其中3份脑脊液标本同时伴TCRr阳性。有4例ALL患儿先于常规检测出现阳性结果,有8例与常规检测同时出现阳性结果,另2例只有PCR阳性给以CNSL预防治疗后PCR阴转  相似文献   

15.
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经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临床表现、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20例。中位年龄9岁,普通B细胞型ALL 19例(95%);治疗d33骨髓完全缓解率为66.7%,16例中7例复发(45%),持续缓解时间2年以上6例;5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均骨髓复发;6例存活患者中均为单纯化疗,bcr/abl融合基因已转阴。1例T细胞表型患儿于化疗缓解3个月骨髓复发,接受移植术后1个月骨髓再次复发。结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儿化疗效果差,难缓解,复发率高,预后差,T细胞表型预后更差。部分对化疗敏感的患儿bcr/abl融合基因持续阴性。异基因HSCT复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和XIAP mRN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AL患儿49例,其中初诊未治26例,完全缓解(CR)2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骨髓细胞XIAP表达,对其中24例患儿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骨髓单个核细胞XIAP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分别为10例和8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结果XIAP及其mRNA在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中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Pa<0.05)和对照组(Pa<0.05),且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Pa<0.05);初诊未治AL患儿骨髓XIAP及其mRNA水平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XIAP及其mRNA在儿童AL治疗前均呈高表达,提示XIAP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参与儿童AL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Chai YH  Lü H  Li JQ  Lu J  Xiao PF  He YX  Shao XJ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9):684-68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分型,染色体R带或G带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多重PCR)方法同时筛选29种急性白血病常见的染色体易位。结果112例患儿进行染色体检查,异常核型中包括〉47的超二倍体36例,亚二倍体14例,染色体易位13例。对116例ALL患儿进行了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系ALL中检测到:TEL-AML1融合基因13例、MLL相关基因13例,E2A-PBX1融合基因4例、E2A-HLF融合基因4例、BCR-ABL融合基因3例、TLS-ERG融合基因2例,HOX11融合基因32例。7例T系ALL中检测到SIL-TAL1D融合基因4例。结论本组病例多重PCR的融合基因检出率为50%;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0%。多重PCR检出的融合基因加上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的畸变,使ALL患儿的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达到77%。全面准确的细胞遗传学检查是ALL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估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16基因缺失、突变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白血病初治儿51例,取其骨髓或外周血标本抽提DNA,进行差异聚合酶链反应(D-PCR)和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SSCP-PCR)的检测。结果 (1)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P16基因外显子1、外显了2和外显子3的缺失率分别为32%(12/38)、44%(12/42)。(2)无一例发生基因突变。(3)急性非细胞性白血  相似文献   

19.
朱晓华  高怡瑾  杨毅  吴玥 《临床儿科杂志》2007,25(8):644-647,659
目的建立逆转录-巢式PCR检测融合基因的方法,检测4种常见融合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阳性率,并对阳性患儿进行初步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对收治的92例初发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于化疗开始前抽取骨髓标本1.5~2.0 ml,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最常见的4种融合基因:TEL/AML1、E2A/PBX1、m-BCR/ABL和AF4/MLL。结果92例ALL患儿中TEL/AML1阳性21例,阳性率22.8%,占B细胞性ALL的24.7%(20/81例);6例E2A/PBX1阳性(6.5%),在前B细胞性ALL中占20.0%(3/15例);2例AF4/MLL阳性(2.2%),在婴儿ALL中占33.3%(2/6例);仅检测到1例m-BCR/ABL阳性(1.1%)。结论巢式RT-PCR方法是检测融合基因有效、敏感的方法。TEL/AML1在儿童ALL中阳性率最高,尤其是在B细胞性ALL中,该融合基因阳性的患儿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骨髓中GRIK2基因产物在白血病患儿、白血病细胞株及非血液病患儿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分别检测100例白血病患儿、3个白血病细胞株(Jurkat、Baji和HL-60细胞株)及30例对照组骨髓中GRIK2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和FQ-PCR检测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4.51%(6/133例)和7.52%(7/133例),2种检测方法均显示GRIK2基因在白血病和正常造血细胞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RIK2 mRNA在无6q缺失的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较B-AIJL患儿表达高,在有6q缺失的T-ALL和B-ALL患儿中GRIK2表达为阴性,T细胞株Jurkat有阳性表达,B细胞株Raji和HL-60细胞株为阴性表达;30例对照组中3例有较高水平表达.结论 GRIK2 mRNA在骨髓中水平低或不表达,GRIK2基因是否为ALL的肿瘤抑制基因(TSG)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