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国产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随机分为国产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给予启维50~500mg.d-1及维思通1~4mg.d-1治疗,连续治疗6周。分别在治疗前进行PANSS量表评分,治疗后2、4、6周末进行PANSS评分及TESS评分,以评估二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效率为71%和7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比较PANSS得分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副反应:国产奎硫平副反应发生率35.5%,利培酮组副反应发生率48.5%,两组副反应均较轻微,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改变明显多于国产奎硫平组。结论两药对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均有肯定疗效,且疗效相当,安全性好,但因锥体外系及内分泌方面的副反应更少,故国产奎硫平较利培酮更适合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4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治疗有效率为75.6%高于利培酮组的7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奎硫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一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分别给予奎硫平(300—750mg/d)和利培酮(2~5mg/d)治疗8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2、4、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O%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发生震颤、肌强直、静坐不能、月经改变及泌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奎硫平组(均P〈0.05)。结论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奎硫平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利培酮为对照,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奎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利培酮口服液对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9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口服液组和国产奥氮平组,观察两组4周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和副反应量表(TESS)的变化。结果利培酮口服液与国产奥氮平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均有明显疗效,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利培酮口服液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国产奥氮平组(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和安全性是可靠的,其与国产奥氮平相比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郭平  李转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5):163-164
目的探讨舍曲林合并奎硫平治疗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舍曲林+奎硫平)和对照组(奎硫平+安慰剂)。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8、12周,两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性因子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TESS评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舍曲林合并奎硫平治疗分裂症阴性症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分析。方法将54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治疗组27例,奋乃静治疗对照组27例,进行治疗比较研究,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明显小于奋乃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脑血管病伴发精神障碍与奋乃静相比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结果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组有效率93.3%,利培酮组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起,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各分值继续下降;两组间同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较轻,氨磺必利组主要表现为失眠、恶心、头晕、静坐不能等;利培酮组主要表现为恶心,嗜睡、EPS(肌强直、静坐不能、震颤)、直立性低血压、心电图异常等。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6周,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奥氮平组显效率83.3%,利培酮组显效率80.6%;两组BPRS评分治疗6周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奥氮平组锥体外系反应EPS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因子发生率均较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行为与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分为两组,奎硫平组27例,给予奎硫平0.05~0.3g/d;利培酮组29例,给予利培酮1~2mg/d。观察8周,评定疗效。结果奎硫平总有效率66.67%,利培酮总有效率65.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基本相当,但奎硫平锥体外系反应极少。结论奎硫平能很好控制痴呆患者的行为与精神障碍,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洪英  刘娟 《天津药学》2009,21(2):41-43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过程中,血清催乳素(PRL)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奎硫平组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分别评定;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8周测定血清PRL浓度。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PANSS总分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PRL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奎硫平组治疗后PRL水平变化不明显(P均〉0.05),利培酮组治疗后PR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奎硫平不引起明显的PRL升高,而利培酮有较强的致PRL升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艳华  王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48-449
目的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对酒精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利培酮口服液,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于治疗8周后,用PANSS量表和TESS量表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5%,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少、症状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治疗酒精性精神障碍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潘氏量表及付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67.2%,对照组8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末两组潘氏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4周末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同期组间潘氏量表评分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良反应表现存有异同。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疗效虽然稍逊于利培酮,但对临床选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对男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进行为期12周的对照研究。治疗组口服推荐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6 mg/d;对照组口服利培酮片1 mg/d起始,1周内增至4~6 mg/d,两组在治疗前、治疗至4、8、12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同时实验室监测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终点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两组PANSS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SP总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12周末,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尤为显著(P〈0.05)。而治疗组催乳素水平在治疗8、12周末较治疗至4周末持续下降,且无相关高崔乳素血症症状。第12周末,TESS评分对照组显著较高(t=-1.67,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更轻微(χ2=3.871,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期男性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且症状控制快、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刘广华  汪洁 《中国药师》2014,(7):1174-1176
目的:观察比较喹硫平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2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给予喹硫平+米氮平,对照组47例给予利培酮+米氮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过程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观察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8周PANSS总分及因子分均有显著下降(P均<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情感迟钝、情感退缩两个因子分值开始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的情感交流障碍、被动/淡漠两个因子分值也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这两个因子分值是治疗4周后才明显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抽象思维困难、交谈缺乏自发性这些因子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米氮平与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107例因精神活性物质致精神障碍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奥氮平片和利培酮片治疗。应用阴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空腹体重,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PANSS在治疗2周末,总分值均有下降,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而明显下降,至6周末,同组比较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种精神活性物质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间总分和减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间在6周末与基线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分析提示,奥氮平组BMI增加值、三酰甘油值高于利增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均有良好的效果.安全性较好。但在临床治疗应用中,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帕金森病(PD)并发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帕金森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调整抗帕金森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喹硫平治疗,观察6周,治疗前后采用UPDRS评定运动功能,精神症状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价患者精神症状程度,以SAP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两组SAPS量表评价比较,幻觉和妄想二项精神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分,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运动障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喹硫平对PD并发幻觉妄想等阳性精神症状的患者疗效肯定安全,且不加重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或利培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120例难治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进行评定,比较其减分情况;采用副反应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和第6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帕罗西汀联合利培酮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难治性抑郁症优化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