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在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28例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人工机械通气,多功能呼吸机先采用A/C模式,待病情稳定后尽早改为SIMV+PSV模式,之后逐渐调整参数后改为PSV模式脱机.结果成功救治22例(78.6%),死亡6例(21.4%),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例(32.1%).结论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祁伟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87-8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例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予抗毒治疗,并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PSV),直至脱机。结果:6例治愈,占85.71%。结论:机械通气是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杨斌  陈红雨 《吉林医学》2011,(17):3413-3414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ICU COPD呼吸衰竭患者31例,予气管插管,应用VELA呼吸机行SIMV+PSV模式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神志完全清醒,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序贯组16例:出窗后拔出气管插管,继续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15例: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优于有创机械通气,具有临床良好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目前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由于创伤性大。清醒患者难以耐受,护理困难及留置时间短而多应用于紧急情况。我院急诊ICU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采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方法抢救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经过严密监测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探索机械呼吸治疗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26例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用熊1000型呼吸机,采用SIMV PSV模式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愈17例(65.4%),死亡9例(34.6%).上机时间2小时-9天,平均4天.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并发症:肺部感染21例(80.76%),低血压3例(11.5%),改为气管切开10例(38.5%).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应尽早采用.一般要求脱机后再带管观察12小时以上.肺部感染率高,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6.
毕军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79-380
目的 探讨食管癌开胸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行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发病情况及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均建立人工气道并行呼吸机支持治疗.发生呼吸衰竭时间平均为术后32 h,经口、鼻气管插管占88.2%,气管切开占11.8%.死亡5例,死亡率为14.7%.结论 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高危患者为避免麻醉相关性呼吸衰竭的发生,应行6 h~8 h呼吸机支持;呼吸衰竭发生后经常规氧疗无效者,采用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加镇静镇痛呼吸机治疗可避免气管切开;经口或经鼻插管时间长者给予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后的应用价值。对44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和4例常规机械通气脱机过度中,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常规通气前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脱机的过渡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常规机械通气前后BiPAP口/鼻罩式机械通气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探索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后的应用价值。对44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和4例常规机械通气脱机过度中,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常规通气前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脱机的过渡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 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58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其中经鼻插管33例,气管切开25例,以了解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的优越性.结果 经鼻插管33例,抢救成功31例,顺利脱机拔管,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3.93%,气管切开25例,抢救成功22例,顺利脱机拔管,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88%.结论 经鼻气管插管相对痛苦小,可反复进行,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反复发作者,另外根据结果显示经鼻气管插管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气管切开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在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后常规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性。方法:选取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41例,按常规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分为两组,其中气管插管组患者24例,气管切开组患者17例,两组患者均予Drager4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同时予原发疾病治疗、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等。观察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变化、人机对抗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气管切开较气管插管更能有效地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分压,且人机对抗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气管插管组。结论:对于术前合并异常肺功能的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时应积极行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采用有效抗生素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模式PSV+SIMV;待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PSV水平降至11-12cmH20之间,拔出COPD患者气管内插管,然后改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按照患者呼吸频率改变PSV水平,待病情平稳后可继续降低PSV水平,在9cmH,O后可停用呼吸机。观察组:36例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入院后均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待患者病情平稳,按照PSV方式脱机,PSV水平降低至5—8cmH,O时,进行拔管脱机。结果: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总通气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且VAP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NIPPV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严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脱机撤机成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患者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重症患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常需紧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而有创机械通气时建立人工气道是关键,常用的有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后期达到一定标准时可脱机或拔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但部分患者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一段时间后仍未达到脱机或序贯机械通气标准,而气管导管又不宜长时间留置(长期留置气管导管易引起二重感染及生物被膜形成,进而出现严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罩正压通气在常规机械通气前后的应用价值。对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经口或鼻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显示:常规通气前采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使部分病人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脱机的过渡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李运珍 《海南医学》2010,21(3):127-129
目的总结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1例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选择适时的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控制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19例3—6d病情基本控制,机械通气时间为5—22d,无并发症发生;1例因呼吸机依赖后进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25d后脱机;1例死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采取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切开与经鼻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及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或危重症监护室(ICU)需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年龄≥70岁)80例,按人工气道建立方式不同分为经鼻气管插管组(42例),气管切开组(38例),入选病例均接受专业、全面的护理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呼吸衰竭患者人工气道建立后即刻抢救成功率100%,气管切开组患者在防止痰痂堵塞管道、呼吸机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衰竭治愈及院内死亡率方面均优于经鼻气管插管组,在并发院内感染或二重感染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气管切开及经鼻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是抢救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相比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能使老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更易排出,减少气道堵塞,缩短呼吸机撤机时间及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各种原因所致呼吸衰竭患者14例为序贯通气组,先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根据病情在3~7 d内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选择同样病情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撤机。观察两组病例的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撤机成功率、住院死亡率等。结果序贯通气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基础情况匹配良好(P均〉0.05)。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uemonia,VAP)发生率、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不仅可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cute exacerbation,AECOPD),对重症肺炎等其他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胡瑞红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18-118,121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患者行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4例机械通气患者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选择适时的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控制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20例3-6d病情基本控制,机械通气时间为5~16d(平均8.5d),无并发症发生;2例因呼吸机依赖后进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20d后脱机;2例死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采取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积极抗感染治疗,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13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意义、作用.方法 对给予机械通气的364例急危重症患者中,246例采用经口气管插管,56例经鼻气管插管,62例无创性通气.上机后进行心电、血气、血压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0.5h后进行血气分析,以后1h、4h、6h、12h分别监测1次,平稳后每6h 监测1次.脱机方式采用直接脱机或SIMV+PSV或PSV间歇方式脱机.结果 对给予机械通气的364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脱机,脱机成功234例,病情好转.死亡45例.其中死亡率最高的为重型颅脑外伤和脑干出血患者,均100%死亡,10例放弃治疗.结论 有效的机械通气对指导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意义、作用。方法对给予机械通气的364例急危重症患者中,246例采用经口气管插管,56例经鼻气管插管,62例无创性通气。上机后进行心电、血气、血压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0.5h后进行血气分析,以后1h、4h、6h、12h分别监测1次,平稳后每6h监测1次。脱机方式采用直接脱机或SIMV+PSV或PSV间歇方式脱机。结果对给予机械通气的364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脱机,脱机成功234例,病情好转。死亡45例。其中死亡率最高的为重型颅脑外伤和脑干出血患者,均100%死亡,10例放弃治疗。结论有效的机械通气对指导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20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利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20例呼吸衰竭患者,并进行临床和护理观察。结果20例呼吸衰竭患者中,15例呼吸因难症状明显改善,好转出院;3例呼吸困难轻微改善,而后病情继续恶化,其中2例行气管插管,1例气管切开,好转后出院;2例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效率、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