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观察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性表现,对132只眼的高度近视患者行眼底FFA检查分析。结果,根据FFA表现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可分为6种类型:①漆样裂纹性黄斑病变,42只眼,约31.8%。②新生血管性高度近视眼黄斑病变,37只眼,约28%。③漆样裂纹性黄斑出血,19只眼,约14.4%。④高度近视性Fuchs斑,14只眼,约10.6%。⑤高度近视性黄斑萎缩,14只眼,约10.6%。⑥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6只眼,约4.5%。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呈现复杂多样的病变特征,根据近视眼黄斑病变的FFA检查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变性质,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眼底血管造影表现;病灶类型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对病理性近视68例(97只眼)眼底彩色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其中43只眼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单纯黄斑出血8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20只眼;黄斑区萎缩7只眼;Fuchs斑18只眼;黄斑裂孔2只眼;漆裂纹58只眼;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05约占病理性近视29%,矫正视力低于0.3约占病理性近视47%。结论:病理性近视FFA和ICGA检查有助明确黄斑病变类型,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是引起盲目和低视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全阈值静态中心视野损害与屈光度、眼轴、年龄及后极部眼底病变间的关系。方法应用DICON TKS-5000型自动视野分析仪对36例(70眼)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全阈值静态中心300视野检查并观察其眼底后极部改变,同时以低中度近视作为对照。结果高度近视眼呈现各种形态的视野改变,70眼中61眼(87.1%)视野异常,其中42眼(60%)生理盲点扩大,黄斑中心相对暗点40眼(57.1%),弥漫性损害18眼(25.7%),视野损害以颞侧明显。视野改变的形态、程度与眼底后极部改变的形态不完全对应。高度近视眼黄斑中心相对暗点出现早于眼底镜下黄斑部病变。结论高度近视中心视野损害与屈光度、眼轴、年龄及后极部眼底改变有关,高度近视视野改变早于眼底镜下眼底改变。全阈值静态中心视野检查对高度近视的诊断及全面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所患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表现.方法:对37例确诊为AIDS患者进行临床视力、眼底及FFA检查.结果:10例(20眼,27.0%)未发现异常,27例(41眼,55.4%)合并CMV性视网膜炎,其中单眼发病13例,双眼发病14例.FFA发现最多为视网膜血管炎38眼(92.7%),其次视盘水肿18眼(43.9%)、黄斑水肿11眼(26.8%)、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8眼(19.5%),视网膜萎缩灶7眼(17.1%),视网膜增殖性改变5眼(12.2%)等.结论:FFA对于CMV性视网膜炎所表现的视网膜血管炎、视盘水肿、黄斑水肿、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在鉴别诊断中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眼的微视野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眼的微视野检查特征。方法:应用MP-1微视野计对无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眼组[16例,32眼。又分度数(Ⅰ~Ⅲ)组,眼底(Ⅰ~Ⅱ型)组及弧型斑面积(小于1 DD和≥1 DD)组]和正常对照组(30例,60眼)进行检测。结果:无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眼组均为中心固视,其中4眼固视相对不稳定;度数Ⅲ组(≥-10 D)与其他组及正常对照组比,2°和4°固视率及后极部20°视野范围的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均明显下降(P<0.05)。眼底分型Ⅱ组与Ⅰ组及正常对照组比,2°和4°固视率及MS均明显下降(P<0.05),正常对照眼均为中心固视且固视稳定。结论:MP-1微视野计可有效评价无黄斑病变高度近视眼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形态学改变的特征。方法:对67例(90眼)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患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必要时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结果:病理性近视性黄斑病变的常见表现有表现8种类型:(1)漆裂纹性黄斑病变:12例18眼,占20%;(2)黄斑前膜性黄斑病变:6例9眼,占10%;(3)Fuchs斑性黄斑病变:5例8眼,占8.9%;(4)黄斑出血性黄斑病变:22例28眼,占31.1%;(5)黄斑萎缩性黄斑病变:9例14眼,占15.6%;(6)黄斑劈裂性黄斑病变:6例6眼,占6.7%;(7)黄斑裂孔性视网膜病变:4例4眼,占4.4%;(8)视网膜脱离性黄斑病变:3例3眼,占2.7%。结论:OCT能直观、清晰地显示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形态;FFA能更准确地确定病变的性质,推测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9,(8):1017-1020
目的:探讨病理性近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黄斑部病变与年龄、眼轴、屈光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高度近视患者均进行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诊断验光确定屈光度及最佳矫正视力,应用IOL-Master测定眼轴长度,并散瞳行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及眼底血管造影检查(FFA)。根据OCT及FFA结果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等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OCT及FFA对患者眼底黄斑病变进行分型,将眼底病变分为豹纹状眼底、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出血、局灶性脉络膜萎缩及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其中10~30岁年龄组豹纹状眼底所占比例61.76%,显著高于其余几种类型眼底病变,随年龄增加>50岁年龄组,脉络膜萎缩比例逐渐增多(4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眼轴长度分组,<30 mm组,以豹纹状眼底占比最高48.39%,>32 mm组,以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占比最高(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屈光度分组,屈光度越小,-6~-10 D组,豹纹状眼底改变占比越高(76.92%),屈光度越高,脉络膜萎缩越明显,-20 D以上屈光度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型黄斑病变比例高达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近视呈豹纹状眼底改变者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类型眼底病变,特别是弥漫性脉络膜萎缩型(P<0.05);弥漫性脉络膜萎缩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其他几种类型病变(P<0.05)。结论:眼轴越长、年龄越大、屈光度越大发生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几率越高。同时不同年龄、眼轴长度以及屈光度所易发生的黄斑病变类型不尽相同。OCT及FFA检查对明确不同类型黄斑病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Zeiss FF450眼底荧光造影摄像机对老年性黄斑变性(SMD)进行FFA检查,并结合临床其他检查进行分析.结果:SMD 41例(53眼)中,萎缩型39眼(73.58%),渗出型14眼(26.42%).萎缩型表现均为点状或斑驳样透见荧光,未见荧光素渗漏.渗出型早期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CNV),晚期大量荧光素渗漏,周围有出血者则表现为荧光遮蔽.结论:对SMD患者早期应用FFA检查有助于发现CNV,并显示其范围和部位,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底并发症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的表现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门诊就诊的超高度近视患者选择67例(134只眼),进行眼底FFA检查及眼科验光、眼轴长度测定,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34只眼中110只眼出现相关并发症,其中随屈光度数增加,眼底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发生改变;随眼轴长度的增加,眼底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程度加重.结论:超高度近视眼底并发症较一般近视眼底并发症发生率高、程度重且与屈光度数、眼轴长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病理改变.方法采用Zeiss OCT 3 A黄斑区扫描程序,对观察组21例36只眼,以视物变形、变暗,复视,近期视力下降为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以及对照组11例21只眼为无主诉症状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病例的眼轴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主诉症状组:主要表现为黄斑裂孔2例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3例4只眼,视网膜前膜2例2只眼,视网膜劈裂2例3只眼,黄斑区视网膜浅脱(局限性色素上皮脱离和局限性神经上皮层脱离)5例7只眼,黄斑区CNV4例6只眼,视网膜玻璃体黏连2例2只眼,眼底后极部OCT扫描异常率为86.3%,未发现异常者2例4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矫正视力与黄斑区异常OCT表现直接相关.而FFA检查未发现异常改变者为14例22只眼,异常率仅为26.3%.无主诉症状组:仅有1例1只眼见黄斑颞侧视网膜前膜.结论建议对高度近视患者定期采用OCT检测将有助于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选择手术方式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对LASIK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有效性。方法对162例(318只眼)屈光度在-6.00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对其中38例(76只眼)进行了FFA和ICGA,并就患者高度近视程度、眼底病变程度与患者手术后视力、眼底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所有患者(318只眼)都接受了LASIK手术治疗。手术前检查发现有13只眼(4.09%)周边视网膜变性及微小裂孔,有21只眼(6.60%)脉络膜新生血管,其中5只眼(1.57%)FFA检查阴性而ICGA检查阳性。都先进行了眼底激光治疗;手术后1年内有2只眼(0.63%)出现新生血管,有36只眼(11.32%)出现了黄斑水肿,有9只眼(2.83%)出现了眼底出血,有2只眼(0.63%)出现了视网膜脱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②手术后超高度近视组的矫正视力低于普通高度近视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3.68,P〈0.05)。③手术前及手术后较严重眼底病变组的矫正视力均低于普通眼底病变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手术前=2.28,t手术后=2.46,P〈0.05)。④手术后1年内较严重眼底病变组出现的眼底并发症多于普通眼底病变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7.78,P〈0.01)。结论对高度近视眼行LASIK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其高度近视程度和眼底病变程度会影响手术疗效,手术前应做详尽的眼底检查及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必要时可行FFA和ICGA检查及预防性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12.
对行LASIK术治疗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底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方法:所有高度近视眼行LASIK术后患者864眼,术后1周、1月、3月、6月定期行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详细的眼底三面镜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眼底黄斑出血发病率为0.46%,最易发生在LASIK术后3个月以内,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异,一般发生在-15.0—-25.0D左右。眼底出血的发生将严重影响术后视力。结论:虽然LASIK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结果令人鼓舞。但术后仍然可产生或伴随一定的眼底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恢复。LASIK术本身是否作为一诱因导致眼底并发症的产生,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血循环特征.方法利用TOPCON 50IA眼底荧光照相系统分别对25例44只高度近视眼、16例20只中低度近视眼和19例24只眼正常组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将各组主照眼早期脉络膜荧光充盈时间、脉络膜血管荧光充盈情况进行比较,以及对高度近视组脉络膜异常荧光形态和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灌注与矫正视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度近视眼脉络膜早期荧光充盈时间和黄斑区脉络膜荧光充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4只高度近视眼中有32眼黄斑区局限性和广泛性脉络膜充盈不良,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荧光充盈程度与矫正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CGA可清楚显示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血流灌注,有助于研究活体高度近视眼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14.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41例58例眼老年性黄斑变性(SMD),干性SMD39眼(67.2%),湿性SMD19眼(32.8%)。造影前仅29.3%能确诊,而70.7%为漏诊或误诊,其主要原因为缺乏SMD眼底表现出FFA的比较分析,本文介绍干湿性SMD眼底表现及FFA的特征,并讨论了FFA在SMD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灶性脉络膜炎(MC)的临床特征,指导诊疗。方法:总结了经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IC-GA)确诊为MC10例患者13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近视者9例女性占8例。眼底表现均在后极部网膜上散在分布多个或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灰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病灶,有3只眼伴发了黄斑部新生血管膜(CNV)。荧光造影显示病灶早期低荧光,后期高荧光或荧光渗漏。结论:MC少见且易复发、多见于患有近视的年轻女性。应详细分析临床表现及血管造影特征,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定性定量全面准确分析钝挫伤引起的黄斑水肿,以期早期发现黄斑水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方法:对42例50眼拟诊为黄斑水肿患者在同1天分别由同1名操作熟练的医生分别进行Zeiss-Visucam型眼底荧光造影仪和Zeiss-Stratus-TM-3000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观察造影显影情况、分析总结扫描图像特征,计算出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值。结果:经FFA检查可见荧光渗漏者13眼(26%),可见透见荧光者16眼(32%),荧光无异常者21眼(42%);用OCT3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增厚者37眼(74%),变薄者3眼(6%),厚度在正常范围者10眼(20%);黄斑厚度地形图颜色区域数值显示40眼有黄斑水肿,相应图像特征总结:神经上皮层不光滑、结构紊乱者16眼占40%,神经上皮层间水肿10眼占25%,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4眼占10%,网膜增厚、结构无明显变化10眼占25%,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值296±30um。结论:对于诊断钝挫伤引起的黄斑水肿,OCT检查敏感性高于FFA,只有OCT3与FFA检查相互印证,取长补短,才能定性定量全面准确评估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及愈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探究影响其术后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浠水县人民医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85例(92眼),依据WHO 2003《盲及视力损害分类标准》,将术后100 d最佳矫正视力<0.3 D的患眼设为视力损伤组,其余设为视力正常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近视时间、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度、角膜散光度、后巩膜葡萄肿、黄斑病、玻璃体后脱离、术后并发症,术后15 d、100 d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和黄斑区检查等情况,对单因素得到的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5 d裸眼视力,58眼(63.04%)<0.3 D,34眼(36.96%)≥0.3 D;最佳矫正视力,44眼(47.83%)<0.3 D,48眼(52.17%)≥0.3 D。术后100 d裸眼视力,42眼(45.65%)<0.3 D,50眼(54.35%)≥0.3 D;最佳矫正视力,30眼(32.61%)<0.3 D,62眼(67.39%)≥0.3 D。至随访结束,出现6眼晶状体后囊膜Ⅰ级(Odrich分级)浑浊,给予YAG激光治疗后均可见眼底;92眼术后眼底和黄斑区检查发现均有高度近似眼底变化,其中32眼黄斑病变,15眼漆裂纹,12眼Fuchs斑,8眼裂孔,8眼脉络膜新生血管,7眼劈裂,4眼前膜,1眼出血。单因数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近视时间、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后巩膜葡萄肿、黄斑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玻璃体后脱离、角膜屈光度、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以上可疑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眼轴长度(≥30 mm)、角膜散光度(≥1.30 D)、合并后巩膜葡萄肿、合并黄斑病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眼轴长度≥30 mm、角膜散光度≥1.30 D、合并后巩膜葡萄肿、合并黄斑病均能降低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疗效,治疗中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视神经炎是导致视觉损害的一种常见重要眼病。其中典型性视神经炎与多发性硬化相关联,在急性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有助于加快视力的恢复,并能降低多发性硬化发生的风险。非典型性视神经炎常与中枢神经系统非多发性硬化炎症性疾病有关,该类病人需依靠及时的免疫抑制疗法以促进视力的改善。然而,全身应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即使在短时间内应用,具有较大毒副作用;此外,视神经炎治疗中有时使用的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在治疗前明确球后视神经炎诊断是尤为重要的。由于球后视神经炎患者在发病初期眼底表现正常,临床医生时常将眼底表现正常或有微小改变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回顾分析曾被误诊为球后视神经炎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结果发现误诊为视神经疾病的视网膜或黄斑疾病主要病变有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隐匿性黄斑营养不良、视锥和视锥-视杆细胞营养不良、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和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等,这些疾病与球后视神经炎存在一些相似的临床特征,也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单眼或双眼急性或进行性视功能损伤,眼底表现正常或改变轻微,视野和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等。这些视网膜或黄斑疾病往往不需激素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当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仅给患者带来全身毒副作用,而无治疗效果。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主要通过视网膜形态及功能学检查方法进行判断。因此,临床诊疗中,明确球后视神经炎诊断前,进行相关的视网膜形态与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58眼wet-AMD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CT)及彩色眼底照相图片,观察不同类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征,分析其与FFA的相关性。结果 49例58眼中,有40眼(69.9%)表现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2眼(20.7%)表现为隐匿型CNV,6眼(10.3%)表现为混合型CNV。典型性中有35眼(87.5%)仅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28眼(70.0%)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外缘环绕高荧光晕轮。隐匿型中10例(83.33%)表现为多发斑驳样点状低荧灶,1例相对背景荧光无明显改变,1例表现为病灶区局限性高荧灶。混合型中6眼(100%)同时表现片状低和高荧光区周围围绕多个点片状高荧点。结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形态复杂多样,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自发荧光特点。其中,典型性CNV患者大多表现为病灶区显著低荧光,且在低荧的病灶外缘常伴有异常增强的荧光,提示病灶外缘的RPE细胞活跃,代偿性增生。隐匿性CNV则表现为病灶区斑驳样点状的低荧灶,其中夹杂有高荧点。混合型CNV则结合了上述两种类型的自发荧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