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力  刘聃 《山东医药》2011,51(20):73-74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128例宫颈癌筛查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的检测,以细胞学、组织病理学不同级别分组,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hTERC基因的表达。结果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均增加(P〈0.01)。hTERC基因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Ⅱ/Ⅲ级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75%、85.42%、89.39%和66.13%。hTERC基因的表达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rs=0.794,P〈0.05)。结论 h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生物遗传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人类染色体末端酶(hTERC)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宫颈病变筛查者共84例,治疗前获取宫颈脱落细胞,一部分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CT)、一部分行hTERC基因检测.结果 病理诊断为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状细胞癌(SCC)者分别为22、13、17、13例,其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6.36%、76.92%、82.35%和92.31%;LCT检测正常的9例及病理检查正常的10例中,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均阴性;CIN与正常者的hTERC基因阳性率相比,P<0.05;高度宫颈病变(CINⅡ、CINⅢ、SCC)者与低度病变(CINⅠ)者hTERC基因阳性率相比,P<0.05.LCT联合hTERC基因检测筛查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88.37%)与单纯LCT的检出率(48.84%)相比,P<0.05.结论 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检测能够准确诊断宫颈病变, LCT联合hTERC基因检测能够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端粒酶RNA(hTERC)基因在不同类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11月该院102例妇科门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宫颈组织液基细胞检测、hTERC基因检测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比较不同病变类型、不同组织类型、存在或不存在HPV感染者宫颈脱落细胞的hTERC基因阳性率。结果 102例对象hTERC基因阳性52例(51.0%),HPV阳性者66例(64.7%),鳞状上皮细胞病变(NILM)级30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级21例、低级别鳞状细胞病变(LSIL)级9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级26例、SCCA级2例、ASC-H级14例和AGC级0例;随着宫颈脱落细胞病变程度越高,其hTERC基因阳性率越高(χ2=60.673,P=0.000);不同细胞学等级间的hTERC基因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40.617,P=0.000);HPV感染阳性组的hTERC基因阳性率〔45例(68.2%)〕高于阴性组〔7例(19.4%)〕(χ2=20.234,P=0.013)。结论 hTERC基因在不同类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通过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可早期筛查宫颈癌。  相似文献   

4.
练玲芝  惠京  汤捷 《山东医药》2011,51(15):28-30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C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鉴别宫颈未成熟鳞状上皮化生(ISM)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GSIL)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二步法检测Ki-67和CK7、CK10/13、CK17在ISM和HGSIL中的表达情况,并以正常宫颈鳞状上皮(NSE)做对照。结果 CK7、CK17、Ki67在HGSIL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ISM(P均=0.000),CK10/13在HGSIL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ISM(P=0.000)。结论 CK7、CK10/13、CK17和Ki-67的联合检测有助于ISM和HGSIL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金海涛  刘秀荣  郭晓 《山东医药》2008,48(41):75-7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1例宫颈癌(UCC)、3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例宫颈炎标本中P16INK4A表达情况.发现P16INK4A在上述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100.00%、74.19%、30.00%,且其表达与UCC病理分级和肌层浸润程度有关.提示P16INK4A的检测可提高对宫颈癌前变及UCC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卓 《山东医药》2010,50(26):37-37
目的观察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宫颈癌、2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OX-2。结果 COX-2在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在CIN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0%(11/25),在宫颈癌中为82.2%(37/45),三者相比,P均〈0.01。G1级宫颈癌CO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G2、G3级(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CIN分级宫颈病变组织中 hTERC基因表达情况,探讨 hTERC基因表达异常与宫颈病变CIN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方法)检测150例宫颈病变患者(其中CIN Ⅰ级30例、CINⅡ级30例、CIN Ⅲ级30例、宫颈癌60例)以及30例因良性病变切除子宫患者宫颈组织内的hTERC基因表达情况。分析hTERC基因表达情况与宫颈病变患者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预后的关系。结果随宫颈病变CIN级别加重,hTERC 基因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宫颈癌组织中hTERC基因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 P>0.05)宫颈癌组织中hTERC基因表达阳性者与hTERC基因表达阴性者5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ERC基因在各级CIN和宫须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采用FISH方法检测宫颈组织h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有助于宫颈病变筛查。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与不同期别的CIN间CD44v6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无关。认为CD44v6在CIN的分化、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早期诊断和评估CIN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突变型p53、Ki67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媛媛  朱艳 《山东医药》2010,50(48):98-99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与Ki67作为宫颈病变早期生物学标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53、Ki67的表达。结果 p53和Ki67在慢性宫颈炎中的表达率低于CIN、宫颈鳞癌(P〈0.01);CINⅠ、CINⅡ与CINⅢ、宫颈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INⅢ与宫颈癌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53、Ki67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结论突变型p53、Ki67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两者协同检测有可能成为筛选高危人群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18以及人端粒酶基因(hTER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CIN和CC患者各30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宫颈正常30例病理标本作为对照.分别采用PCR和TRAP-PCR技术,对所有样本宫颈组织中hTERC和HPV16/18的感染和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利用SPSS17.0软件,运用Logistic分析各组HPV 16/18和hTERC的感染和表达与宫颈病变的关联性.结果 ICC和CIN组HPV-16/18和hTERC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P<0.05),而ICC组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CIN组(P<0.05);CINⅢ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极显著高于CINⅡ和CINⅠ组(P<0.05),CINⅡHPV16/18和hTERC阳性感染率极显著高于CIN Ⅰ组(P<0.05);ICC和CINⅢ与HPV16/18和hTERC阳性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正常宫颈组织与HPV16/18和hTERC阳性不存在关联性(P>0.05).结论 HPV16/18感染和hTERC的表达在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CC宫颈组织病变有密切的关联性,两者联合检测是宫颈CIN早期筛查的理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町希  乔玉环  郭瑞霞 《山东医药》2009,49(15):115-116
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hTERC)由Feng等^[1]于1995年首次从肾癌293细胞系cDNA文库中筛选出。hTERC是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的模板,是端粒酶活性必需的核心组分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宫颈细胞由非典型性发育异常向宫颈癌转变过程中,几乎均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扩增,其中所涉及最重要的基因可能为hTERC基因。现对hTERC基因在宫颈癌及其他妇科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与不同期别的CIN间CD44v6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无关.认为CD44v6在CIN的分化、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早期诊断和评估CIN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把随访周期从3个月降为1个月,对细胞学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且1个月仍未来院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缩短随访时间前后HSIL患者复诊率变化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检出率的变化,评价随访的作用.发现随访周期为3个月的复诊率为75%,周期为1个月复诊率为89%.认为重视和建立严格的追踪随访管理机制,有助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华 《山东医药》2011,51(8):92-9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3例患者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结果 363例标本中,HPV感染阳性191例,占52.6%。宫颈炎组HPV感染率为27.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为66.2%,CINⅡ级为71.0%,CINⅢ级为86.0%,宫颈癌组感染率为100%,HPV感染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P=0.000)。在191例感染者中,HPV的主要基因型依次为HPV-16、HPV-58、HPV-33、HPV-18、HPV-31和HPV-11。CIN组的多重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组(P=0.001)。结论 HPV感染及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洪涛  彭艳丽  张毅  李宁 《山东医药》2008,48(11):45-46
对1 764例妇女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判断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价值.结果 显示,阴道镜检查诊断CIN及子宫颈癌的总灵敏度为69.7%、特异度为70.1%、阳性预测值为73.8%、阴性预测值为65.8%、假阳性率为26.2%、假阴性率为34.2%.其中,诊断子宫颈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6%和98.9%.认为阴道镜检查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手段,但应配合阴道镜直视下活检以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CD147在3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观察组)中的表达水平,并与其在17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对照组)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IN组MMP-2、CD147均呈阳性表达,随级别增加其表达水平增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证实MMP-2、CD147耵在CIN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级别呈正相关;二者水平可作为判断CIN病情、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各级宫颈CIN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CIN病理学及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45例经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进行检查,检测各级宫颈组织中P53表达水平,以正常宫颈上皮15例作为对照。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上皮内瘤样病变分别为0.00%、40.00%,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在各分级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38.89%,47.06%。结论说明P53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发生,在各组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电圈环切术诊治宫颈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刘霞  郭彩霞  何国蓓 《山东医药》2005,45(33):49-50
对阴道镜下定点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病变的85例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治疗.结果表明,LEEP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尤其适用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19.
冯姝  瞿全新 《山东医药》2013,53(7):34-36
目的 观察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CC)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ABC)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及105例CIN、66例宫颈癌(CC)组织中JNK和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阳性表达率与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JNK蛋白在NCE、CIN及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5.7%、75.8%,三者两两相比,P均<0.05;STAT3蛋白在NCE、CIN及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8.6%、83.3%,三者两两相比,P均<0.05.JNK、STAT3蛋白阳性表达均与CC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其中低分化癌组织JNK、STA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织(P<0.005,x2=12.08、12.61).结论 JNK、STAT3蛋白在CIN及CC组织中的表达增加,与CC发生、发展及分化有关;检测两者表达可作为判断CC患者预后不良的客观指标及指导个体化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2009年5月旬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9例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定位活检明确诊断为CINⅠ~Ⅲ级的患者LEEP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LEEP治疗后定期复查,截至目前均无复发;术后出现创面出血占1.2%,月经提前占11.5%,子宫不正常出血占1.9%,宫腔积液占3.0%。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损伤小,安全可靠,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处理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