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间对56例肝门部胆管癌诊疗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应用B超及MR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诊断率100%.5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5例,内、外引流术23例,均于术后2~15个月死亡.切除术28例(50.0%),行根治性切除24例(42.9%).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姑息性切除4例,中住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 超声检查联合MRCP能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诊断及评判手术切除有重要价值;根治性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方式的改进   总被引:51,自引:3,他引:48  
目的 规范肝门部胆管癌整块或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改进和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1986年至1999年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157例资料。结果 总手术切除率为67.5%(106/157),根治性切除率为37.6%(59/157)。近3年对54例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切除率为74%(41/54),根治性切除率为43%(23/54);随访年存活率:根治性切除组为57%(13/23),姑息性切除组为41%(7/17),未切除组为7%(1/14)。结论 术中病理诊断是选择根治性切除术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4年间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I型癌肿切除率最高,Ⅳ型癌肿切除率最低。结果本组52例肝门部胆管癌中,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肝肾功能衰竭,余50例中31例术后获得随访,失访19例,随访率为62%。结论疑似或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应早期积极手术探查,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切除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5月至2006年4月9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首诊原因为进行性无痛性黄疸85例.根治性切除29例,姑息性切除26例,胆管引流42例.总手术切除率为57%(55/97).根治性切除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67/97)、31%(30/97)、21%(20/97),姑息性切除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11/26)、23%(6/26).引流的患者生存时间均<12个月.结论 要重视无黄疸患者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为保证治疗的根治性可适当扩大联合脏器切除的范围,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术前均明确诊断。B超诊断符合率为69.9%。根治性切除15例,近期效果良好;各种胆管内外引流术43例,37例获缓解,手术后死亡6例;剖腹探查或肝动脉插管化疗15例,术后短期内病情无变化。获根治性切除15例中,11例得到随访,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20.0%,无5年生存者。其他各种术式的生存时间无超过9个月者。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仍困难,联合应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B超为首选检查方法。目前根治性切除率仍较低,肝方叶切除对最后选定手术方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根治性切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根治性切除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术前均明确诊断。根治性切除45例,手术死亡5例(11.1%),胆漏5例(11.1%),其中2例并膈下脓肿,均经引流或再次手术引流治愈,右胸腔积液4例(8.9%),均经保守治疗治愈,切口裂开3例(6.7%),经再次缝合治愈。本组45例中,有36例(90.0%)获得随访,1,3年生存率,分别为91.7%,36.1%,无5年生存者。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联合应用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组根治性切除率仍较低,术后易复发和转移,鲜有长期生存者,手术死亡率仍较高。说明手术切除和清扫范围不够,手术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肝叶部分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有34例行肿瘤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15例,右半肝切除8例,左半肝切除3例,左半肝切除联合尾叶切除4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尾叶切除1例,方叶切除3例,总体手术切除率为81%.其中25例根治性切除,包括8例局部切除,及17例联合肝叶部分切除,根治性切除率为60%.根治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28个月,姑息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14个月,根治性切除术的1年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73%,4年生存率28%,姑息性手术1年生存率为57%,2年生存率27%.结论根治性切除的生存率比姑息性手术显著提高,联合肝叶部分切除能明显提高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8.
手术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年因肝门部胆管癌行手术切除的8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83例手术切除病人中行根治性切除(R0)31例,非根治切除52例(R1,R2),术后出现并发症29例,死亡5例.根治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2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3.3%和25.9%,明显优于非根治性切除组(P<0.05),近5年本院根治性切除率达44.8%,中位生存期18.7个月,疗效明显提高(P<0.05),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术中行切缘冰冻病理检查、联合肝切除等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根治性切除可更好延长病人生存期,使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16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 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162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100%(86/86).16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12例,内、外引流术56例,均于术后2~15个月死亡.切除术94例,手术切除率为58%(94/162),行根治性切除62例(17例联合肝动脉重建),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姑息性切除32例,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能较准确地评价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手术可切除性.根治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重要措施;肝动脉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手术方法,改进和提高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对157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男104例,女53例,平均年龄51.4岁(17-75岁)。结果 总手术切除率67.5%(106/157),根治性切除率37.6%(59/157)。根治性切除组与姑息性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7%、23.3%、13.4%;61.5%、3.8%、0%。结论 术中病理诊断是选择根治性切除术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改进术式为:①先自肝门部横切开近端肝胆管;②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的门静脉骨骼化;③肝胆管空肠吻合后不放置内支撑引流管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87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资料。结果:87例患者中,肝门胆管癌58例,胆总管下端癌29例,患者均以黄疸为主要表现;56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肝门胆管癌33例(56.9%,33/58),胆总管下端癌23例(79.3%,23/29),其余患者行姑息性减黄治疗或未予治疗。肝门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2%、35.1%、27.0%;AJCC分期和淋巴转移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AJCC分期、淋巴转移、肝脏侵犯是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胆总管下端癌患者术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91.6%、54.2%、37.5%;影响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AJCC分期(均P0.05)。肝门胆管癌与胆总管下端癌患者间,全部患者的总生存期、根治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期与无瘤生存期及非根治术治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不同位置的肝外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均是有效治疗方式,AJCC分期系统可有效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方式。方法 对近6年来收治的3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的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手术治疗的病例中,行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5例,总切除率为38.7%。行各种引流术17例,包括外引流2例,内引流15例,占总数的54.8%。探查术2例,占总数的6.5%。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尽管有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风险大等,但即使姑息性切除,甚至引流术也可有效解除黄疸、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40例肝门部胆管癌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方法并确定该病的可治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资料,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18例,非根治性手术22例。结果肝门部胆管癌早期无特异症状,误诊率高。行根治性切除术者围术期死亡1例。两组各失访2例,根治性切除术1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0(7~7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54.5%和25.0%;非根治性切除术20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4~4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7.7%,0。结论术前影像学检查准确的评价可切除性、术中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合理应用肝切除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问题。根治性切除术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的影响,并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至2005年2月间收治的11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7%、53.3%、20.0%。35例行非根治性切除术,其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7%、8.5%、2.9%。40例行姑息性手术引流,其6、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7.5%、20.0%、2.5%。22例行ERCP+支架治疗,其6个月的生存率为59.1%(无超过1年者)。术后生存期与是否行根治性手术、切缘残癌情况、肿瘤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有淋巴结转移时“就近转移”较常见。结论根治性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准确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努力提高手术切除率是外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初步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1个医疗组收治的20例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中行手术切除15例,切除率为75%。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10例,非根治性切除术5例;行左三肝+尾叶切除(右前右后肝管成形、肝管-空肠吻合+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行扩大右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左外左内肝管成形、肝管-空肠吻合+空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6例,行肝方叶切除(左外内、右前后肝管分别整形后行2个胆-肠吻合术)2例;其中2例因总胆红素>400 mmol/L而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和门静脉栓塞(PVE)后再手术,1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另1例行非根治性切除术。不能切除者5例,其中3例因发生肝脏及远处广泛转移,行术中PTCD,另2例因肿瘤侵犯门静脉左右支,行术中T管引流、联合术后PTCD。行手术切除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术后生存时间1~3年,平均1.5年;肿瘤未切除者生存3~6个月,平均4.2个月。本组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应精确评估,力争切除肿瘤,解除胆管梗阻;如不能一期切除则行PTCD和PVE,力争二期切除。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112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生存率的影响,并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至2005年2月间收治的11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其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7%、53.3%、20.0%。35例行非根治性切除术,其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5.7%、8.5%、2.9%。40例行姑息性手术引流,其6、12、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7.5%、20.0%、2.5%。22例行ERCP+支架治疗,其6个月的生存率为59.1%(无超过1年者)。术后生存期与是否行根治性手术、切缘残癌情况、肿瘤分期、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有淋巴结转移时“就近转移”较常见。结论根治性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准确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努力提高手术切除率是外科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动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计收治125例肝门部胆管癌,其中行肝动脉切除13例,对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行肝动脉切除13例中,同时合并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其中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10例,局部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1例,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扩大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各1例,肝动脉切除后未重建2例。术后胆肠吻合口漏4例,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12例病人术后随访4个月至6年,平均20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5年5个月。结论肝动脉切除重建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愈切除率,改善术后病人预后;肝脏大部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在中、重度黄疸病人须重建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8.
肝门部胆管癌192例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984年至1999年收治的19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MRCP对肝门部肿物显示率100%(44/44)。15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10例,内、外引流术88例,均于术后3-15个月死亡。切除术53例,全肝切除原位肝移植术2例。手术切除率为36.0%(55/153),行根治性切除38例,中位生存期为31个月,姑息性切除17例,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结论 MRCP可以确定肝门部胆管癌病变部位及范围。术中胆道切断端应行冰冻病理检查。经根治切除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对于BismuthⅢ型、Ⅳ型无肝外转移者,行全肝切除、肝移植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2月期间采取手术治疗的16例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中行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为81.3% (13/16).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R0切除)7例,非根治性切除术6例;行左半肝+尾叶切除+右肝管成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右半肝切除+尾叶切除+左肝管成形、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肝方叶切除及围肝门切除+胆管开口肝门区-空肠盆式吻合术7例;其中2例因总胆红素>400 μmm.l/L而先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后再手术.3例患者无法完成手术切除,其中2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左右支,1例术中发现肝脏多发转移瘤,3例均行肝内扩张胆管的术中置管引流术.所有患者的术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降低或恢复至正常,术后引流有效率为100%.1例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应力争切除肿瘤,解除胆管梗阻.对肝门区胆管解剖的熟知、娴熟的手术技巧和胆大心细的操作,有望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HYPOTHESIS: In operations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simultaneous extended hepatectomy and removal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s are considered curative resect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extended operations for stage IV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on survival is still unclear. DESIGN: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from 1981 to 2001.Patients and METHODS: Fifty-seven patients with stage IVA or IVB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were enrolled. Thirty-three of these patients underwent extended hepatectomy to achieve mac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surgical group). A self-expandable metallic biliary stent (EMBS) was implanted in 24 patients (EMBS group) in whom radical treatment was judged to be impossible.Main Outcome Measur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V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treated by means of extended operation or stenting. RESULTS: Survival was 25.7 +/- 40.9 months in the surgical group vs 6.5 +/- 5.8 months in the EMBS group (P =.03). In the surgical group, radical resection results were macroscop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successful in 21 patients (64%).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VB disease, survival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surgical and EMBS groups.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VA disease, radical extended hepatectomy should be performed after excluding patients who have extensive invasion of the hepatic artery or portal vein. However,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VB disease with carcinomatous peritonitis or distant metastasis, there is little possibility of achieving long-term survival with surgery, and stent implantation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