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影响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5例.以未行心脏震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 10 例作为对照组,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在 EGM-2-MV 培养基培养,并分析细胞形态和形成集落的数量,7 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分析和计数.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分化的内皮祖细胞.结果与结论:震波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形成细胞集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提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及向内皮细胞系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①对象:于2005-11/2006-10在泰山医学院聊城临床学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患者37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7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例。②方法: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进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通过集落形成试验、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计数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测定内皮祖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4例入选者血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其与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迁移和黏附能力有无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数是对照组的2.7倍,其迁移能力较其他3组升高(P<0.01),但其黏附能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及迁移能力较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升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及迁移、黏附能力均比对照组减低(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浓度与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迁移能力呈正相关,与循环内皮祖细胞黏附能力无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7d内)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引起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增多,迁移和黏附能力增强,这种变化可能与血浆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口服,10 mg/次,1次/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内皮素(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NO和ET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症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T血管造影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无症状冠心病住院患者为研究组(80例),同时按照随机数表法选取同期有症状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80例)。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的CT血管造影表现差异,包括粥样硬化的部位、所致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成分性质的差别。结果①两组年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研究组共发现150个斑块,对照组共发现140个斑块;③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斑块部位分布比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研究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的钙化斑块分别为36例和43例,非钙化分别为55例和49例,混合斑块分别为59例和48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⑤研究组和对照组冠心病在粥样硬化所致狭窄程度上,未见明显狭窄分别为0例和1例,轻微狭窄分别为27例和33例,轻度狭窄分别为49例和45例,中度狭窄分别为61例和49例,重度狭窄分别为13例和11例,闭塞分别为0例和1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症状冠心病患者与有症状冠心病患者相比,其发病年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相应斑块所致管腔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成分性质无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存活心肌的识别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观念认为心肌缺血造成的坏死符合以下规律:如果缺血程度轻、时间短,心肌无坏死,其收缩功能正常;如果缺血程度重、时间长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收缩功能消失,产生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近年来,随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深入,证明了由于心肌缺血发生的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以及缺血心肌有无再灌注或侧支循环血流供应 相似文献
6.
<正>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的首要病种[1],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对CHD患者,特别是推荐进行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的中和低验前概率患者[2],如何实现精确诊断是困扰临床的难题。随着影像设备的迭代、成像及后处理技术的进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不但可以为临床决策者提供清晰、准确的冠状动脉解剖学信息,还可以提供必要的功能学信息,是临床上检测CHD最常用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在CHD的筛查、诊断、决策和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影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快速发展,AI辅助影像软件也广泛应用于CCTA中,贯穿于CCTA检查的全流程。 相似文献
7.
8.
进修医生教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教授早在1844年,Bernard就在其生理学研究中将导管插入了动物的心脏,但是直到1929年,才由德国医生Forssmann开始尝试在临床上进行心导管检查的可能性。针对冠状动脉的介入性诊疗技术开始于1959年,1967年Judkins采用穿刺股动脉的方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使这一技术进一步完善并得以广泛推广应用。1977年德国医生Gruentzig在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于开胸体外循环状态下,完成了人类第1例冠状动脉成形术。1977年9月Gru-entzig在瑞士苏黎世,在局部麻醉下,经股动脉…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与血管紧张素Ⅱ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CHD)患者血清胰岛素与血管紧张素 ( Ang )及血脂间关系。方法对 5 7例 CHD( CHD组 )和 2 2例健康对照者 (对照组 )进行胰岛素、Ang 及血脂测定。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比较 ,胰岛素、Ang 、TG、L DH均高于对照组 ( P<0 .0 5 )。胰岛素与 Ang 及 TG成正相关 ( P<0 .0 5 ) ;CHD组内 ,单纯冠心病组 ( P-CHD)与 CHD并发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较 ,两组间胰岛素、Ang 及血脂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CHD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 ( IR)、Ang 及血脂异常与 IR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 CH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晓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4):93-9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常见危险因素不能解释所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些实验室新的危险因素如高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细胞因子、D-二聚体、脂蛋白等在CH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生理性缺血训练(PIT)对冠心病患者循环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分为训练组(n=10)和对照组(n=10),均应用3个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训练组患者同时进行3个月的PIT。PIT采用高强度静力性握拳诱导上肢肌肉最大等长收缩运动,造成短暂的骨骼肌生理性缺血;每次握拳持续1min,放松1min,重复10次为1组,每天4组,每周5d,训练3个月。3个月前、后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EPCs的数量,ELISA法检测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3个月前,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和VEGF浓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3个月PIT,训练组患者EPCs数量增加到(0.044±0.016)%,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15);VEGF浓度增加到(98.5±17.4)pg/ml,明显高于基线水平(P<0.01)。而对照组3个月前、后EPCs数量和VEGF浓度均没有显著改变(P>0.05)。对照组3个月后两指标均低于训练组3个月后的水平(P<0.05)。3个月后两组患者EPCs数量与VEGF浓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PIT可以增加冠心病患者循环EPCs的数量和VEGF的浓度,从而可能促进远隔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背景:体外震波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刺激近年来发现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目的:观察体外震波对创面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和新血管形成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治疗组、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和糖尿病组制作糖尿病慢性创面模型。建模后1d治疗组创面用体外震波处理,糖尿病组和对照组仅涂抹耦合液。观察创面的肉芽组织和新血管形成情况,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含量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糖尿病组比较,治疗组创面的闭合率增加。治疗后3d开始,治疗组创面内毛细血管数量比糖尿病组增多,肉芽组织相应增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含量和mRNA表达水平在3d和7d均降低,在7d出现下降。经体外震波治疗后,各时间段表达均增高,在14d出现下降。说明糖尿病创面局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量降低和高表达时段缩短是其难愈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外震波治疗可增加糖尿病创面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强度,延长其高表达的时间,从而促进创面内新血管形成,最终加快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冲击波干预兔骨不连模型后成骨细胞中VEGF的表达,初步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最佳干预时间。方法将46只造模成功的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组不行冲击波干预(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8、12周行冲击波干预治疗为B、C、D、E组(实验组)。干预后拍X线片、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1)X线测量A、B、C、D、E组治疗前后骨不连间隙分别缩小(0.006 1±0.010 5)mm、(0.459 9±0.055 0)mm、(0.422 9±0.069 7)mm、(0.373 2±0.093 3)mm、(0.264 4±0.151 3)mm,经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骨不连间隙改变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C、D、E组改变显著(P<0.05)。(2)组织学观察,干预后4周和6周时实验组由B到E组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活跃程度均有逐渐减弱趋势。(3)免疫组化方法显示,治疗组成骨细胞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同一时间段E组VEGF含量较B、C、D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SWT早期干预能影响成骨细胞中VEGF的表达,于术后2~8周之间开始治疗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的患者为CSF组,冠脉造影血流正常的患者20例为NCF组.以校正TIMI帧数>27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EPCs的分离培养,于第10天对EPCs进行鉴定,并于倒置像差显微镜下计数EPCs克隆形成单位,评估两组患者外周血EPCs水平的差异.结果:(1)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血脂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CSF组外周血EPCs水平较NCF组明显下降(11.2±2.9 vs.17.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1例冠心病患者和34名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并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及反搏后血清VEGF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冠心病患者血清VEGF含量(272±142)ng/L明显高于正常人(122±30)ng/L,P<0.001。在体外反搏治疗第一疗程末患者血中VEGF水平明显降低,但在随后的两个疗程中VEGF又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但仍低于反搏前水平。结论:本研究从VEGF的角度发现体外反搏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并对VEGF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发现的内皮祖细胞能够促进受损内皮愈合,因而假设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可能与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或活性有关。目的:对比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活性,验证上述假设。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5-03/2007-05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完成。对象: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的结果将来源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既往行冠脉支架置入的患者分为两组: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组(n=15)及未发生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对照组(n=17)。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到包被有人纤维连接蛋白的24孔培养板,7d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贴壁细胞摄取DiI-acLDL及结合FITC-UEA-Ⅰ的能力,双染色阳性的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d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计算内皮祖细胞的数量、通过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祖细胞增殖倍数、通过划痕试验定性观察内皮祖细胞的迁移数量以及通过黏附试验测定内皮祖细胞的黏附率。结果:再狭窄组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再狭窄组的内皮祖细胞增殖倍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组的内皮祖细胞迁移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之间的内皮祖细胞黏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的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增殖能力、迁移能力明显下降,说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可能与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和/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PBMC)中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相对数量的变化,探讨感染性休克和非休克患者外周血EPC变化的特点.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复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7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感染性休克患者12例、非休克患者15例,另选1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ICU非脓毒症患者10例作为ICU对照.Fi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PBMC,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BMC标记的CDl33,CIY34和血管内皮牛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的表达情况,计算祖细胞以及内皮祖细胞的相对数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祖细胞、EPC数量较少,分别占PBMC的0.25%.4-0.14%和0.09%.4-0.02%;ICU非脓毒症患者祖细胞和EPC数量分别占PBMC的0.38%.4-0.29%和0.12%.4-O.0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的变化(P>0.05);脓毒症非休克组患者外周血祖细胞、EPC的数量明显增加,分别占PBMC的0.57%±0.12%和0.22%±0.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外周血祖细胞和EPE的数量明显减少,分别占PBMC的0.20%.4-0.12%和0.04%±O.01%,与非休克组、ICU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