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忠影  高蕾  王军 《吉林中医药》2021,41(4):440-442
通过对《通俗伤寒论》补法内容的研究,包括疾病的病因、病机、每首方的源头及发展,并且对用药以及药物配伍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俞根初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对虚证及脏腑虚损诸证做了充分的补充,并加入温阳之剂;俞根初法遵仲景,丰富了滋补法;滋补法应滋阴、温阳并用,以调阴阳为根本,运用滋阴、温阳以达阴平阳秘,为临床提供了临证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俗伤寒论》(以下简称《通俗》)是清末浙江绍兴名医俞根初先生所著。俞氏勤求古训,博采众法,理论精深,又临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体会到《伤寒论》虽是外感病的专书,但所论述仅以风寒为主;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王士雄《温热经纬》只讨论了温(热)、湿二邪为主的证治,各有所偏。只有六淫合论,才能成为四时外感病之  相似文献   

3.
《通俗伤寒论》为清代一大名著,原著浙江名医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以六经理论统治外感热病,其六经方药体现“绍派伤寒”的辨证论治特色,其中不少俞氏经验方被收载于现行全国高等院校《方剂学》教材中,现将柴胡达原饮和解三焦之名方作一浅析,有利于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不仅是一部基本理论经典专著,更是一部临床经验宝典。本文从药物的性味,七情、组成、治法,药物的重复率,方剂的重复率以及顾护津液,保护胃气等方面探索《伤寒论》在祖国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方剂学和治疗学的影响。使之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5.
孙立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655-656
对清、下、和、补四种治法在《温病学》教材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继承关系及温病学治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伤寒论》与温病学治法发展关系来看,温病学主要继承并发扬了《伤寒论》中清、下、和、补等四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汉代张仲景所写的中医经典临床著作,其组方精炼,疗效显著。前人曾比喻中医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因此小方具有研究意义。《伤寒论》中小方的具体治法有和法、寒法、温法、汗法、吐法和下法。作者根据小方治法的不同,对比、总结《伤寒论》中的小方条文、药性、组方分析及临床应用,有助于学习仲景组方思路,使临床应用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7.
俞根初为清代绍兴著名医家,一生忙于诊务,由临证所悟而成的《通俗伤寒论》被誉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俞根初将《伤寒论》通俗化,使我们学习应用伤寒更为便利;以六经钤百病,临床诊治化繁为简、纲举目张;重视目诊,同时又集腹诊之大成;古方、新方应用别具一格,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重视瘥后调理,促进疾病痊愈且预防复发;在《伤寒论》基础上引申发挥,但始终围绕疾病诊治。  相似文献   

8.
<正> 上溯明清,下逮民国三百多年,由于仲景学说不断发展,绍兴以治伤寒著名者不乏其人,在仲景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流派,这就是“绍派伤寒”。集其大成者为绍兴陶里俞根初先生,他著《通俗伤寒论》一书(此书无印行本,现通行本为徐荣斋重订的《重订通俗伤寒论》),奠定了绍派伤寒的学术理论体系。该书业经何廉臣勘校、曹炳章补苴、徐荣斋重订,现今通行本为《重订通俗伤寒论》,此书被推为“四时感证之  相似文献   

9.
俞根初 ,清初著名伤寒医家 ,绍派医学的杰出代表 ,著有《通俗伤寒论》。全书共十二卷 ,论伤寒也治杂病 ,所论精当 ,切合临床。何廉臣在后序中指出 :“其辨析诸症 ,颇为明晰 ,其条列治法 ,温寒互用 ,补泻兼施 ,亦无偏主一格之弊 ,方方切用 ,法法通灵”。是书后经徐荣斋氏重订 ,名曰《重订通俗伤寒论》。俞氏认为凡伤寒转属阳明之后 ,“无论风寒暑湿 ,所感不同 ,同归火化”(《六经总诀》)。“伤寒一证 ,传变颇多 ,不越火化水化水火合化三端 ,从火化者 ,多少阳相火证 ,阳明燥热证 ,厥阴风热证。”(《伤寒本证》)。并认为浙江一带患伤寒者 ,火化…  相似文献   

10.
张宏瑛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1):793-794
俞根初(1734-1799年),名肇源,清代名医,"绍派伤寒"的创始人.俞氏在《通俗伤寒论》一书中,从广义伤寒立论,以仲景六经辨证为本,融气化学说于六经辨证之内,全面论述四时外感病的辨证治疗规律,且在仲景《伤寒论》伤寒阳明证治的基础上多有引申发挥,其主要体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和法"是八法中最具特色,却又备受争议的治法,和法乃法外之法,其内涵与外延至今尚无定论。而《伤寒论》之"和法"基于表里、阴阳、水火、虚实,其立义之高,使汗、吐、下等治疗大法难以与之相提并论。《伤寒论》涉猎之经方,对号入座绝非张仲景本义,因其味少功专,更重要在于医圣昭示其中之证治法度,用伤寒经方理法架构临床疾病各个层面,以达到里病出表、阴病转阳之目的。而且,伤寒六经来源于"八纲",临床研究《伤寒论》不能仅局限于方证对应,更高的境界则是以法统方,以方测证。文章汲取《伤寒论》六经病蕴含的经方和法法度,契合临床屡试不爽之本源经方,旨在探究肿瘤之经方论治思路,冀予能够抛砖引玉,进一步推进经方论治肿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从《伤寒论》的考据、注释和临床实用三方面探讨伤寒。《伤寒论》的研究注重宋以前的文本考据及宋以后的原文注释,前者追寻原貌,后者阐发医理。《伤寒论》与临床实践的紧密关联是研究的基础,在注重具体治法方药的同时,应充分理解《伤寒论》的证治原理和规律,以及临床的诊疗格局和体系。  相似文献   

13.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中。无论急性还是慢性头痛都不出六经辨治之范畴。伤寒六经为万病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病"可以有千种万种,但病机则不出六经八纲之范畴。正是《黄帝内经》"知其要者,一言而终"的明训,执简驭繁,万病一理。临床上用六经经方辨治头痛,"有是证,用是方",只要认准经方的方证,方证相对,治疗各种头痛方能应用自如。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论治不寐探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之理论始于《黄帝内经》,不寐之论治,源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认识以阴阳为纲,以六经为辨证体系,注重阴阳平衡,把握阴阳消长,和脏腑经络的联系更加紧密。与《黄帝内经》对不寐类病证广泛抽象的论述相比,《伤寒杂病论》对不寐类病证的论述更加详尽准确,其创制的多首有效方剂,理法方药完备,更具临床指导性。笔者从理论升华、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方面对不寐的临床诊疗进行探讨,以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古今注家研究《伤寒论》,几乎一致认为要着眼于"大方大法",即传统的八法。从病机病势的角度去认识,则《伤寒论》的治法又不仅如此。从顺势法、相反法、阻断法、先后法、试探法和待其自愈法六个方面论述了从病机角度《伤寒论》的六种治法,并已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6.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后人称为“方书之祖”,其所提倡的辨证思维体系广泛运用于临床上各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对改善肿瘤及其并发症亦有显著疗效。白血病作为一种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同时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文章归纳总结《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白血病的各种思路及具体的经方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伤寒经方以甘草为名的原因与其用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甘草在方中分别起主要作用和辅助作用的用量区间。[方法]鉴于甘草在伤寒经方中出现最多,笔者对《伤寒论》经方中的甘草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甘草起主要作用时的用量区间为6~12g,而甘草起辅助作用时的用量区间为3~10g。[结论]在《伤寒论》中,甘草作方名药时,多在这个方中起主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用量宜大,而甘草不做方名药时,多起辅助作用,用量宜小。  相似文献   

18.
几组《伤寒论》经方药效精微的定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医书,后人推崇为方书之祖。书中收集的许多有效的方剂,不仅因疗效卓著被后人尊为经方,而且因为对药物用量的把握之精确而倍受后世医家的推崇——历代许多医家都高度评价其把握方剂药物用量的超凡能力。文章利用已建立的中医方剂量化分析方法,重点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系列经方来进行定量计算,以求揭示其药物用量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关系及二者"方同名异"之特点。方法:通过《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中有关药方及服药方法来论证。结果:《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同出一源——《汤液经法》。结论:发现《辅行诀》与《伤寒杂病论》存在"方同名异"这一特点,并从仲景"避道家之称"、汉时医家方剂命名法等方面解玄"方同名异"之谜。  相似文献   

20.
经典中的"伤寒"在临床实际中随俗而变,"伤寒"的概念不断变化,渐趋宽泛,伤寒的内容不断扩充,即原来的伤寒在后世的临床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医源于疫,东汉末期《伤寒杂病论》成书源于伤寒流行的历史背景。晋至唐,出现了伤寒各家并存局面,伤寒学说呈现多元面貌。宋代伤寒的概念有所转变,从研究伤寒病转而研究《伤寒论》,出现许多伤寒专著。明清医家研究《伤寒论》态度立场分成三派(错简重订、维护旧论、辨证论治),为温病兴起留出空间。近代医家学术思想融汇伤寒、温病学说精华于一体,对热病证治的归纳总结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