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药现代化战略实施20年来,在中药基础理论、物质基础、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体内过程、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质量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医药科学内涵的诠释,支撑了中药产业发展,推动了中医药国际化进展。  相似文献   

2.
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协同发展,促进医学科学体系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长远目标。推进中医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运用中国所具有的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共同发展的历史积累和独特经验,以及现代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药学蕴含的生命科学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的同时,争取在与中医药科学内涵相关的若干问题上取得突破;加强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诠释中医药理论,并指导创新药物的开发;探索建立系统和综合的医学方法学体系,对个体生命的健康、亚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转归过程进行认知和干预,促进中西医药学的优势互  相似文献   

3.
丛榕  高燕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4):122-122
11月25日,以“中医药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发言中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应着力在5个方面争取新突破,即系统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创新发展中医药理论、创新发展中医药技术、建立适合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方法学及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通报》2007,6(2):61-61
2007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务院十六个部门联合发布了《(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德国魁茨汀医院26年办院过程的回顾总结,指出中医药服务走向国际主要存在工作许可、药物准入、人员素质、政府支持等方面的问题,认为海外中医院的发展必须以疗效为核心,坚持中医理论与观念为指导、坚持中医特色与优势,从医疗、教学、科研三方面全面发展。海外中医做大做强应坚持政府主导、顶层设计;以中医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以专业学会为平台,加强标准化建设;将中医药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建立非学术性、集团公司化中医药国际发展联盟。并加强中医药界自身的行业、行风建设,做到货真价实、管理精致、特色鲜明,摒弃门户之见、流派之争,和而不同、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中医药现代化的思考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和市场竞争角度探讨中药现代化和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出必须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我国的中药产业,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在国际合作中要坚持和发扬鲁迅先生所讲的“拿来主义”精神,以强化.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产业。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宝贵财富,多成分、多靶点是其特色和优势所在。然而中药复方成分复杂,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不清,量-效关系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已成为其深入研究的瓶颈,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这需要整合中医药理论、现代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复方研究新模式。该文扼要介绍了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系统生物学理论及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血清药物化学-药代(效)动力学-系统生物学”(SPS)三维整合体系方法来研究中药复方,以期揭示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及其配伍科学内涵,并结合茵陈蒿汤研究进行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要素”假说研究中药药性的设想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2007年国家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计划)将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列入中医理论专项研究的重点支持方向,强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多学科手段和方法,以中药性味理论为核心,重点研究药性的物质基础及其运用规律,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为中药新药的创制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提  相似文献   

9.
我国植物提取出口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近10年增长6.6倍,中医药出口增长3.4倍。6月18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策略研讨会上,专家们呼吁,我们不仅把中药产品卖到国外去,更需要加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医疗、保健产品研究开发,使中医药疗效和科学内涵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中医药服务和产品能够加快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政策环境、中医医疗、中医药人力资源与教育、中医药科技创新、中药产业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中医药促进乡村振兴、中医药国际交流方面系统梳理了近两年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及突出成绩,总结了国家对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安排,展示了中医药行业发展新态势,并对下一阶段中医药事业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进行展望,为相关政府决策部门、中医药院校及研究机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生产企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香芬  杜杰  曾燕  王继永 《中国现代中药》2022,24(12):2315-2321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蓄势待发,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特别是中药企业亟须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首要且重要的是重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人才政策、相关文献及在中药企业的实际经历,从中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技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路径3个方面进行阐述,呼吁中药行业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创新人才,以期为中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段金廒  宿树兰  严辉  郭盛  刘睿  刘圣金  赵明  吴啟南 《中草药》2021,52(17):5151-5165
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主要包涵中药资源学相关专业建设、教材体系建设、人才团队建设,以及中药资源学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服务社会等方面。中药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中药资源调查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资源有效利用、中药资源保护、中药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在以往连续报道的基础上,对2016―2020年我国中药资源学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进展等进行归纳整理,基本反映了本领域的发展概况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及管理者的代表性贡献,以期为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中药产业发展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共同致力于我国中医药事业和中药资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最具创新实力的高技术强所之一。该所自2004年主持承担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以来,面向我国中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需求,采用现代理论和技术对复方中药进行前瞻性、先导性的系统研究,在科学发现、技术突破、集成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储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以标准组分分离制备、系统化学及生物学表征为基础,集中药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生产三者为整体的系统工程。通过发展新的分离材料、表征方法,开展标准组分及其配伍的系统生物学表征研究和国际接轨的中药标准,阐明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科学诠释传统中医药理论,积极推进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建立标准化、资源化、国际化的中药研究创新模式。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所形成的整体思路和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中药现代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期杂志以专题研究形式刊载了一组论述组分中药系统研究的论文,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中药方剂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遵循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以饮片配伍来组方制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应用模式,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应对多因素复杂性疾病,中药方剂具有理论优势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但科学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中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缺乏科学认知,导致中药方剂发挥疗效的规律认识不足,影响了中药疗效的稳定发挥,也阻碍了中药产品质量的提升。组分中药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突破了仅凭经验组方的传统,实现从饮片配伍到组分配伍的转变,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在3个国家"973"计划项目支持下,以揭示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研发创新中药为目的,围绕"两个相对清楚",开展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开拓了组分中药研究方向。十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扩展,组分中药和效应配伍理论方法不断得到发展完善。组分中药理论价值不仅是在新药发现方面,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沟通融合的桥梁,构建了关键技术体系,符合中药行业创新发展的需求。该文着重介绍组分中药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技术发展以及在中医药理论研究、创新中药研发、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制药技术升级换代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中药质量是中药安全有效的保障,中药质量关乎国民生命健康,也关乎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往中药质量研究与质量控制模式难以满足中药复杂体系的质量控制要求,需要在理论、模式、技术方法和研究路径上实现质的突破。在对中药复杂体系和产业特点客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药质量研究与质量控制现实问题,提出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策略。以此建立与中药临床效用密切关联、特有专属、整体评价和面向中药全产业链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并为行业监管提供科学、有效的“监管工具”,对于提高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快速的由"信息时代"向"概念时代"的转变,一个崇尚创造性思维的"高概念"时代即将到来。大中药产业作为最富原创性思维的中医药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个业界面临的问题。本文从高概念时代对大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实现大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给出了8点措施,即理顺规范管理体制,加大产业整合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强做大中药品牌;加快基本医保研究,拓展中药产业发展空间;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加大加快创新引导,促进成果有效转化;制定资源保护战略,应对"洋中药"的冲击;推进多学科联合体,发挥人才引智优势;鼓励企业国际发展,提升中药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代表,已成为中医药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文从当前中药注射剂市场核心竞争力不足、研发生产水平不高、药品质量与安全性差等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出发,指出需要对上市后中药注射剂进行整体性再评价,乃至二次开发。当前形势下,以具有良好临床基础、市场基础和研究基础的中药注射剂大品种为培育与评价主体,是集中力量实现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口服中成药不同,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培育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撑、质量标准与更及时有效的临床信息反馈,因此需要探索构建适合中药注射剂的上市后整体评价研究体系。该文分别从评价方法的优化、医研企协同创新平台的搭建、整体评价研究体系的形成3个层次探讨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整体评价研究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关键,提出从机制规律基础研究、临床效果评价验证、文献信息积累挖掘、资源可持续性培育以及市场和产业化操作5个方面,实现"五位一体"共同服务于提高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及适用性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医学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就从法律上确定了西医药的唯一合法性,使中医药在日本断线百年;今天,日本只有中药(汉方制剂)而没有中医,甚至没有一所中医药高等学府,出现小柴胡汤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我国,尽管国民党政府 1929年提出《废止旧医案》,但由于华侨及中医药界的反对而中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近年尤为重视,才使得中医药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佘靖副部长在文中较详细地回顾了我国中医药在本世纪的进展,特别提出了中医药的5大特色与优势,充分表明中医药学必将迅速走向世界,成为与西医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另一医疗保健体系。佘部长最后指出的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出要加强中医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及要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条件和政策环境等,为中药产业链上工作的人们提出了方向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中药新药研发的思路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新药研发中的中药创新研发是中药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源泉,是关乎国计民生、解决临床重大疾病预防与治疗重大问题的关键途径。自1985年我国实行新药审评办法以来,中药新药研发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20年3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同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对中药新药研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展示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中药新药的临床需求和市场环境以及新的中药注册要求,针对中药创新研发及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瓶颈问题,提出新形势下中药新药研发的总体思路、研发策略和技术路径,以期为新形势下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中医学院通过制度保障、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加强毕业实践训练、实施科研计划训练项目等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实效。今后应进一步造就创新型师资队伍、改革学业评价、完善创新奖励机制,以全面提升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