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杵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和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6.7%,对照组分别为36.7%和83.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下腰痛JOA评分和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杵针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一电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52.0%和8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配合伸展运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的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伸展运动治疗,治疗组加用消髓化核汤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JOA评分量表评分、JOA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ODI评分量表评分、ODI改善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髓化核汤配合伸展运动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闪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闪火灸治疗,治疗10次治疗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JOA评分均有升高(P <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VAS评分均有降低(P <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电针配合闪火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敏药灸配合汉防己甲素经皮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药灸配合汉防己甲素经皮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热敏药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及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良率为80.0%,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药灸配合汉防己甲素经皮给药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子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电子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灸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学、安全无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钱治  宋敏  钱军  李旭伟  崔元斌 《新中医》2019,51(1):189-193
目的:对比电针及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出现残留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电针组15例和McKenzie组(以下简称McK组) 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及功能锻炼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McK组采用McKenzie疗法。观察3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矫形协会(JOA)下腰痛评分及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3.33%,电针组总有效率86.67%,McK组总有效率85.7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疗程时3组VAS评分均降低(P 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疗程,3组JOA下腰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 0.05);电针组与McK组JOA下腰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电针组JOA下腰痛评分与McK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疗程,3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电针组与McK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电针组ODI评分与McK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针及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留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导气针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予电针留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先导气行气再电针留针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进行VAS、JOA评分及分级,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对照组为9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JOA评分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评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气针法联合电针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麻木、酸胀等部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重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重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电针配合重灸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长针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长针(75 mm)深刺刺激脊神经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针深刺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M-JOA评分及SF-MPQ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均升高(P0.05),SF-MPQ评分均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麦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配合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对血浆P物质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隔药饼灸夹脊、环跳、承山、昆仑等穴,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隔面饼灸相同穴位,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腰腿痛功能、下腰痛(JOA)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血浆P物质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腰腿痛功能积分(P0.05)、JOA积分(P0.05)、VAS(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JOA改善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浆P物质含量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隔药饼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改善作用优于隔面饼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配合穴位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5例采用小柴胡汤配合穴位埋针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针灸配合穴位埋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83.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VAS、S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VAS、JOA、S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配合穴位埋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11月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用的不锈钢质针电针治疗,治疗组予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腰痛量表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腰痛症状评分、生活功能评分,统计2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腰椎症状评分、生活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银质针温针灸加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不锈钢针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床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TC-30D型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骨盆布兜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腰痛和下肢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估下腰痛情况,并以此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治疗前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脑控制腰椎间歇式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可靠,效果优于传统腰椎骨盆布兜持续牵引配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2例,分别给予常规针刺与针灸从心胆肾论治,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直观模拟量表(VAS)、日本顾客学会(JOA)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VA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JOA量表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JOA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4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从心胆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8%和97.0%,对照组分别为43.8%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药物铺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针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电针配合针罐疗法,对照组予电针配合拔罐疗法。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M-JOA评分及VA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JOA评分均升高(P0.05),VA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电针配合针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以侧卧定点踩跷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侧卧定点踩跷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踩跷法配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2疗程,观察比较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8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VAS评分、JOA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上优于对照组。结论:侧卧定点踩跷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地缓解症状,治疗效果良好,优于传统推拿法配合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热敏悬灸与热敏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热敏药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热敏悬灸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腰椎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JO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腰椎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两组治疗均能改善腰椎JOA评分,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热敏药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优于热敏悬灸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