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ART)病人的社会支持现况,为今后制定AIDS病人的关怀支持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安徽省部分市及县区的重点乡镇,整群抽取AIDS抗病毒治疗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社会支持状况。结果共调查801例,社会支持总分为(30.46±8.25)分,主观支持为(17.55±5.33)分,客观支持为(7.18±2.89)分,对支持的利用度为(5.73±2.06)分。社会支持总分及主、客观支持维度评分,在不同年龄、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治疗年限及感染途径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84.8%的人自我报告在过去曾经得到经济支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帮助,有90.4%的人自我报告在过去曾经得到安慰和关心。结论安徽省AIDS病人社会支持状况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应进一步加强AIDS帮扶政策的实施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伊宁市抗病毒治疗中心于2006年开始进行艾滋病(AIDS)抗病毒治疗工作。截至2006年底共治疗124名AIDS病人,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基本情况124例AIDS病人中,男性74人,女性50人,男女比例为1.48:1,其中死亡13例,生存的111例病人中男性65例(59%),女性46名(41%),20~40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市正在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对正在接受ART且发生性行为者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正在接受ART者243人,自确诊感染发生性行为的占59.3%(144人),其中70.8%(102人)自报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12.5%(18人)发生商业性性行为,56.9%(82人)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59.7%(86人)未告知全部性伴自己的感染状况。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性伴数量2~3个[比值比(OR)=3.971,95%可信区间(CI):1.568~10.054与≥4个、OR=5.045,95%CI:1.374~18.522]、认为自身已感染HIV无需使用安全套(OR=22.109,95%CI:2.388~204.686)、对随访服务总体满意度(OR=0.349,95%CI:0.135~0.899)、安全套价格偏高(OR=0.016,95%CI:0.001~0.268)为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接受ART后部分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在病毒未得到成功抑制前仍存在继发二代传播的可能,应坚持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凉山州艾滋病(AIDS)病人服用复方新诺明预防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现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解决路径。方法在凉山州抽取3个县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AIDS病人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复方新诺明使用情况、相关认知及医疗服务现况等,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13名病人,年龄中位数为37岁(IQR:32~42岁),以男性(69.98%)、彝族(86.68%)、农民(86.20%)为主。有21.55%(89/413)的调查对象报告服用过复方新诺明;医生推荐[比值比(OR)=578.2,95%可信区间(CI):121.6~5841.8]、上过学(OR=6.9,95%CI:1.9~25.2)、病人感知到用药的益处(OR=4.0,95%CI:1.3~12.0)是促进复方新诺明使用的主要因素。结论凉山州复方新诺明预防机会性感染的使用率较低,应鼓励医生向病人推荐使用复方新诺明的益处和用药知识,进一步提高病人对复方新诺明益处的认识,以便更好地使用复方新诺明预防艾滋病相关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有效降低病人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在上个世纪被人们喻为“超级癌症”或“世纪瘟疫”,并在多数的教科书中被定义为一种致死性的传染病,以致广大民众谈“艾”色变。1996年以David Ho为首的科学家报道联合应用3种或3种以上药物的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艾滋病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德宏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脱失找回病人再次入组治疗后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载量(HIVRNA)抑制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脱失找回病人提供治疗和管理建议。方法收集德宏州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脱失找回再次入组抗病毒治疗且至少有一次近期病毒载量结果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基本情况、脱失原因、病毒载量、随访情况、药物方案等,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及影响因素。结果 306例HIV/AIDS病人纳入分析,其中男性占72.9%(223例);传播途径为异性性传播147例(48.0%),注射吸毒传播147例(48.0%);入组平均年龄(41.5±10.2)岁,31~49岁223例(72.9%);已婚占62.7%(192例);小学及以下文化占71.2%(218例);农民占85.0%(260例);脱失原因非健康原因占79.7%(244例),504人次非健康原因中病人自身依从性的原因导致脱失占82.5%(416/504);最终本组病人中10.5%(32例)发生再次终止治疗;最近一次病毒载量结果显示222例(72.5%)病人HIV-RNA400拷贝/mL,HIV-RNA50拷贝/mL的病人比例为64.1%(196例)。Logistich回归多因素结果显示,HIV感染者、目前继续保持在治状态、接受1天1次的服药方案病毒抑制率高。结论脱失找回再次入组治疗病人仍然有望获得较高比例的HIV-RNA完全抑制,加强依从性教育,优化药物方案,选用1天1次的服药方案可以更好地保证病人的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州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AIDS)病人,因AIDS死亡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2012年中国艾滋病ART信息管理系统中的5525例凉山州艾滋病病人的基本情况、死亡时间、治疗情况、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死亡430例,其中287例(66.7%)死于AIDS相关疾病。病人接受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34.5±9.0)岁,男性占86.4%(248/287),经静脉吸毒感染占76.0%(218/287),从确认HIV抗体阳性到接受ART的时间平均为(21.0±19.1)个月,9.6%(26/271)的病例治疗前最近一年患有肺结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分期,50.4%(140/278)的病死病例在治疗开始时为临床I期;开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检测平均为(219.9±130.1)个/mm3,88.9%(240/270)在350个/mm3。34.1%(98/287)的病例开始治疗前3个月出现AIDS相关疾病/症状;平均时间为(12.7±10.6)个月。52.3%(150/287)是在治疗开始后的12个月内病死。不同性别、感染途径、临床分期、首次CD4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治疗前最近一年是否患有肺结核的AIDS病人,其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AIDS相关疾病死亡是凉山州接受ART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AIDS病人应定期进行随访和CD4细胞检测,及早接受ART。  相似文献   

8.
抗病毒治疗在遏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流行,以及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或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等原因,有一部分病人并未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终止了抗病毒治疗。现就武汉市2003—2009年艾滋病病人终止抗病毒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现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中国建设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信息系统的运转方式、内容及系统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信息系统提出建议。方法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信息系统,系统地收集所有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治疗开始、随访、方案更换、终止及转诊的数据。以DataFax系统为数据收集方式,以艾滋病专报系统为平台进行数据库的反馈和共享。结果截至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信息系统,为更好的管理、监督与评估中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进展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结论通过加强人员培训、评估和检查,以及强化数据分析利用能力,将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利用效率,保证系统可持续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台山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1年台山抗病毒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方案、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临床症状体征、终止治疗情况以及生存状况的变化。结果 139例病人,静脉吸毒感染占66.91%,男性71.94%,已婚或同居62.59%,年龄25~55岁的占92.80%。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基线相比,平均增长204.02/mm3;治疗后86.67%病人病毒载量〈40拷贝/mL;各种机会感染症状体征发生率由治疗前的58.06%下降到治疗后1年的3.22%;55.39%的病人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停药病人占12.95%,死亡病例占7.19%,失访病例占11.51%;病人生存率提高,维持治疗3年生存率达到80.00%。结论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服药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的临床疗效,探讨少数民族地区ART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5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初次接受ART的506例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 506例病人均为彝族农民,多为男性,文盲,有饮酒习惯,HBsAg阳性率26.9%,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率20.8%,CD4+T淋巴细胞均值在基线、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231个/μL、324个/μL和390个/μL。治疗免疫学失败率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21.9%和25.6%;免疫学成功组服药依从性为96.0%,失败组依从性为1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及时推广ART,努力提高依从性,减少免疫学失败。  相似文献   

12.
62例静脉吸毒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62名静脉吸毒艾滋病病人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队列为期1年的观察,了解在治疗不同时间队列的变化情况、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日-2007年1月25日期间,纳入了62名初次参加HAART的静脉吸毒艾滋病人,分别在其治疗前、治疗1、6和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在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共有24人(38.7%)因各种原因退出治疗队列.在坚持治疗的患者中,免疫学成功的患者在治疗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增长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治疗失败者只在治疗12个月有增长.与基线相比治疗不同时间的病毒载量呈现不断下降趋势,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下降了2.51g拷贝/ml和2.61g拷贝/ml.结论 吸毒人群抗病毒治疗随访队列的终止治疗率较高,抗病毒治疗的免疫学疗效较差,患者自报的服药依从性与疗效不符,结果有偏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治疗效果,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奇台县某医院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111例病人,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奇台县在治疗病人111例,平均年龄(40.91±9.66)岁,男女比例1.2∶1,其中21~40岁占46.84%;少数民族占多数,其中维吾尔族占68.47%;异性性传播为主要感染途径占56.76%,其次为静脉吸毒传播占31.53%;服药依从性90.00%~100.00%,平均93.44%;治疗后不同时间CD4+T淋巴细胞均数均有所回升,其中以治疗后6个月增长速度较快,病毒载量变化在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05)。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确有明显疗效,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对抗病毒治疗成功意义重大,良好的依从性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ART)入院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接受ART治疗后住院的艾滋病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ART治疗的艾滋病住院病人共300人次,其中41.00%(123/300)、21.67%(65/300)、18.00%(54/300)和19.33%(58/300)的病人,分别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半年内、半年到1年之间、1-2年间和治疗2年后入院。CD4细胞计数〈200的病人占入院人数的80.14%(109/136),〉200的占19.86%(27/136)。ART治疗半年内住院的原因,主要是ART的不良反应,占59.55%(53/89);治疗2年后住院的原因,机会性感染占20.68%(12/58)。单次入院的主要原因为:细菌、真菌感染占20.22%(18/89),药物性肝损13.48%(12/89),结核病8.99%(8/89)。多次入院的主要原因为:隐球菌脑膜炎复查28.91%(61/211),肿瘤化疗19.43%(41/211),结核病9.95%(21/211)。结论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是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人入院的主要原因。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病人依从性,尽快重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减少病人入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感染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武汉市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地区,截至2011年12月,全市共发现儿童AIDS病人8例,其中7例进行了抗病毒治疗,现对这7例儿童病人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武汉市2004—2011年间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儿童AIDS病人7例。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HIV感染者/AIDS病人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病人的发病和存活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湖北省671例HIV/AIDS病人进行随访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结果湖北省HIV/AIDS病人的男女性别比为1.37:1;治疗前的AIDS病人病死率为29.81%;HIV感染者中发病足引起死亡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町明显影响HIV/AIDS病人的生存。结论HIV/AIDS病人急待社会医疗、心理、乍活等各方面的救助;维持HIV/AIDS病人的家庭稳定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促进抗病毒治疗工作深入开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结果33例艾滋病病人进行抗病毒治疗后72.7%(24例)体重增加,CD_4细胞数上升,病毒载量降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过程中死亡9例,病死率为27.3%(其中用药依从性差1例,仅占3%,其他原因死亡8例,占24.3%)。结论加强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教育及家庭成员的支持与关爱,是提高病人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关键。及时预防、治疗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6,(2)
目的分析不同抗病毒方案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艾滋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AZT+3TC+NVP方案治疗的患者设为A组,共14例,将采用TDF+3TC+EFV方案治疗的患者设为B组,共24例,采用TDF+3TC+NVP方案治疗的患者设为C组,共2例。每隔3个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HIV载量和CD4+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延长CD4+淋巴细胞计数有上升趋势(F交互=2.034,P=0.034);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转阴率均高于75.0%,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例(42.9%);B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2例(50%);C组2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尤其是肝功能情况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并积极处理不良反应,其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可减慢患者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克立芝(LPV/r)或依非韦伦(EFV)或奈韦拉平(NVP)联合两个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作为初始标准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的效果。方法收集2006-201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使用上述抗病毒方案治疗的15~44岁女性病人的随访资料。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对三组间基线年龄、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感染途径等进行匹配,比较三种抗病毒方案在治疗开始和治疗后随访48周、96周、144周和192周时血浆HIV核糖核酸(RNA)载量、CD4细胞数。结果入组1 035例,每组均为345例。病毒学疗效:EFV组、NVP组、LPV/r组的病毒抑制率在治疗48周时分别为86.0%、87.6%、89.2%;在96周时分别为91.5%,84.1%,94.5%;192周时,分别为93.3%,93.2%,92.7%;各组均可达到较高的病毒抑制率。除96周,LPV/r组和EFV组显著高于NVP组(P=0.008),其余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P=0.286)。免疫学疗效:治疗随访192周,三组的CD4细胞数较基线都有明显增加,LPV/r组的CD4~+T淋巴细胞增长值明显高于EFV、NVP组,LPV/r组平均增长(342.71±176.94)个/μL,EFV组平均增长了(310.24±194.63)个/μL,NVP组平均增长(258.09±177.22)个/μL,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基线CD4细胞数200个/μL者,192周时LPV/r组的CD4细胞数增长也优于EFV或NVP组。结论三种抗病毒方案对女性HIV/AIDS病人的血浆HIV病毒抑制率无差异,含LPV/r的治疗方案在提升CD4细胞数的方面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病毒载量状况,为今后阿克苏地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各县(市)送检的已治疗HIV/AIDS的血浆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分析比较该人群病毒载量的构成比。结果 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HIV/AIDS的病毒载量,2 014份(75.15%)每毫升血浆中核酸量103 copy,398份(14.85%)为103~104 copy,230份(8.58%)为104~105 copy,38份(1.42%)≥105 copy;不同性别(χ~2=12.299)、不同民族(χ~2=29.250)和不同地区(χ~2=71.304)的总体概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已治疗人群病毒载量的总体概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067,P0.05)。结论 2015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已治疗HIV/AIDS的病毒载量总体水平较好,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以应治尽治为基础,同时高度关注高病毒载量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