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吞咽言语治疗仪配合吞咽和进食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100例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用吞咽言语治疗仪配合吞咽和进食训练给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选穴针刺方法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从2组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比较.结论: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吞咽言语治疗仪配合吞咽和进食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选穴针刺方法(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水测试结果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艾灸组、电针结合艾灸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电针组给予电针颈C5~C7夹脊穴治疗,艾灸组给予艾灸外关穴治疗,电针结合艾灸组给予电针颈C5~C7夹脊穴结合艾灸外关穴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电针结合艾灸组在减轻患肢疼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电针组和单纯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艾灸组在提高患肢运动功能、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与单纯艾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艾灸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比较火针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脱落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穴取廉泉、风池、完骨、水沟、内关、足三里,采用火针点刺、快刺,即刺即出不留针,隔日1次;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每日1次。两组均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的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及随访有效率分别为92.1%(35/38)、94.7%(36/38),优于对照组的75.7%(28/37)、83.8%(31/37)(P0.05)。治疗后两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SWAL-QOL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时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火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优于常规康复训练,其可明显改善吞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夹脊穴埋线配合耳周穴位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予耳鸣侧C4~C7颈夹脊穴位埋线,配合常规耳周穴位(耳门、听宫、听会等)电针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耳周穴位电针治疗。电针治疗每周5次,穴位埋线每两周1次,共治疗6周。采用耳鸣程度分级表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6周及治疗后1个月的耳鸣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点两组耳鸣严重程度均有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愈显率为77.4%(24/31),优于对照组的50.0%(16/32,P0.05)。结论:颈夹脊穴埋线配合电针治疗神经性耳鸣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阖降阳明法选穴针刺干预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基础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31例接受阖降阳明法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取穴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周,疗程3周.治疗前后运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和电视荧光透视检查...  相似文献   

7.
王敏  周金丽 《新中医》2017,49(10):35-37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联合中药冷热刺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以吞咽康复训练联合中药冷热刺激法治疗。2组均以1周为1疗程,治疗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2周、4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Burke吞咽障碍筛查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2组NIHSS评分、Burk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康复训练联合中药冷热刺激法能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能防止舌肌、咽肌群废用性萎缩,增强局部肌肉的协调性,恢复、重建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腰部夹脊穴、膀胱经穴结合委中放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腰部夹脊穴、膀胱经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委中刺血治疗。2组均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腰部夹脊穴、膀胱经穴加委中刺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较单纯电针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黎药烫熨联合电针夹脊穴和单纯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安慰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在电针基础上联合黎药复方局部烫熨,安慰组采用套迭式顿头安慰针作用于夹脊穴,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3周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并统计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3周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治疗1周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 33%和安慰组的13. 33%(P均0. 05)。结论黎药联合电针夹脊穴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夹脊穴,且镇痛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及评价。方法将113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得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吞咽障碍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方针 《中医杂志》2014,(11):931-934
目的观察项针配合中药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脑卒中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项针配合中药冰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配合吞咽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吞咽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3、4周吞咽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吞咽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4周吞咽功能评分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痊愈率为43.3%,对照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针配合中药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2.
芒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玲 《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442-2444
目的:评价芒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55例随机分为3组:21例接受芒针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组),19例仅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1),15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2)。3组患者疗程均21天。通过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年的吞咽功能评分以评价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73.7%和46.7%,联合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间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后1年的随访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间吞咽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01)。结论:芒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优于仅接受康复训练和常规的药物治疗,且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深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及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收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吞咽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和深刺治疗配合吞咽康复训练组(观察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个疗程后洼田饮水试验及SEMG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SEMG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洼田饮水试验、SEMG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深刺治疗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后,可以提高患者临床吞咽功能的恢复,改善肌肉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皮内针久留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3组均接受内科基础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康复干预措施(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皮内针久留针治疗,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治疗3星期后,观察3组治疗前后藤岛吞咽疗效评价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藤岛吞咽疗效评价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后藤岛吞咽疗效评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5.0%,治疗2组为90.0%,对照组为60.0%,治疗1组和治疗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治疗后藤岛吞咽疗效评价评分及总有效率与治疗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久留针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咽期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其疗效与电针治疗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电针颈夹脊穴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诊断为脊髓变性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电针颈夹脊穴组(观察组)与颈夹脊穴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配合电针颈夹脊穴与颈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一天,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采用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24分法、改良VAS疼痛评分法等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病情变化,对所有评分数据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与疼痛减轻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改善脊髓变性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与上肢疼痛状况;观察组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改善佳于对照组,电针颈夹脊穴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可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配合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的基础上,比较不同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病例依据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基础治疗无差异,针灸取穴采用局部取穴法,为廉泉穴、双侧夹廉泉穴,电针刺激均采用连续波,观察组给予1Hz频率、对照组给予5Hz频率,留针30min,1天1次,1个疗程6天,休息1天,共治疗4个疗程。总疗程结束后即评价其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为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电针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z频率电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以颈夹脊、腰夹脊、顶中线、额中线为主穴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电针组、西药组各38例.电针组采用电针颈夹脊、腰夹脊、顶中线、额中线,配合双侧风池、安眠治疗,每次30 min,隔日1次;西药组口服盐酸氟西汀分散片,每日20 mg.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 结果 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西药组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17、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后电针组HAMD-17、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夹脊、腰夹脊加头针为主穴电针治疗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及失眠症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针灸综合治疗方案(体针、电针、点刺放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单纯的吞咽康复训练。每周3次,隔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60天。以治疗开始的第14、28、42、60天为疗效评价时点,用洼田饮水试验和滕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2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5.0%,治疗组痊愈率(65.0%)高于对照组(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比单纯吞咽康复训练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阿是穴及颈夹脊穴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疏密波电针阿是穴及颈夹脊穴治疗枕大神经痛,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阿是穴及颈夹脊穴治疗,5 d为1疗程,疗程之间间歇2 d,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行疼痛VAS评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阿是穴及颈夹脊穴法较仅用常规针刺法在缓解枕大神经痛及改善焦虑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颈椎病穴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脊髓变性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均配合电针疗法,治疗组以颈椎病穴为主穴,对照组以颈夹脊穴为主穴,每日1次,6 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一天,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采用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24分法、改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法、生活质量量表等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数。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疼痛减轻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分布状况均存在差异(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颈夹脊穴疗法治疗脊髓变性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神经症状,更快降低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整体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