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是否能抑制氯化钴(cobalt chloride,CoCl_2)诱导的缺氧模型中神经元的凋亡,并促进神经元的存活。方法:超速离心法分离大鼠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ALG-2相互作用蛋白X(ALG-2-interacting protein X,Alix)和肿瘤易感基因101(tumor susceptibility gene 101,TSG101)的表达水平;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q Nano纳米生物颗粒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的粒径分布。采用不同剂量的Co Cl_2处理神经元,建立CoCl_2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模型;将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加入凋亡组神经元,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可表达Alix和TSG101;外泌体在透射电镜下的形态呈"杯口"状,大小约为100 nm;q Nano纳米生物颗粒分析仪检测外泌体的粒径为(95.0±23.5)nm(n=370);CCK-8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200、400和600μmol/L)CoCl_2作用24 h,神经元活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将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加入凋亡组(CoCl_2浓度为400μmol/L)神经元后,神经元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能抑制低氧状态下神经元的凋亡并促进存活。 相似文献
4.
5.
6.
<正>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到胞外的一种纳米级的微囊泡,是细胞间对话的信息和物质载体~([1])。外泌体携带亲本细胞来源的蛋白质、核酸(mRNA、microRNA和DNA等)及脂质等生物信息分子,可近距离和/或经体液流动远距离、特异性调控靶细胞的生理和病理活动~([2-3])。靶细胞摄取外泌体的途径主要有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小窝蛋白依赖型内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沿着星状胶质细胞突起从特定的增生区迁移到目标区。小脑的分裂后期的颗粒细胞沿Bergmann胶质细胞突起从外颗粒层穿过分子层及Purkinje细胞层迁移到内颗粒层。神经元沿胶质细胞突起运动的机理可能与凝集素及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Lehimann近来报导用抗内源性小脑凝集素抗体及凝素集结合糖蛋白抗体处理小脑培养物可抑制颗粒细胞的迁移活动。他们推测可溶性的凝集素可在神经元及星状胶质细胞间形成一种“桥”,而细胞表面凝集素结合糖蛋白则介导凝集素“桥”的形成。这个“桥”的形成支持细胞粘连,这对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元运动有意义。Stitth及Hatten发现星状胶质细胞抑制素(astrostactin),为一种细胞糖蛋白,可抑制小脑颗粒细胞与星状胶质细胞的粘连,但不抑制神经元间的粘连。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由细胞释放的纳米级囊泡,表达大量的功能蛋白分子,囊泡内也能够携带诸多核酸分子,通过与靶细胞相互作用的方式进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B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活化后能够释放大量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高表达的外泌体,发挥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此外,过继转移B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至小鼠体... 相似文献
12.
13.
14.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 ,为BMSC在神经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成年犬BMSC为实验对象 ,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皮生长因子 (EGF)、维甲酸 (R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胶质细胞系来源神经营养因子 (GDNF)等作为增殖及分化诱导因子 ,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 ;免疫组化法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 加入bFGF、EGF增殖培养 72h可见细胞分裂相 (成纤维细胞样细胞 )。加入RA、BDNF、GDNF诱导 3d ,部分细胞有NSE、GFAP成分表达 ;第 10d可见有神经元、神经胶质形态样细胞形成 ,经细胞成分 (NSE、GFAP)鉴定证实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经过bFGF、EGF、RA、BDNF、GDNF等因子的“程序性”作用 ,可以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5.
16.
<正>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1]。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等指标受到的影响因素多,且缺乏足够的灵敏性。研究表明只有当肾小球滤过率降低50%以上时,血清肌酐水平才有明显上升,不能在早期反映肾小球 相似文献
17.
背景:脊柱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要包括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骨关节炎,近年来利用外泌体miRNA通过促进细胞的自噬和增殖、迁移等治疗脊柱关节退行性病变已成为具有前景的新兴治疗手段。目的:综述外泌体miRNA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骨关节炎的疾病发展、诊断及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以“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Osteoarthritis,Exosomes,miRNA,Autophagy,Extracellular matrix,Apoptosis,Cell proliferation,Pyroptosis,Biomarkers,Mechanistic pathway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最终纳入133篇英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外泌体miRNA治疗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自噬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凋亡、细胞焦亡及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发挥对脊柱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且同一外泌体miRNA能够参与同一疾病的不同生理病理过程;(2)Wnt/β-catenin途径、mTOR、NLRP3、... 相似文献
18.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大多因为其转移。研究发现,外泌体可以在细胞间包装运载多种如蛋白质、dsDNA、RNAs及miRNAs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大量研究发现外泌体中的miRNA在骨肉瘤的转移过程中异常表达。本文主要介绍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并针对外泌体中的miRNAs的分选机制、外泌体中miRNAs调节骨肉瘤的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外泌体中的miRNAs在骨肉瘤诊疗中的应用潜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脂质双层膜结构的小囊泡.直径30~150nm,密度为1.13~1.19g/mL。几乎所有的细胞均可分泌外泌体,后者存在于多种体液中,如血液、乳液、尿液、唾液、羊水、恶性腹水、关节滑液、脑脊液和精液等。1983年,有学者发现在网织红细胞发育为成熟红细胞过程中.一种小囊泡被释放到细胞外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