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名女性57岁过敏性鼻炎患者,取迎香、上迎香、上星、印堂、攒竹、风池、天突、外关、合谷、足三里、肾俞、太溪针刺,行针得气后,在迎香、足三里施温针灸。2个疗程结束后诸症消除,荨麻疹、哮喘在治疗期间也未发作。为巩固疗效又坚持治疗1个疗程。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2.
总结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选取国内外近1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从针刺、艾灸、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穴位埋线、拔罐等方面总结近10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Th1/Th2平衡、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减少鼻黏膜炎性细胞浸润、调节P物质水平等途径对本病产生治疗作用。并且指出目前相关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从"风"论治过敏性鼻炎患者之"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针刺风池(双)、大椎、风门(双)、肺俞(双)、上迎香(双)进行治疗,去针后在大椎、肺俞之间加拔1号火罐一个,留罐10 min。治疗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治疗结束后1年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即刻与治疗后1年鼻部症状、痒症评分较治疗前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1年鼻部症状、痒症评分与治疗后即刻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1年随访,显效、有效例数有所下降,无效例数有所升高,总有效率稍有下降。治疗后即刻血清IgE水平(164.79±44.29)IU/m L、治疗后1年血清IgE水平(180.71±52.81)IU/m L与治疗前血清IgE水平(380.12±61.45)IU/m L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1年血清IgE水平较治疗后血清IgE水平虽有所升高,而治疗后1年血清IgE水平与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从"风"论治过敏性鼻炎患者之"痒症"能有效缓解鼻部症状,降低血清IgE水平。结论:(1)从"风"论治过敏性鼻炎之"痒症"有良好的近期、远期疗效;(2)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gE水平有关;(3)提示过敏性鼻炎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特应性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4年)、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14年)、万方数据库(1990~2014年)和Pub Med,收集关于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nchrane H and book5.0.2版推荐使用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结合《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中RCT质量评价进行文献质量评估,Review 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评价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纳入的26个随机对照实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与药物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临床症状评分变化、EOS和Ig E含量改变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的文献质量评分比较低,仍需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加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温针灸组30例,选用风池、颈夹脊穴、大椎、大杼、巨骨、天宗、天髎、肩井、合谷,并结合艾灸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主要选用肩髎、肩髃、曲池、天井、阳池、外关。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温针灸组治疗1个疗程后在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法评分、VAS评分、疗效等方面与针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3±2.31 vs 15.67±2.48,2.36±1.59 vs 3.98±2.32,100.0%vs 86.7%(26/30),P0.05)。结论:针刺加温针法能够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部疼痛和颈部功能,操作简易,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中进展概况 ,本文对近几年有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 ,分别从针刺、灸法、耳穴贴压、刺血、埋线、穴位贴敷、注射及综合疗法等方面论述。可见采用不同穴位、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说明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肯定 ,操作简便 ,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总结近几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方法。分别从针刺、灸法、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刺血、穴位埋线、耳穴等方面论述。分析、对比各类针治手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陈颖  王树丽 《中医药学刊》2003,21(2):300-301
为了解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中进展概况,本文对近几年有关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别从针刺、灸法、耳穴贴压、刺血、埋线、穴位贴敷、注射及综合疗法等方面论述。可见采用不同穴位、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说明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病种,以阵发性喷嚏、鼻痒、鼻塞、流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病情多久治难愈,常呈阵发性或突发性。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鼽嚏"等范畴。西医治疗此病多采用避免疗法、抗组胺治疗、激素类治疗或异性免疫疗法,虽在一定程度有改善作用,但极易复发且有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中医药尤其是针灸疗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有独特的优势,且方法纷呈。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行评述,总结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具针法组合之疗法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随机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每次0.3 g,日2次;甲氨蝶呤片口服,每次10 mg,1周1次:叶酸片口服,每次5 mg, 1周1次。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同时,在特定腧穴施以针具针法组合之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之三重法治疗,3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两组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沉(ESR)、关节症状体征积分及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的变化情况。结果:RF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8.01±79.81 vs 31.17±29.01,对照组254.11±72.16vs 66.42±37.07,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s-CRP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6.12±9.22 vs8.98±7.66,对照组23.18±7.18vs16.01±5.02,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SR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0.56±11.38 vs 12.58±5.91,对照组35.52±9.67 vs21.47±6.91,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AS-28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8.89±2.01 vs 3.01±0.74,对照组8.14±1.38 vs4.12±0.9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87±1.69vs3.82±1.96,对照组7.77±1.68 vs 5.01±11.23,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结合特定腧穴施以三重法能够显著改善类风湿患者的关节症状,降低炎性反应指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耳鼻喉科疾病,该病因症状频繁、反复发作对患者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西医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稳定性不佳。过敏性鼻炎中医病机乃因肺脾肾虚损,感邪而发,且情志失调与之互为因果,治疗当清利鼻窍、补益肺气、固护脾肾、调畅情志。本研究以中医形神一体理论为指导,围绕针灸治疗展开,着重抓住病机、辨证施治,以期达到形神并调目标,取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对疏肝法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意义及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认为调畅气机、调节情志、疏通经络是针灸疏肝法治疗本病的机制,以期为本病的临床防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占全部鼻病的40%左右,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根据国际耳鼻喉科学会联合会31个成员国的综合报道,人群患病率为10%~40%[3],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国患病率为37.74%,我国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5%[4].本研究从中医体质入手,寻找患者的体质规律,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王琦教授的理论[2],过敏性鼻炎患者体质均为特异质。笔者认为,过敏性鼻炎与遗传有关,但与后天的调养也密切相关。情绪、饮食、药物、体育锻炼、生活环境等因素均能影响体质,使机体阴阳失衡,免疫力下降,导致本病的发生。本次调查中将具有过敏家族史的患者作为特异质。在临床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头痛类疾病相对于其他病种已经呈现了较好的临床研究趋势,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个优势的产生与医学界对疼痛的重视相关,更与针灸的突出疗效相关。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基础优势,深入研究下去。当然,也应该看到国际上对针刺疗效还有不少存疑,其研究方法还与国内有很多不同之处,有待国内外的针灸学者开展更多符合中医针灸理论特色和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学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伏天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物质的影响,以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三伏期间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固定在相同穴位,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SF-36)、鼻炎症状自评量表(RS)评分,于每次治疗时和治疗后对血清免疫球蛋白E(T-Ig E)、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检测,比较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SF-36总分、RS总分、EC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g E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贴敷能提高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减轻鼻炎症状,降低ECP水平,证明三伏天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针配合拔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氯雷他定治疗相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临床试验,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拔罐治疗,每周治疗3次,治疗4周,共12次。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疗效评价以鼻症状总积分表(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为主要观察指标,以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鼻结膜炎生命质量调查问卷(RQLQ)作为次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进行量表评价。结果腹针配合拔罐治疗过敏性鼻炎与氯雷他定均安全有效,腹针配合拔罐治疗疗效优于氯雷他定治疗。结论腹针配合拔罐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小儿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小儿推拿结合玉屏风散并桂枝汤煎剂口服,治疗6次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85.71%。结论:小儿推拿结合玉屏风散并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走罐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先于患者背部行走罐治疗,然后行督灸治疗,治疗6次后对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2.86%。结论:督灸联合走罐疗法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针刺、灸法及穴位等方面对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近5年的应用文献进行了总结,认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予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