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9):1216-1217
目的:观察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兆流产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保胎三七汤结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足月妊娠率80.0%高于对照组60.0%(P0.05)。观察组流产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P0.05)。结论:保胎三七汤结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妊娠及血清β-HCG的疗效更佳,可提高血清β-HCG水平,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及血清P、β-HCG、E2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屈孕酮联合保胎三七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血清P、β-HCG、E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P、β-HCG、E2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均0.05);观察组足月妊娠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足月妊娠率,同时对改善患者血清P、β-HCG、E2水平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安胎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绒毛膜下血肿(SCH)的疗效及对血清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3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予地屈孕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予地屈孕酮片联合补肾化瘀安胎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SCH面积、SCH面积/孕囊面积及血清P、β-HCG、TNF-α、IFN-γ水平,记录2组阴道流血时间、临床总有效率、妊娠结局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2组治疗后SCH面积均明显缩小(P均<0.05),SCH面积/孕囊面积及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SCH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SCH面积/孕囊面积及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β-HCG、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  相似文献   

4.
武淑慧  张瑞青  张越 《新中医》2023,55(17):147-150
目的:观察黄芪寿胎丸加减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脾肾气虚型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脾肾气虚型先兆流产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予地屈孕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芪寿胎丸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74%,低于治疗组90.32%(P<0.05)。治疗后,2组血清P、β-HCG、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P、β-HCG、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寿胎丸加减联合地屈孕酮治疗脾肾气虚型先兆流产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对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114例分为两组各57例。两组均用HCG联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益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激素水平、症状及体征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及β-HCG指标均升高(P0.05),且观察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及体征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提升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方祎  徐秀玲  金央  黄芸 《新中医》2021,53(4):191-193
目的:观察安胎一号穴位贴敷联合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胎一号穴位贴敷。统计2组临床症状积分,检测孕激素(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β-HC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β-HCG、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P、β-HCG、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观察组为5.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胎一号穴位贴敷联合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能够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性激素水平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郑泓 《新中医》2020,52(5):98-100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维生素E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的影响。方法:将105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维生素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固肾安胎丸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小腹疼痛、阴道流血、腰酸胀痛、两膝酸软)积分及血清β-HCG、P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3%,对照组为7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小腹疼痛、阴道流血、腰酸胀痛、两膝酸软等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HCG、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血清β-HCG、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维生素E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清β-HCG、P水平。  相似文献   

8.
何佩  陶敏丽 《新中医》2020,52(15):113-115
目的:观察固本安胎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予地屈孕酮片、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固本安胎方内服。2组疗程均为14 d。记录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并评分,治疗前后评定肾虚证症状评分,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时间评分、出血量评分和肾虚证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E2、P、β-HC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血清E2、P、β-HC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固本安胎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证患者,可有效调节内分泌,改善卵巢黄体功能,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缓解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益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益胎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益胎汤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洪小菲  李秀华  李亚林 《新中医》2017,49(1):112-114
目的:观察安胎疏肝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肝郁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115例肝郁肾虚型PCOS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病历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安胎疏肝汤。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2组治疗前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和孕酮(P)值的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1)。治疗后,2组血清β-HCG水平及P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血清β-HCG水平及P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胎疏肝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肝郁肾虚型PCOS早期先兆流产,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血清β-HCG水平及P值。  相似文献   

11.
探讨固肾安胎丸联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早期干预先兆流产提供思路和借鉴。选择收集的先兆流产患者共1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黄体酮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固肾安胎丸,2组均采用药物治疗2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抽取静脉血5 m L,测定血清β-HCG,P,E2和CA125水平,比较治疗后2组间的差异。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79%,2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P和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血清CA125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的这些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β-HC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但2组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固肾安胎丸联用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升血清β-HCG,P,E2水平,降低血清CA125水平,增加保胎的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联合地屈孕酮对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CH)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CA125的影响,为早期干预先兆流产和改善妊娠结局提供借鉴和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住院的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的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地屈孕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调冲方,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 d、20 d后复查B超评估SCH面积,并测定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累积有效率分别为81.75%和67.7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0 d,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0 d,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肾调冲方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显著降低血清CA125水平,有利于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复发性流产使用益肾健脾祛瘀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屈孕酮片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地屈孕酮片联合益肾健脾祛瘀方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β-HCG水平、P水平变化及治疗后妊娠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β-HCG、P水平及妊娠成功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使用地屈孕酮片联合益肾健脾祛瘀方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调节β-HCG、P水平,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安宫方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抑制素A、CA125、β-HCG、P、E2的影响,旨在探讨益肾安宫方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早期干预先兆流产、评估妊娠结局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将全部入选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黄体酮针40 mg,1日1次,肌肉注射保胎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分为肾虚血热型及脾肾两虚型两种证型,分别给予益肾安宫Ⅰ号方及益肾安宫Ⅱ号方口服。以7日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抽取静脉血5 m L,测定血清抑制素A、CA125、β-HCG、P、E2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88%和7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抑制素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组血清抑制素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周后,治疗组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β-HC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1);两组血清β-HC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血清P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血清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两组血清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且治疗组血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安宫方治疗先兆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升血清抑制素A水平,降低血清CA125水平,且对血清β-HCG、E2、P水平上升有促进作用,增加保胎的有效率,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叶双  陶慧娟 《新中医》2021,53(15):84-87
目的:观察养血固冲汤治疗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46例肾虚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各73例。2组均予维生素E及叶酸治疗,对照组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予地屈孕酮联合养血固冲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测定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_2)]含量,观察并随访2组妊娠情况(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窒息、畸形)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4.52%,对照组79.4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_2、P、β-HCG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保胎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固冲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有助于成功保胎,且不增加患者相关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肾安胎方治疗高龄肾虚型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不孕不育科门诊78例高龄肾虚型先兆流产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各39例,西药组予地屈孕酮片口服,中西药组予地屈孕酮片联合益肾安胎方口服,连续用药14 d后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虚积分、血清β-HCG、E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E2(1257.4±179.4)ng/mL、β-HCG(146583.7±14563.4)mIU/mL,均高于西药组E2(1182.9±186.3)ng/mL、β-HCG(135089.5±13420.3)mIU/mL(P均<0.05);中西药组肾虚积分(42.86±17.26)分,低于西药组(56.26±18.11)分(P<0.05);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2.31%,优于西药组总有效率79.49%(P<0.05)。结论益肾安胎方配合地屈孕酮能显著提高血β-HCG及E2水平,改善先兆流产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培土孕康汤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52例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培土孕康汤加黄体酮),对照组(黄体酮),治疗2周,观察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血P及β-HCG浓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观察组为92.30%,对照组为69.2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培土孕康汤能有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升高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孕酮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香  周夫群 《新中医》2022,54(10):129-132
目的:观察杜仲颗粒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早期先兆流产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服用地屈孕酮片,治疗组加服杜仲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评定肾虚证症状评分、检测血清性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的足月妊娠率、早产率及流产率。结果:治疗2周,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色质、腰膝酸软、小腹坠痛、夜尿频多、头晕耳鸣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β-HCG、P、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血清β-HCG、P、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12个月,治疗组的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的流产率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杜仲颗粒联合地屈孕酮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证的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胶艾汤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寒凝血瘀型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 例寒凝血瘀型胎动不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胶艾汤加味治疗,2 组均治疗3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孕酮(P)、雌二醇(E2)、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水平,记录2 组不良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P、E2、β-HCG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P、E2、β-HCG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胶艾汤加味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寒凝血瘀型胎动不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其激素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孕周在4~9周的先兆流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每日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4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滋肾育胎丸。2组均以用药7 d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3周后测定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_2)水平,根据测定结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对两观察组的综合疗效及证候疗效进行分析,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孕周、自然流产史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0.00、76.67%,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2、3周后血清β-HCG、P、E_2水平显著上升(P0.05);2组治疗1、2、3周后血清血清β-HCG、E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2、3周后血清P水平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段、孕周、自然流产史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确切,同孕妇的年龄、孕周、自然流产史无显著相关性,对中医症状的改善非常明显,体内血清孕酮(P)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