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青蒿鳖甲汤联合抗肿瘤及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肿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率、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青蒿别煎汤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建斌  崔勤 《陕西中医》1991,12(8):364-365,374
青蒿鳖甲汤原方来源于张仲景,主治寒热往来,久热不退。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用之于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或阴伤之夜热早凉,是祖国医学常用的名方之一。我们将之用于治疗几种阴虚发热,效如桴鼓,诚为千虑之一得,因此不避寡陋,以之撰文,为引玉之砖。1.变态反应性亚败血症聂某,男,16岁,1988年6月来我院求治。患者平素体弱多病,6岁时无明确原因发病,高热畏寒,夜热早凉,每天入夜发热,子夜达40℃,天明汗  相似文献   

3.
青蒿鳖甲汤出自《温病条辨·下焦篇》方由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组成,是治疗温病后期阴虚发热的代表方剂,从报道中看,一般多运用本方治疗以低热为主的病证,笔者以本方为主加减不仅用治多种疾病导致的低热,对高热或自觉发热者,凡切合阴虚病机者用此方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不明原因高热丁某某,男,64岁。20年来每年春季即无明原因的出现高热,均住院系统检查,除白细胞偏高(1万~1.5万)余无阳性发现,每静滴抗生素持续2月以上,方才恢复正常。2003年3月2月又现高热(最高达40.2℃)在某省级医院住院20余天,行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按门诊单双号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采用扑热息痛治疗,给予B组患者青蒿鳖甲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2%,B组患者为94.4%。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B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癌性发热采用加味青蒿鳖甲汤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青蒿鳖甲汤治疗高热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历介绍 男.45岁,因高热于2001年3月15日收入某医院治疗。患者无明显诱因而突发高热,体温高达39.1℃,反复发作,高热不退,已有30^+d,虽多方求治(西医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故要求中医进一步系统治疗。现患者两颧红赤,体温38.7℃,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咽干不适。纳食尚可,睡眠欠佳,梦多,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绛苔腻,六脉皆细缓滑。中医诊断:内伤发热,阴虚挟湿。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以养阴透热为主,方选青蒿鳖甲汤加减。方药:青蒿30g,鳖甲15g,生地30g,知母12g,丹皮12g,麦冬15g,玄参30g,半边莲15g,  相似文献   

6.
青蒿鳖甲汤证探析杜美君(北京工人疗养院北京100041)青蒿鳖甲汤,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吴鞠通治疗温病后期虚热的代表方剂。《温病条辨·下焦篇·十二》:“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夜热早凉”发病原理,早在李东坦的《医学发明》中讲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蒿鳖甲汤加减治疗晚期肺癌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癌性发热诊断标准的晚期肺癌癌性发热患者75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 例,对照组30 例.分别给予治疗组口服青蒿鳖甲汤加减,每日1 剂,分早晚2 次餐前服;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ml 静滴,1 天1 次.结果 治疗组完全控制18 例,部分控制8 例,有效7 例,完全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84.44%.对照组完全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3.33%和73.33%.结论 青蒿鳖甲汤加减可有效缓解晚期肺癌癌性发热,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毒副作用小之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肺癌发热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0年1月~1996年12月,运用青蒿鳖甲汤加昧治疗肺癌发热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1~78岁,平均58.5岁;中央型13例,周围型7例;伴胸腔积液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2例;体温38℃~38.5℃3例,38.5℃~39℃11例,39℃以上6例,平均体温38.8℃;发热病程10~50天不等,观察前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10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除有发热(体温升高)以外,咳嗽、咯痰20例,咯血8例,口咽干燥17例,五心烦热或潮热9例,舌红少苔、脉细数…  相似文献   

9.
青蒿鳖甲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蒿鳖甲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十二》:"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方药组成: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  相似文献   

10.
青蒿鳖甲汤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该方在书中有 2个出处 ,但药物组成和主治证稍有差异。中焦篇用青蒿鳖甲汤治疗少阳疟之偏于热重者 ,方由青蒿、知母、桑叶、鳖甲、丹皮、花粉组成 ,方中以青蒿芳香逐秽透络 ,领邪外出 ;鳖甲乃蠕动之物 ,护阴而入络搜邪 :知母、花粉清热止渴 ;桑叶、丹皮清少阳之热 ;下焦篇用青蒿鳖甲汤治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 ,夜热早凉 ,热退无汗之证 ,方由青蒿、鳖甲、细生地、知母、丹皮组成 ,方中鳖甲入肝经至阴之分 ,养阴而入络搜邪 ;青蒿芳香透络 ,从少阳领邪外出 ;细生地清阴络之热 ;丹皮泻血中之伏火 ,知母者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树突细胞(DC)诱导和对IL-12分泌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用含不同剂量(高、中、低)加味青蒿鳖甲汤动物血清联合细胞因子、不含药血清联合细胞因子及单纯用细胞因子,共同培养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CR)患者骨髓中分离提取的CD+34细胞,诱导其成为DC,观察各组在不同阶段对DC成熟的影响,以及各组血清中IL-12的分泌变化。结果:含药血清均能上调DC表面特征性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3、CD86表达水平,较单纯细胞因子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含中剂量药血清更能促进DC分泌IL-12(P<0.01)。结论:联合细胞因子的含加味青蒿鳖甲汤的血清,可使来源AML-CR骨髓的CD+34,在体外比单纯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DC能够更好地促进DC的生长、成熟和分化,并能促进DC分泌IL-12,增加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的120例患者,病例资料的入选时间自2017年6月-2019年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采用青蒿鳖甲汤治疗。观察两组的退热起效时间、退热持续时间;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并据此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退热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其退热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失眠多梦、心烦盗汗、五心发热、发热等症状积分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以上症状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3 h、12 h,两组患者的体温水平相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治疗后24 h、48 h、72 h,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青蒿鳖甲汤治疗骨科术后阴虚发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肾阴虚症状,且退热效果持久,在临床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蒿鳖甲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蒿鳖甲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方法]将155例轻中度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泼尼松口服或相当剂量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青蒿鳖甲汤。治疗60d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26例,显效28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6.59%。对照组临床缓解17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73.9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狼疮活动积分改善治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蒿鳖甲汤加减配合激素治疗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可减少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氯化锶(89SrCl2)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采用静脉注射89SrCl2(1.48~2.22MBq/Kg 体重)治疗27例患者肺癌骨转移病灶及疼痛.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89SrCl2治疗后无效4例(14.8%),有效16例(59.3%),显效7例(25.9%),总有效率为85.2%.部分患者复查骨显像显示,原异常浓聚影明显缩小,减少和/或消失.70.4%的患者在接受89SrCl2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轻度下降,在3~5个月内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结论89SrCl2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骨转移癌所致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独活寄生汤对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外周血OPG和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5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1剂/d。2组均进行3周期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生命质量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骨相关事件发生率、外周血OPG和RANKL浓度变化。结果:1)2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CA153、CA125、CEA、FER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3)治疗过程中2组均有SREs发生,观察组发生SRE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经过干预后OPG表达上调,RANKL浓度下降,其中观察组改变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可明显降低乳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发生的风险,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OPG-RANKL系统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中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与单纯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以寻求中医药在治疗肺癌骨转移方面增效减毒的有力证据,为临床提供服务。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Embase及CMB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3月发表的有关于中医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并采用Revman5.3对结果进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选入14项研究,包括847名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中药联合唑来膦酸组在降低患者疼痛评分(RR = 1.50,95%CI = 1.35-1.68,P <0.00001)、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R = 1.47,95%CI = 1.27-1.70,P < 0.00001)、改善患者中医证候(RR = 5.69,95%CI = 2.26-14.34,P = 0.0002)、延长TTP(MD = 1.16,95%CI = 0.74-1.58,P < 0.00001)、降低血清钙(MD = -0.32,95%CI = -0.46--0.17,P < 0.0001)、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R = 0.51,95%CI = 0.32-0.81,P = 0.005)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结论:中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具有显著的疗效性,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将128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塞来西布结合支持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生存质量、生存期。结果:治疗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8例;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1%,对照组为4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O.05);止痛效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2%,对照组为4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照组提高率为28.6%,治疗组提高率为59.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两组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优于对照组(.P〈O.05);并能显著改善恶心呕吐、便秘(P〈O.01)。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能较好地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而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研究青蒿鳖甲汤对肝细胞癌模型小鼠血浆代谢物的影响,由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来探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注射鼠源肝癌细胞株H22细胞对小鼠进行造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青蒿鳖甲汤组,运用UHPLC-Q-Exactive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中的代谢物变化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筛选出差异性代谢物及对应的相关代谢通路。结果 多元分析结果显示,3组的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寻找出肝癌模型组及给予青蒿鳖甲汤干预后模型小鼠的差异代谢物15个,涉及31条相关的代谢通路,经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重要性得分在前三的代谢通路分别是胆汁分泌、鞘脂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结论 青蒿鳖甲汤能有效改善部分紊乱的代谢物水平,为进一步对青蒿鳖甲汤改善肝癌及后期发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复发转移是导致肺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干预措施。田建辉团队基于“扶正治癌”学术思想,融合现代肿瘤学的研究,提出“正虚伏毒”为肺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其中“伏毒”指 的是肿瘤病人体内的多种肿瘤细胞,包括静止期癌细胞。静止期癌细胞对放化疗不敏感且可以逃避机体免疫 清除,激活后会造成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徐宏喜课题组率先提出可以通过抑制静止期癌细胞激活预防肿瘤的 转移和复发,建立了一系列体内外的研究模型,并发现了抑制静止期癌细胞激活的关键分子机理和活性先导化 合物。静止期癌细胞的研究将为预防肺癌转移复发提供实验证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恶性胸腔积液、多发骨转移是肺癌晚期的并发症,临床治疗颇为棘手,预后不良。文章介绍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多发骨转移1例,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体现了中西医结合在肺癌晚期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