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探讨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对骨折不愈合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骨诱导蛋白BMP-2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74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后予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杜仲补肾健骨颗粒口服,观察2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2月BMP-2、IGF-1、s ICAM-1、s VCAM-1、VEGF、ALP水平及血流变指标,统计2组骨痂生成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1个月、2个月时BMP-2、IGF-1、VEGF、AL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s ICAM-1、s VCAM-1、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少量骨痂、中量骨痂、大量骨痂和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杜仲补肾健骨颗粒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加速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对创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单核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微循环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创伤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7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酮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s ICAM-1、s VCAM-1、BMP-2及微循环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ICAM-1、VCAM-1水平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脉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BMP-2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6个月骨折愈合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胶囊治疗创伤性骨折延迟愈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愈合率,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VCAM-1表达,上调BMP-2表达以及改善机体局部微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骨三子胶囊联合补肾健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按住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0.6 g·d-1,女性绝经患者加用阿仑膦酸钠片,10 mg·d-1。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骨三子胶囊,3粒/次,3次/d,和补肾健骨胶囊,4粒/次,3次/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和骨痂生长情况;评价治疗前后腰背部疼痛情况,测量治疗前后股骨颈的骨密度,检测治疗前后血清ALP,BGP和BMP-2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临床骨折愈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股骨颈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1),腰背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月观察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0.4±2.2)周,短于对照组的(13.2±2.6)周(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BGP和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健骨胶囊联合双骨三子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能促进骨折的愈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加骨密度,减轻疼痛,并能调节患者ALP,BGP,BMP-2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植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共11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分别采用髓内钉固定植骨术单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断续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等。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补肾断续汤结合髓内钉固定植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可有效加快骨折愈合进程,提高膝关节功能,并有助于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骨搬移手术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2组均观察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时间、骨痂评分,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LKSS)、Kofoed评分、血清标志物[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86%,对照组总有效率78. 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骨痂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LKSS、Kofoed评分均升高(P 0. 05),且治疗组LKSS、Kofoe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BMP-2、IGF-1、VEGF水平均升高(P 0. 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患者血清中BMP-2、IGF-1、VEGF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98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术后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8周血清学指标[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变化。结果: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观察组血清IGF-1、PD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 ICAM-1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Mazur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配合复元活血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有利于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对胫骨骨折不愈合关节功能改善、骨痂评分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采用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健骨促愈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骨痂评分,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HSS评分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植骨后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健骨促愈中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有助于上调BMP-2,IGF-1,IGF-2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接骨促愈方联合阿法骨化醇对新鲜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愈合进程及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子新鲜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采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7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接骨促愈方辅助治疗。统计2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痂生长评分及血清BMP-2、IGF-Ⅰ、IGF-Ⅱ及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肿胀及淤斑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及断端边缘骨痂生长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BMP-2、IGF-Ⅰ、IGF-Ⅱ及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接骨促愈方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新鲜四肢骨折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失,加快术后愈合进程,并有助于上调BMP-2、IGF-I、IGF-II及VEGF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组在髓内钉固定术后予补肾断续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骨痂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两组术后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指数(AI)、高切全血黏度(WBV)、低切WBV及血浆黏度(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结骨痂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8个月,治疗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对照组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个月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断续汤联合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能迅速缓解骨痛症状,改善机体微循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升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疗效及对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给予骨搬移术治疗,观察组5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率、症状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X射线骨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血清ALP、BG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骨折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症状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骨痂形成量、密度、结构及断端边缘形态评分和ALP、BGP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骨搬移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肿胀,加快骨痂重建,可能与调节ALP和BG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加减配合自体骨植骨术联合加压锁定钢板内固定(LCP)治疗四肢长骨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对微循环、成骨分化因子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LCP治疗。对照组口服跌打生骨颗粒,10 g/次,1次/d;观察组口服补肾活血汤,1剂/d。疗程均为治疗3个月并随访3个月。每周进行疼痛、压痛、纵向叩击痛、肿胀等症状、体征检查,比较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每月进行1次X射线检查,检查骨痂形成及骨折线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治疗前后Fugl-Meyer(FMA)评分;检测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全血黏度(BV)(高切、低切)、血浆黏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R),D-二聚体(D-D),骨形成蛋白-2(BMP-2),BM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疼痛、压痛、纵向叩击痛、肿胀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组骨痂评分和FMA评分(上肢、下肢)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D-D,FIB,PAR,BV(高切、低切),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MP-2,BMP-7,IGF-1,VEGF和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GP,OPG,PI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S-CTX和TRAC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骨折愈合疗效优于对照组(Z=1.977,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Z=1.970,P<0.05)。未发现服用补肾活血汤后有不良反应。结论:在自体骨植骨联合LCP的基础上,内服补肾活血汤加减用于四肢长骨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可促进骨折愈合,缩短了病程,促进了肢体功能恢复,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微循环、促进成骨分化因子的表达、调节骨代谢,起到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五苓散穴位贴敷治疗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患者采用五苓散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检测35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变化情况,观察35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临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临床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穴位贴敷治疗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可有效维持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稳态水平,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防止脾阳亏虚型痛风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3.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薇  刘智  娄必丹 《中国针灸》2005,25(3):214-216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关文举 《光明中医》2016,(16):2358-2359
目的分析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62例),前者单纯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后者联合补肾健骨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Frankel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SCr、血脂水平改善(P〈0.05或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肾健骨汤辅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OVCF)的疗效及对患者伤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1月于我院就诊的OVCF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鲑降钙素联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加味补肾健骨汤配合华佗五禽戏治疗原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补肾健骨汤配合华佗五禽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值、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VAS)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值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加味补肾健骨汤配合华佗五禽戏治疗,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现象,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土家族药接骨膏在家兔骨折愈合中对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日本大耳白兔制作左侧桡骨3mm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接骨膏实验组(简称实验组)和模型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24只。实验组给予接骨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于术后2W、4W、6W处死实验动物,每组动物处死前行DR摄片,然后取骨标本组织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BMP-7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痂出现时间较早,数量多,骨痂阴影密度高,且骨性愈合时间和骨髓腔再通较早;实验组纤维连接和纤维骨痂形成较早,成骨细胞数量较多,骨痂及骨性愈合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早,骨痂面积大,生长速度较快;免疫组化MOD值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以5.0g/kg(体重)接骨膏外敷能明显促进家兔骨折局部BMP-7表达和骨痂形成,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结论:接骨膏通过促进骨折局部BMP-7的表达是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