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本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痤疮、黑棘皮症等,中医古籍中并无对此病的记载。但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导师刘昭阳教授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其独到经验,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以补肾化瘀、周期治疗立法,运用补肾化瘀方治疗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4):714-71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临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中医典籍中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对应的病名,多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归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崩漏""闭经""不孕"等范畴。导师王秀云教授运用中医"治未病"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诊治,提出分阶段治疗该病,调经助孕,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该病发生率,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卵巢多囊样改变、痤疮、肥胖、不孕等。中医将其归为"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文章立足于中医饮食失宜理论,分别从饮食伤脾、饮食伤脾及肝、饮食伤脾及肾和饮食偏嗜体质等方面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形成(脾虚失运,肝失疏泄,天癸乏源,痰瘀内生)、中医证候分型表现以及相应论治等,并提出依量择食,依质择食等食养原则,为中医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兰玛 《世界中医药》2012,7(3):274-27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发病多因性、临床症状呈多态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内分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5%~10%。本病病因目前尚未阐明,属中医学"闭经""不孕症""月经后期""症瘕"等范畴。近年来,中医根据辨证与辨症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近5年来中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概述如下。1辨证论治石晶等[1]将本病分为肾虚痰湿、气滞痰阻、血瘀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呈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与生殖和代谢异常相关的内分泌失调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的"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病症.近年来随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检查方法的进展,无论在诊断上还是在治疗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异常子宫出血.中医学多将其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等范畴.从古至今中医医家对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异常子宫出血有诸多不同见解,此文旨在总结古今医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月经后期或闭经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梳理古今医家运用中药对于此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及长期无排卵为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痤疮、肥胖、卵巢多囊样改变等。本病隶属于中医学"闭经""月经失调""不孕"等范畴。吕绍光主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理、法、方、药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丰富的论治经验,为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本文较为全面、系统总结了吕绍光主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为特征的内分泌综合征。本病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痤疮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史籍对本病无专门记载,但根据其症状可归于"月经后期""闭经""无子"等范畴。导师刘金星教授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加上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以补肾活血周期治疗立法,提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剂(补肾养精汤与活血汤)。患者周期服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正龙倩玲教授系广东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妇科疾病。现将龙师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持续不排卵和雄激素分泌过多为临床主要特征的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1],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2]。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中医"月经后期"、"闭经"、"月经  相似文献   

10.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常以月经稀发或闭经、婚后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为主要表现。目前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治疗仍颇为棘手。鲍世平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深研有得,现将其治疗PCOS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中医"月经后期"、"月经过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月经后期""崩漏""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癥瘕"等范围,65%~70%患者同时合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密不可分。病因成多样性,与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发育障碍、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虚为本,肾虚痰湿阻滞冲任,精血不能充盈血海。正确认知发病机理,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早期诊断,预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远期并发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指青春期前后发病,卵巢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的雄激素生成过多,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一系列表现。PCOS不仅影响女性生育及生活质量,而且存在多种远期健康风险,如糖耐量异常、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虽然中医古文献无PCOS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中医学"月经失调""癥瘕""不孕"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典中西药治疗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囊性改变.患者可具备以上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作者研究比较了经典中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改善激素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归属于"不孕""月经失调""闭经""癥瘕"等中医病证范畴,病位位于女子胞,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与心、肺亦有一定联系。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主要学术思想为"五经配伍",主张通过"针经治脏"以达到调和脏腑的目的。本文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针经治脏"的角度阐述针五经、调五脏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及代谢功能障碍疾病,PCOS的患病率占不孕人群的30%~40%[1]。本文对中药复方在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中医学中并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等疾病;也可根据其卵巢多囊样的改变,归属于"癥瘕"的疾病范畴。本病以肾虚为主,与肝脾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也是疑难杂病之一。起病多见于青春期,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临床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肥胖及黑棘皮症等[1]。在中医范畴内多囊卵巢综合征属"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导师陈莹教授从事妇科临床及研究工作30余年,在临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多种病因的一组临床表现,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病。无排卵月经性不孕中有50%~60%为多囊卵巢综合征。[1]主要临床表现为雄激素过高、闭经、月经稀发。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无此病名,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不孕"等范畴。付灵敏等[2]认为,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以月经不调、肥胖、多毛、不孕、痤疮及黑棘皮症为常见表现,是不孕症患者的常见病因,严重影响生育年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可归于中医"闭经""月经后期""崩漏""不孕""癥瘕"等范畴。笔者认为肾阳虚是PCOS的致病之本,痰湿阻滞是发病的关键,临床上以阳和汤加减治疗,收效颇丰。  相似文献   

19.
张盼盼  董莉  朱南孙 《新中医》2017,49(5):154-155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以持续性无排卵、多囊卵巢、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肥胖、痤疮、多毛、不孕等,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西医治疗亦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1])。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中医没有相应病名,该病多分属于中医不孕、月经后期、闭经等范畴。朱南孙教授,海派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均为中医妇科大家,朱南孙自幼秉承家学,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属中医月经后期、崩漏、闭经、不孕的范畴 ,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失常所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临床症状以不孕、月经失调、多毛、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为主要特征。本病为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 ,临床常以不孕、月经失调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