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定喘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清肺化痰定喘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FEV_1、FVC及FEV_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定喘方可有效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俞淑依 《新中医》2019,51(3):89-91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痰热壅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应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联合组加服清金化痰汤,治疗1周后对比2组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与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PC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FEV_1、FVC及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3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CRP、PCT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组3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以清金化痰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痰热蕴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促进肺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赵书刚 《河北中医》2016,(11):1645-1648
目的观察清金祛痰活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瘀阻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AECOPD痰瘀阻肺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金祛痰活血方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及白细胞介素(IL)-17、IL-10、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FEV_1、FVC及FEV_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IL-17、s VCAM-1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L-10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IL-17、IL-10及s VCAM-1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7.0%,对照组69.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金祛痰活血方治疗AECOPD痰瘀阻肺型,能够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肺功能,对AECOPD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痰浊阻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分为中药组10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中药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及FEV_1/FVC均大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COS痰浊阻肺型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提高疗效,且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彭靖 《新中医》2020,52(17):156-159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穴位贴敷贴与耳穴埋豆联合西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要求的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持续治疗,并给予健康宣教、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排痰指导和营养指导等肺康复护理管理措施。观察组加予止咳平喘穴位贴敷贴与耳穴埋豆。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价临床症状,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_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等肺功能指标,评价肺肾气虚证评分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出院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CAT、SGRQ和肺肾气虚证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FVC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EV_1/FVC和FEV_1%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止咳平喘穴位贴敷贴与耳穴埋豆联合西药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可减轻咳嗽、气喘等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患者肺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其部分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共10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按照随机编号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予苏子降气汤口服。根据量化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肺功能和生命质量观察苏子降气汤对AECOPD(痰浊壅肺证)的影响,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L-21和CXCL13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然而观察组肺功能的主要指标FVC(L)、FEV_1(L)、FEV_1/FVC(%)和PEF(L/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定症状、活动、影响和平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IL-21和CXCL13的表达水平2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苏子降气汤可明显改善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及生命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IL-21及CXCL13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加升降汤联合西医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新加升降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FEV_1/FVC%、FEV_1%)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结束时两组完成试验病例共100例,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62.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第3、7、14天分别比较,中医证候积分、CAT评分及6MW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CAT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治疗组6MWD距离增加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④治疗前与治疗第3、7、14天分别比较,两组FEV_1/FVC%、FEV_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第3、7、14天分别比较,FEV_1/FVC%、FEV_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升降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壅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尤志新  李慧娇 《新中医》2019,51(7):126-129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胶囊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s呼气容积(FEV_1)、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VC/FEV_1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FEV_1指标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给予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罗红霉素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24/30);治疗后,实验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FEV_1、FVC、FEV_1/FVC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罗红霉素治疗痰热郁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症状改善及肺部功能改善均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2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痰上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FEV_1%、FEV_1及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痰上清中IL-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下降(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痰上清中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推拿治疗稳定期COPD,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肺背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穿戴温肺背心。2组疗程均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氧饱和度(SaO_2)]、中医证候积分、中医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FEV_1、FEV_1/FVC、FEV_1%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FEV_1%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O_2)、SaO_2均升高(P0.05),p(CO_2)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p(O_2)、SaO_2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9.2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背心能有效缓解COPD稳定期肺脾肾亏虚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反激逆从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住院的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反激逆从法代表方蠲饮泄肺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3%(33/35)和75.5%(28/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E、EGFR、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血清NE、EGFR、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EV_1%、FEV_1/FVC、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期间及停药7 d之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反激逆从法联合西医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疗效更好,机制可能与该治法可调节EGFR、NE的表达,降低IL-6水平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应用支气管舒张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祛痰药物及低流量吸氧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麻杏石甘汤合贝母瓜蒌散(炙麻黄6 g,杏仁10 g,石膏20 g,炙甘草7 g,浙贝母10 g,瓜蒌15 g,茯苓15 g,陈皮10 g,黄芩10 g,鱼腥草20 g)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2.9%,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在FEV_1、FVC、FEV_1/FVC及6MWD方面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杏苏二陈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浊阻肺型)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AECOPD(痰浊阻肺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63例和67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杏苏二陈汤,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通气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_(50))]、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PaCO_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PaO_2、PaCO_2、SaO_2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FEF_(50)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BC、N%、hs-CRP、RDW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苏二陈汤治疗AECOPD(痰浊阻肺型)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改善肺部炎症,恢复肺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子养亲汤合参苓白术散配方颗粒治疗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子养亲汤合参苓白术散配方颗粒治疗。连续治疗1周。比较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评分、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FVC]、气道损害相关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7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咳痰、喘咳、胸闷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咳痰、喘咳、胸闷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项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AT、mMR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AT、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AT、mMR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VC、FEV1、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3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PC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子养亲汤合参苓白术散配方颗粒治疗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COPD,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并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采取桑白皮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8例痰热郁肺型慢阻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单项西医疗法与桑白皮汤联合西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与中医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评分与中医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肺胀、咳嗽及喘证评分更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_1)、最大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后FEV_1、FVC指标均低于观察组,对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_1/FVC)指标均改善,改善程度相近(P0.0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痰热郁肺型慢阻肺疾病采取桑白皮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能够改善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排除痰液,改善微循环,加快身体恢复速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有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滕王娜 《新中医》2021,53(3):64-67
目的:观察慢阻肺汤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慢阻肺汤治疗。2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中医证候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汤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肺益阳化痰中药方,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2.26%,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阳化痰中药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寒饮停肺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射干麻黄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变化(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_1、FVC、P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FEV_1、FVC、PEF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寒饮停肺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孟鲁司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苏前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属痰浊阻肺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苏前二陈汤口服。选用临床有效率、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作为评价依据。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66%(23/30),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28/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as percent of estimated value,FEV_1%)和1秒率(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_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苏前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证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