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诱导的自噬应激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及MPP+导致α-突触核蛋白自噬性清除障碍及其异常聚集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MPP+处理细胞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盐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α-突触核蛋白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并用MDC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观察自噬水平的变化及α-突触核蛋白、LC3-Ⅱ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在细胞内的共定位情况.结果 MPP+处理后细胞的活力明显下降;与未处理组相比(PC12组:0.20±0.08;A30P组:0.76±0.09),PC12+MPP+组(0.66±0.07,t=5.7271,P=0.0023)和A30P+MPP+组(1.71 4±0.40,t=8.6100,P=0.0005)α-突触核蛋白表达增加;LC3-Ⅱ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自噬泡的平均数目均增高.另外,MPP+处理后,α-突触核蛋白和LC3-Ⅱ的荧光信号及其共定位增加,尽管LAMP-1标记的溶酶体荧光信号增加,但与LC3-Ⅱ标记的自噬体共定位程度却减小.结论 MPP+导致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出现障碍,引起α-突触核蛋白的自噬性清除障碍与自噬应激的出现,最终导致细胞的损伤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褐藻多糖硫酸酯(FUC)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损伤的MN9D细胞内氧化应激及组织蛋白酶D(CatD)单克隆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方法采用100 mol/L MPP+损伤MN9D细胞制备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观察FUC预处理后PD细胞模型的细胞存活率。采用荧光检测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tD、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及Bax蛋白表达。结果与MPP~+组比较,1×10~(-6)、10~(-5)、10~(-4)mol/L FUC预处理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MPP~+组SOD、GSH抑制率显著降低(均P0.05)。与MPP+组比较,FUC预保护组及SEL预保护组SOD、GSH抑制率显著升高(均P0.01)。FUC预保护组与SEL预保护组SOD、GSH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P~+组CatD蛋白、LC3-Ⅱ蛋白及Bax蛋白水平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FUC预保护组、SEL预保护组及CatD抑制剂组CatD蛋白、LC3-Ⅱ蛋白及Bax蛋白水平显著低于MPP+组(均P0.001)。FUC预保护组、SEL预保护组及CatD抑制剂组CatD蛋白、LC3-Ⅱ蛋白及Bax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UC对PD细胞模型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保护细胞溶酶体,抑制CatDBax的表达,抗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metformin)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e ion,MPP+)诱导损伤的神经细胞SH-sy5y的保护作用,探索二甲双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MPP+)诱导PD细胞模型24h,分组为Control组、MPP+组(800mol)、Metformin组(二甲双胍预保护2h,1mM),以CCK-8检查细胞的存活率,检测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形态,流式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以及自噬相关蛋白LC3,p62表达情况.结果 与MPP+组相比,Metfrmin组可促进细胞的存活,减少细胞膜破坏,与MPP+组相比,Metformin组Bcl-2水平升高,Bax表达下降,同时LC3含量升高,p62表达下降.结论 二甲双胍能够减轻MPP+诱导的PD模型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自噬及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凝血酶导致的星形细胞死亡中是否存在细胞自噬,以及自噬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孕21 d SD大鼠原代培养星形细胞分为:生理盐水组,凝血酶组(凝血酶处理),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3-MA干预),凝血酶+3-MA组(凝血酶+3-MA共处理)。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转化,免疫组化学染色检测beclin 1表达水平,单丹磺酰尸胺(MDC)染色观察细胞自噬空泡;乳酸脱氢酶(LDH)和活/死细胞计数评估细胞死亡。结果星形细胞经凝血酶处理24 h后,1LC3Ⅰ向LC3Ⅱ转化和beclin 1表达明显上升(P0.05)。2MDC染色示自噬空泡数显著增加;3-MA可降低LC3Ⅰ向LC3Ⅱ的转化,下调beclin 1表达(P0.01)和减少MDC染色自噬空泡(P0.05)。3细胞死亡检测,星形细胞经凝血酶处理后LDH水平和活/死细胞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死亡细胞比例上升(均P0.05);3-MA干预后,LDH水平和活/死细胞计数中的死亡细胞比例较凝血酶组进一步上升(均P0.05)。结论凝血酶导致的星形细胞死亡过程中存在细胞自噬,抑制细胞自噬加重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自噬/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后的小胶质细胞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BV2),分为正常对照组、OGD模型组和OGD+Acacetin组(10μmol)。缺氧6 h复氧24 h后采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BV2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的死亡率;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Ⅱ/LC3-Ⅰ、beclin-1、NLRP3、caspase-1和IL-1β等蛋白的表达。结果 刺槐素能增加OGD/R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减少LDH的释放,降低ROS的生成,增加LC3-Ⅱ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下调NLRP3、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结论 Acacetin能减轻OGD/R后小胶质细胞的损伤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ROS的产生、激活自噬、抑制NLRP3炎症小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cation,OGD)模型模拟脑梗死后神经元缺血缺氧环境(OGD),探索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否影响OGD后细胞的生存,以及自噬在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检测Netrin-1对细胞活性及自噬的影响。使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干预自噬水平,同时构建过表达Netrin-1受体UNC5H2-HA基因的HEK293T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标志物(Beclin 1、LC3、p62)的表达及免疫荧光检测LC3斑点的形成。结果与OGD对照组相比,Netrin-1及3-甲基腺嘌呤的干预均显著提高细胞活性,伴有LC3-Ⅱ斑点形成减少;相反,雷帕霉素增加LC3-Ⅱ斑点的同时抑制细胞活性,并减弱了Netrin-1提高细胞活性的作用。过表达UNC5H2-HA细胞较对照质粒组相比,LC3-Ⅱ表达增加;同时进行Netrin-1干预后仅过表达组出现LC3-Ⅱ表达下降,p62表达上升。结论 Netrin-1可能通过受体UNC5H2下调OGD损伤的人神经母细胞瘤自噬而提高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芍药苷(PF)对6羟基多巴胺(6-OHDA)损害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各组6-OHDA诱导PC12损伤细胞相对存活率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C12细胞α-突触核蛋白(α-syn)、自噬相关蛋白(LC3-Ⅱ、p62)以及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OHDA组相对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LDH活性显著升高(均P0.01)。与6-OHDA组比较,Pc Tx1组、阿米洛利组、PF各亚组相对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LDH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OHDA组ASIC1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6-OHDA组比较,Pc Tx1组、阿米洛利组、PF各亚组ASIC1a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OHDA组α-syn、LC3-Ⅱ、p62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6-OHDA组比较,Pc Tx1组、阿米洛利组、PF各亚组α-syn、LC3-Ⅱ、p62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PF可能通过提高α-syn的自噬性降解,对6-OHDA毒素损害的PC12细胞起到保护作用。PF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ASIC1a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以250μmol/L的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MPP+组,IGF-1+MPP+组和抑制剂组。抑制剂组再分为:(1)空白对照组;(2)MPP+组;(3)IGF-1组;(4)IGF-1+MPP+组;(5)MPP++LiCL组;(6)IGF-1+MPP++LiCL组。孵育24h后采用AO-EB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孵育4h之后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phospho-GSK-3β蛋白表达。结果(1)100nmol的IGF-1对MPP+处理的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减少了MPP+所致的细胞凋亡。(2)LiCL起到了与IGF-1相似的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3)总GSK-3β含量各处理组没有太大改变,但磷酸化的GSK-3β含量IGF-1组高于与MPP+单独处理组。结论IGF-1可减少MPP+所致的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与上调磷酸化的GSK-3β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细胞分为MPP+(0 mmol/L)对照组、MPP+(1 mmol/L)处理组和MPP+ (2 mmol/L)处理组,共同转染EGFP-LC3和RFP-MI-TO后加入MPP+处理48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甲丹磺酸尸胺(MDC)检测自噬空泡聚集,免疫荧光法检测EGFP-LC3和RFP-MITO亚细胞共定位,流式技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活性氧.结果 MPP+1 mmol/L及MPP+2 mmol/L组LAMP2A、Beclin1和LC3-Ⅱ/LC3-Ⅰ的灰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MPP+处理组自噬水平增加,自噬空泡增加,外源性LC3表达上调,EGFP-LC3和RFP-MITO存在亚细胞共定位.MPP+1 mmol/L及MPP+2 mmol/L组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降低;MPP+1 mmol/L及MPP+2 mmol/L组线粒体活性氧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P+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水平致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RNA-221(miR-221)靶向磷酸脂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介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也称AKT)信号通路调节细胞自噬参与帕金森病(PD)进展的机制研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作用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建立PD模型;转染miR-221模拟物或抑制剂来调节miR-221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自噬体;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确定miR-221的表达;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标志物(LC3-II)和PTEN/PI3K/AKT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在PD细胞模型中,miR-221的表达水平下降(P0.01),LC3-II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自噬体增加;与6-OHDA组相比,过表达miR-221降低了LC3-II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并增加了细胞存活率(P0.001),而沉默miR-221增加了LC3-II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并降低了细胞存活率(P0.001);此外,与6-OHDA组相比,过表达miR-221降低了PTEN蛋白的表达(P0.01),增加了PI3K蛋白的表达(P0.001)以及AKT蛋白磷酸化程度(P0.01),而沉默miR-221增加了PTEN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了PI3K蛋白的表达(P0.05)以及AKT蛋白磷酸化程度(P0.05)。结论 miR-221在6-OHDA诱导的PC12细胞中表达降低,上调miR-221可靶向PTEN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来调节自噬,从而发挥对PD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250μmol/L的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MPP+组、IGF-1组、IGF-1+MPP+组、IGF-1+MPP++LY294002组。孵育24 h后采用AO-EB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孵育4 h之后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Akt、磷酸化-Akt(phospho-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1)100 nmol的IGF-1能够显著抑制MPP+所致的细胞凋亡,对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2)总Akt含量蛋白表达水平各处理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磷酸化的Akt在IGF-1+MPP+组表达高于MPP+单独处理组(P<0.05)。结论 IGF-1可减少MPP+所致的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与上调磷酸化的Akt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Aβ损伤的PC12细胞可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PC12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药物)、Aβ诱导组(20 μmol/L Aβ处理组)和预处理组(分别加入浓度为5 ml/L、10 ml/L、20 ml/L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孵育24 h后加20 μmol/L Aβ),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PC12细胞核的改变,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LDH、SOD、GSH及caspase-3活性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细胞色素C(Cyt-C)蛋白释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10、20 ml/L)预处理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它能增加Aβ损伤的PC12细胞增殖活力,减少Aβ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降低细胞核凝聚现象,抑制Aβ损伤的PC12细胞LDH释放,增强SOD和GSH活性,促进Cyt-C在细胞内表达,降低caspase-3活性,促进Bcl-2的表达。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Aβ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与线粒体通路相关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它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应激、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抑制caspase-3的激活、促进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FAM134B介导的自噬在无镁外液致痫海马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及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新生24 h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通过无镁外液诱导体外癫痫模型。将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无镁诱导组(AE)、阴性对照组(Lenti-pGV)、过表达FAM134B组(Lenti-FAM134B)和低表达FAM134B组(Lenti-FAM134B-shRNA),并进一步采用选择性自噬抑制剂3-MA进行干预;采用LDH法检测细胞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及CHOP的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AE组LDH释放率明显升高,海马神经元活力下降,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过表达FAM134B显著降低LDH释放率,增加海马神经元活力,减少AE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AE组LC3-Ⅱ/LC3-Ⅰ比例增加,过表达FAM134B使LC3-Ⅱ/LC3-Ⅰ比例进一步增加; AE组GRP78和CHOP的表达明显增加,过表达FAM134B显著减少AE诱导的GRP78和CHOP表达的增加,而低表达FAM134B均发挥相反作用。与过表达FAM134B组相比,3-MA消除过表达FAM134B对AE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及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显著增加GRP78和CHOP的表达,并增加LDH释放率。结论 FAM134B可能通过调控自噬途径对内质网应激和神经元凋亡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甲状旁腺激素(PTH1-34)对PC12细胞作用和p38MAPK、Caspase-s在PTH1-34对PC12细胞凋亡中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测定PTH对PC12细胞生长抑制率,通过细胞形态学、乳酸脱氢酶(LDH)和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细胞损伤,RT-PCR测定p38 mRNA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38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caspase-3蛋白的变化。结果 CCK-8法测定PTH抑制PC12细胞生长;透射电镜可见细胞核呈固缩状、凋亡小体出现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可见细胞凋亡率增多;LDH渗出量增多等。PTH1-34可明显上调p38 mRNA的表达,并可明显地促进PC12细胞磷酸化p38MAPK与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论 PTH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p38MAPK和Caspase-s共同介导参与PTH致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噬抑制剂6-氨基-3-甲基嘌呤(3-MA)对机械性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小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 w后,采用机械性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定量分析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自噬相关分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Ⅰ/Ⅱ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机械性损伤后24 h神经元自噬相关分子LC3的表达情况;小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2 w后,用自噬抑制剂3-MA预处理1 h,采用机械性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碘化丙啶(PI)/Hoechst 33342双染测定神经元损伤程度以及3-MA的保护作用,并通过Western blot研究凋亡相关指标caspase-3和自噬相关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eclin-1的表达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荧光组化同时证明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后24 h LC3Ⅱ表达明显增加;LDH活性测定表明3-MA能抑制机械性损伤造成的LDH活性的增高;PI/Hoechst 33342双染表明3-MA可以明显减少机械性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通过Western blot法证明3-MA抑制LC3Ⅱ,并导致cleaved 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自噬抑制剂3-MA可能通过抑制自噬而减少机械性神经元损伤后神经元凋亡,进而对机械性损伤后神经元起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皮层区域沉默信息因子3(SIRT3)和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使用C57BL/6J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即再灌注3 h、24 h、3 d和7 d组),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小鼠大脑皮层损伤区SIRT3和LC3的表达,后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免疫荧光结果发现SIRT3术后呈现动态高表达,并于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整体随时间呈现抛物线状变化,而LC3与SIRT3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且存在共定位表达;蛋白印迹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SIRT3和LC3的相似表达趋势,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表达趋势具有显著相关性(P 0. 05)。结论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皮层SIRT3和LC3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SIRT3对自噬的调节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otch 3(R90C)突变蛋白诱导VSMC细胞凋亡机制。方法采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Flag-Notch 3(WT)及Flag-Notch 3(R90C)质粒转入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10,通过Western blot检测Beclin 1及LC3Ⅱ/LC3Ⅰ;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MDC)染色检测细胞自噬空泡的变化;PI/Annexin-V-FITC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转染Flag-Notch 3(WT)组相比,过表达Flag-Notch 3(R90C)下调细胞内源性Beclin 1蛋白的表达,LC3Ⅱ/LC3Ⅰ的比值降低。与转染Flag-Notch 3(WT)组相比,过表达Flag-Notch 3(R90C)诱导A10细胞自噬空泡聚集减少。与转染Flag-Notch 3(WT)组相比,过表达Flag-Notch 3(R90C)使A10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 Notch 3(R90C)突变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巨自噬水平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将COX-2导入PC12细胞使其高表达COX-2,为实验验组;未导入COX-2的PC12细胞为对照组。两组细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后成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然后加入6-羟多巴(6-OHDA)诱导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分别用LDH方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细胞的损伤程度以确定COX-2是否可以作为独立因素影响PD的发病机制。结果LDH和FCM结果均显示实验组细胞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OX-2可以提高神经元对于6-OHDA毒性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对体外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MPP+损伤PC12细胞制备氧化损伤模型.不同浓度的莱菔硫烷加入培养基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后续实验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莱菔硫烷组(B)、MPP+损伤组(C)、莱菔硫烷预处理+MPP+损伤组(D).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观察不同浓度莱菔硫烷预处理PC12细胞活力变化及不同分组PC12细胞活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分组PC12细胞中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定不同分组PC12细胞内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醌还原氧化酶1(NQ0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A组细胞存活率(98.70%)与MPP+(500μmol/L)组(58.1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1.83,P<0.05),D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C组细胞凋亡率升高,D组细胞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莱菔硫烷预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减低.C组Nrf2、HO-1、NQ01蛋白表达下降,D组Nrf2、HO-1、NQ0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莱菔硫烷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莱菔硫烷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_2对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小鼠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建立OGD/R损伤模型。将培养的神经元细胞进行分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神经元内LC3-1、LC3-Ⅱ、Bcl-2、Beclin1、AMPK、m TOR及p70S6K等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测定细胞毒性。结果 OGD/R损伤6 h、12 h及24 h后神经元LC3-Ⅱ、Beclin 1表达明显增高,而p62表达持续下降,神经元的生存率明显下降,LDH漏出率增加。15d-PGJ_2可显著降低LC3-Ⅱ和Beclin 1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元的生存率及降低LDH的漏出率。OGD/R后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少,而Beclin 1表达则显着增加。15d-PGJ_2预处理显著增加OGD/R 24 h的Bcl-2表达量。利用Bcl-2 siRNA或scRNA转染神经元细胞发现,Bcl-2 siRNA可消除15d-PGJ_2对OGD/R后各时间点的抑制效应。结论 15d-PGJ_2能够有效地对神经元OGD/R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进而抑制自噬的发生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