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平心定悸汤和普罗帕酮片。观察早搏发作的次数、程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心定悸汤治疗室性早搏有效,与普罗帕酮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并分析自拟活血定悸汤治疗心血瘀阻型高血压伴房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心血瘀阻型高血压伴房性早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n=33)及对照组(n=32)。治疗组给予自拟活血定悸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房室早搏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房室早搏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活血定悸汤治疗心血瘀阻型高血压伴房性早搏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中医证候,且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宁心定悸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早搏(气虚痰阻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宁心定悸汤,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9%,对照组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治疗加宁心定悸汤口服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早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伴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冠心病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情况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的治疗方案可起到温补心阳、复脉定悸之功,可有效缓解甚或消除患者临床症状,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定悸汤对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冠心病室早)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93例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患者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服用益气养阴定悸汤,与稳心颗粒冲剂进行对照观察,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室性早搏的显效率为35.5%,总有效率为75.8%;对照组显效率为16.1%,总有效率为48.4%。2组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2组比较,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养阴定悸汤对气阴两虚、心脉瘀阻型心悸的临床疗效确切;对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的室性期前收缩早搏有疗效,能改善心悸的中医证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归脾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4天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普罗帕酮可改善心悸(室性早搏)心脾两虚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普罗帕酮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宁心定悸汤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人给予宁心定悸汤治疗,对照组28人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资料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宁心定悸汤治疗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定悸通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定悸通脉汤,疗程4周;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6.4%,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显效率46.2%,总有效率为82.1%,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悸通脉汤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室性早搏患者按照2∶1随机分为治疗组(136例)与对照组(68例)。治疗组口服普罗帕酮与益心舒胶囊,对照组口服普罗帕酮。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症状、常规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室性早搏总有效率88.97%,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1.18%;对照组分别为75.00%、76.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室性早搏较单独使用普罗帕酮疗效显著,且避免了普罗帕酮用量过大引起心律失常等不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通腑汤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予自拟疏肝通腑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欲便不得、腹中胀痛、嗳气、胸胁痞满、肠鸣、纳食减少)积分及大便间隔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8.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纳食减少外,两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排便间隔时间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排便间隔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通腑汤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心肌炎、心肌病临床治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心肌炎多归属"心悸"、"怔忡"、"心痹"的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为多. 1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邪侵袭、由表人里、热毒内陷心包、留而不去、损耗心血心气所致.  相似文献   

12.
娄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184-2186
心律失常隶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总结董其美临证应用活血化瘀疏通心脉、益气温阳宣畅心脉、和胃降浊心胃同治、养阴平肝心肝同治、心肾不交引火归元、辨证用方辨病用药的辨治心悸、怔忡经验。  相似文献   

13.
王行宽教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经验。王教授认为频发性室性早搏发病之病位在心,多由肝胆失疏,营卫不调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痰气内停,或痰气蕴热化火扰动心神或胆腑引发此病。针对病机,遵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治惊悸从肝胆二经”思想,认为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当以疏泄肝胆,调和营卫为本,兼以豁痰化瘀,泻火宁心。  相似文献   

14.
心悸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及其他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归纳,从八纲辨证中虚实的角度辨证论治心悸,认为正虚、邪实及虚实夹杂皆可致悸。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悸的中医分型与早搏昼夜分布的相关性,以及功能性和病理性早搏的昼夜分布规律.方法运用动态心电图仪检测150例心悸患者在白天时段(8:00-20:00)和夜间时段(21:00-次日8:00)的早搏次数及所占早搏总数的百分率,并对150例心悸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心悸多发生在子时和午时,且早搏集中发生在白天时段的心悸患者多属阴虚火旺型,而早搏集中发生在夜晚时段的心悸患者多属阳虚瘀阻型;另外,功能性早搏多发生在子时(2 3:00-1:00),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卯时(1:00-7:00).结论提示早搏与心悸的中医分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中医阴阳理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亦为中医治疗心悸辨证用药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畅晓燕 《光明中医》2013,(12):2599-2600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14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组70例,对照组71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原则施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王胜南  陈守强  许腾  于京芳 《光明中医》2014,29(11):2379-2380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发作性,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常有外因诱发,时作时止;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常无明显诱因,持续存在。《黄帝内经》未见"心悸、怔忡"之病名,最为相近的记载是《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悸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调研与中医计量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多个地区1126例心悸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研究。结果:心悸主要以气虚证素的病理症状体征分布最多;心悸的病位证素主要有心、脾、肾、肝、肺;病性证素主要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火热、痰、水饮。结论:心悸的病性虚实错杂、病位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辨证多证素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述《金匮要略》惊悸病辨证施治。通过惊悸病名分析,病因病机探讨,病性虚实的区分,探讨和了解《金匮要略》对惊悸病辨病思路。通过惊悸病治法与方药应用,掌握其论治特点,从而总结归纳仲景对惊悸病的辨证论治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国安主任医师认为心悸主要是由于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两虚、中阳不足、心脾两虚、肾阳亏虚、胃虚饮停,上逆犯心所致,临床以中老年人多见,证型以心阴心阳两虚多见,治疗应以炙甘草汤为主方,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