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0,(8)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12)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治疗2周;治疗组在予长春西汀静脉滴注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 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 0. 05或P 0. 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用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茯苓泽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奥扎格雷氯化钠静脉滴注;对照组同时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口服加味茯苓汤泽泻汤,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茯苓泽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茯苓泽泻汤合四逆散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先后顺序,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34例,采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茯苓汤泽泻汤合四逆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变化,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双侧椎动脉及基...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眩晕、躯体平衡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后循环缺血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2例)与对照组(180例)。治疗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2 g,地塞米松2 mg,利多卡因20 mg针管内混匀,取天牖穴注射,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6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1次/日,治疗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8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5),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够明显缓解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头痛、平衡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天麻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扩张血管作用,防止脑血管痉挛,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增加脑血流量,且其镇静作用,使患者的焦虑症状得到缓解,从而解除因精神因素所致的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茯苓泽泻汤加味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湿中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6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同时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同时服用加味茯苓泽泻汤,15d为1疗程,2疗程后对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79.41%(27/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的监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味茯苓泽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证属痰湿中阻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应用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刮痧治疗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脑病一科的痰瘀阻窍型PCI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刮痧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中医单项证候评分、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及中医单项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痰瘀阻窍型PCI性眩晕的患者中应用针刺联合刮痧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治疗,日1剂,水煎分2次服。观察1个月内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中阻型眩晕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础疗法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6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3%,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7.1%,2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基础疗法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性好,是临床上治疗肝阳上扰型眩晕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眩晕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我们从1989年至1994年运用名医司徒铃教授压灸百会医病经验,治疗痰浊中阻型眩晕6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具有典型中医眩晕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为痰浊中阻型的病人(中医诊断分型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63例中.男性21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6小时,平均22天.治疗最少1次,最多9次.其中颈椎病26例,低血压4例,美尼尔氏综合征5例,脑动脉硬化5例.经期眩晕5例,神经衰弱4例,鼻咽癌放疗后3例,外伤性颈性眩晕2例,脑震荡后遗症4例,不明原因5例.排除标准:颅内占位性病变、感染性疾病及眼病等引起者;年龄在16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者,未按时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加减半夏白术天麻汤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眩晕程度,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经颅多普勒检查治疗前、后基底动脉(BA)和双侧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证候方面,观察组治疗后对头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或刺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上扰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合泽泻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葛根汤合小柴胡汤合泽泻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眩晕症状改善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DBP)、收缩压(SBP)、24h DBP、24h SBP指标及眩晕程度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两周后血压升高观察组22.22%,对照组6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痰浊中阻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早期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每晚睡前服用1次,每次5 mg,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调气化痰定眩法针刺,穴取中脘、丰隆、支沟、四神聪等,留针30 min, 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 DARS)评分,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检测大脑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血流速度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西药组为73.33%(22/3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DARS评分、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针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针药组治疗后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穴位注射天麻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与观察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行穴位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眩晕障碍量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针刺治疗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法半夏18 g,天麻10 g,生白术20 g,茯苓20 g,泽泻10 g,佩兰10 g,薏苡仁30 g,厚朴6 g,滑石20 g,陈皮12 g,葛根30 g,桂枝6 g,甘草6 g)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选取风池、百会为主穴,足三里、丰隆、阴陵泉、颈4~6夹脊穴、足太阳、后神聪、虎口为配穴。两组均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浊中阻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针刺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痰浊中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眩晕痰浊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84例,对照组予眩晕停、尼莫地平口服,丁咯地尔静滴治疗,治疗组予健脾化痰定眩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10天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痰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急性期痰浊中阻证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祛痰散瘀方治疗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祛痰散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患者主要症状(头昏、眩晕、胸闷、肢体麻木刺痛、头痛)的评分。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s)的水平。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水平。结果 (1)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昏、眩晕、胸闷、肢体麻木刺痛、头痛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Vd、Vm、Vs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基底动脉及椎动脉的Vd、Vm、Vs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Hcy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CRP、Hcy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散瘀方可提高痰瘀阻窍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脑血流速度,降低CRP、Hcy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