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称为“粉刺样乳痈”,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化脓性疾病,其初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有脂质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常伴乳头凹陷或溢液。西医治疗若采用清创术,则容易复发或创面久不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清消法”与“温消法”两种方法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5月—2019年9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经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患者共计68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式,按1∶1的比例随机纳入“清消组”或“温消组”。观察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的治愈率、治愈时间及肿块表面积,并作安全性评价。结果 清消组34例,剔除1例,脱落1例,完成32例;温消组34例,剔除2例,脱落4例,完成28例。清消组6个月治愈20例(62.5%),好转11例(34.38%),无效1例(3.13%),总有效率96.88%(31/32)。温消组6个月治愈16例(57.14%),好转12例(42.86%),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28/28)。“清消组”在治疗第2、3、4、6个月的治愈率均高于“温消组”,在治疗第4个月“清消组”治愈率高于“温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4个月时“清消组”肿块面积小于“温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6个月结束时,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肿块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单玮 《江苏中医药》2020,52(5):13-15
唐汉钧教授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病机为肝脾失调,气血瘀滞,湿热痰瘀凝聚,故治疗以分期辨证论治为主,消法贯穿治疗始终,主要体现为清肝疏肝之法以泄肝气清肝火,祛瘀活血、化痰散结之法促使结块消散,同时配合清创外治。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刘丽芳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经验。刘教授立足于当代人生活的特点,采用内外同治的方法,内治分肿块期、成脓期与瘘管期3期辨证施治,结合中药外用,另嘱调节情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总结刘胜基于玄府气液理论治疗不同时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经验。刘胜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机在于玄府郁闭、气血凝滞,以开通玄府、畅达气血为主要治疗原则。根据其病程特点分为肿块期、脓肿期及溃后期,主张以消为贵、以通为用,并强调内外合治,认为肿块期治疗宜温清并用,透表开玄;脓肿期宜托里透脓,养血和玄;溃后期宜温阳健脾,益气荣玄。本文就刘胜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经验进行总结,另附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防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刘丽芳教授从阴阳论治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多属半阴半阳证,治宜寒温并用,拟消痈乳康汤内服,临证灵活加减,并配合中药外治,内外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8.
介绍和总结刘丽芳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刘丽芳教授据其临床特点,如皮肤紫黯或颜色不变、皮温不高、疮形平塌漫肿、血多于脓、溃疡紫黯、病程较长等,认为本病属于阴证,与阴疽的病机特点十分类似,二者病机为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阳气不足为病之本,风寒湿邪侵袭,气血阻滞,痰瘀互结是病之标。主张用温阳法治疗本病,温阳可使阴寒、痰凝、瘀阻等病理产物得以正常气化,使其逐渐得以温化而消散。喜用阳和汤为基本方治其本。同时审详标实之候,综合运用温阳行气解郁、温阳化痰散结、温阳活血化瘀、温阳清热解毒等法,以期收到标本兼顾,温阳不留邪,祛邪即扶正的目的。并附以临床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程钟龄《外科十法》将肉芽肿性乳腺炎按阳毒、阴毒、半阴半阳之毒进行论治,属阳毒者,成脓前,使用远志膏外敷肿处,脓成后及时切开将脓腐放尽.躯干及四肢之脓肿,皆可用刀法,而头面及耳前后之脓肿,则宜用砭法.切开引流之后,不论脓液多少,均安放引流条于创口.属阴毒者,宜以温为主,可用万全膏遍敷肿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属半阴半阳者,...  相似文献   

10.
夏小军教授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机关键在于痰、瘀二端,临证须灵活掌握本病的证候特征及证型演变规律,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邪正消长,精准施治。由于乳房溢液、肿块、流脓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主要症状,痰与瘀为其主要病理特点,且疾病溃脓期及久病体虚者极易感受外邪,故化痰行瘀、软坚散结,佐以清热解毒之法可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始终,且化痰重于行瘀。临证用药时,化痰行瘀,须防辛燥伤阴;清热泻火,谨防苦寒败胃;补益气血,切勿滋腻碍脾。可适当配伍理气和中、顾护胃气之品,从而助正达邪,固守中州。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口服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本病以乳房单发肿块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应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本病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并可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口服避孕药物等因素有关。本病以乳房单发肿块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因此应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应以手术为主,并可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刘丽芳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本病是乳管内残奶郁积,阻滞乳络,气血运行不畅,痰瘀互阻而凝聚成块,郁久化热,热盛肉腐而发为脓肿;瘀阻日久则新血不生,导致血虚。其以补虚养血法为基础开展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4.
徐东梅  王桂芳 《山西中医》2010,26(10):21-21
韩某,女,24岁,2006年12月18日入院. 右乳肿块20天,溃破3天.患者为哺乳期,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乳肿块.外院诊断为乳腺炎,应用抗生素等治疗20天,肿块明显增大,3天前溃破.  相似文献   

15.
16.
邓显光  刘丽芳  曾丽红  郑璇  吴雨薇 《陕西中医》2021,(10):1433-1435,1469
肉芽肿性乳腺炎,现代研究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者多有乳汁淤积,且胸部撞击、服用避孕药等外部因素也可诱发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中医伏邪理论契合。本文从伏邪理论出发,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病特点,并运用伏邪理论来指导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治疗上以清透伏邪为主,同时根据伏邪特性,结合病程阶段、证候虚实,灵活运用扶正祛邪、提脓祛腐之法,使伏邪尽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裴晓华教授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与“邪留”有关。因此,裴教授从“透邪”理论出发,临床上以祛邪外出、调畅气血为主指导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根据本病分期不同,治以温透、清透、透脓、补透等法,并根据辨证进行药物加减,灵活应用发散达表、质清宣泄、清泄透达之品;肿块期结合外用膏药、溻渍、敷贴、艾灸等外治法,引邪外出,促进肿块消散;成脓期结合切开、药捻、药线等外治法,以促进脓液排出、肿块消散、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万华主任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经验。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肝胃郁热,治疗重在疏肝清热,并结合分期辨治、内外合治。  相似文献   

19.
肉芽肿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腺的一类特殊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多见于中年女性。楼丽华教授认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属于炎性乳房疾病的一种,可由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外受邪毒、哺乳不当,饮食不节、七情内伤等引起气滞、痰凝、血瘀阻于经络,或结滞成块,或热盛肉腐成脓,而红斑可为疾病早期的一个伴随症状,在治疗上采取"治病求本",重在温阳化痰、散寒通滞,使机体阳气通达,病邪得以祛除。"温通"可去其病因,乳络通则气血顺,红斑亦随之消退,邪去则正安,疼痛消失,临床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20.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病变。结合仝小林"脏腑风湿"理论,认为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乳房风湿病",属脏腑风湿范畴;并从脏腑风湿的角度阐述部分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提出风寒湿内侵是病因,产后体虚、寒湿内伏是病机,痰湿瘀互结是关键,化热溃破是进展。应以扶正祛邪为大法、分肿块期、脓肿期及溃后期三个不同阶段论治。为肉芽肿性乳腺炎提供新的辨证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