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2年9月14日至16日,由全军战伤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分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在西安建国饭店召开。全军战  相似文献   

2.
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既定于2012年9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创伤领域的一次盛会,将为业内同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大会将邀请创伤研究领域的高层专家参会,就创伤发生发展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范畴的基础问题,以及各类创伤规范化救治、救治策略的思考和经验总结等临床问题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Sim)抑制海人酸(KA)诱导的大鼠抽搐发作向颞叶癫痫(TLE)发展的长期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盐水治疗癫痫组、Sim治疗癫痫组.KA诱导癫痫半小时后,Sim灌胃.(1)大鼠抽搐后3d评估了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变化.(2)在4-6个月观察海马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死亡、苔状纤维发芽(MFS)和大鼠癫痫发作情况.结果 Sim降低了TNF-α、IL-1β水平,减轻了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死亡,并抑制了海马MFS和癫痫发作.结论 Sim具有抑制KA诱导的大鼠急性抽搐发作向TLE发展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既定于2012年9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  相似文献   

5.
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定于2012年9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创伤领域的一次盛会,将为业内同仁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大会将邀请创伤研究领域的高层专家参会,就创伤发生与发展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范畴的基础问题,以及各类创伤规范化救治、救治策略和经验总结等临床问题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定于2012年9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创伤领域的一次盛会,将为业内同仁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大会将邀请创伤研究领域的高层专家参会,就创伤发生与发展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范畴的基础问题,以及各类创伤规范化救治、救治策略和经验总结等临床问题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既定于2012年9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创伤领域的一次盛会,将为业内同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大会将邀请创伤研究领域的高层专家参会,就创伤发生发展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范畴的基础问题,以及各类创伤规范化救治、救治策略的思考和经验总结等临床问题展开专题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信息导航     
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通知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定于2012年9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创伤领域的一次盛会,将为业内同仁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大会将邀请创伤研究领域的高层专家参会,就创伤发生与发展的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合手术在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神经外科与骨科自1978年以来应用复合手术救治42例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大出血及晚期合并动静脉瘘与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大部分病例复杂且已破裂,或即将破裂,又无法解剖出病变上游血管或用止血带控制出血进行血管重建手术。我们采用“放风筝”法治疗4例(其中3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战时多发弹片伤致颅底高位颈内动静脉瘘合并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止血带辅助外科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行血管重建血运35例,酌情选择介入与开放手术相结合治疗3例(战伤致左椎动脉动静脉瘘1例,左椎动脉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1例,医源性颈内动脉损伤大出血1例)。结果 42例全部治愈,无死亡或因治疗加重残废。全部病人随访1年以上,病变消失且血运重建良好。结论 复合手术在救治颈部与邻近躯干大血管战、创伤出血及晚期并发假性动脉瘤与动静脉瘘时,能有效防止出血,增加手术安全性,将复杂、风险大的手术简单化,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在骨科实习的本科实习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对比观察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和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常规组66.7%(P0.001);实验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为90.0%,显著高于常规组60.0%(P0.01)。结论采用病例库结合模拟人授课模式进行骨科实习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由全军战创伤专业委员会、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军战伤创伤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大会"既定于2012年9月14~16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大会是我国创伤领域的一次盛会,将为业内同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大会将  相似文献   

12.
高原大鼠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氧分压变化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建立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实验模型,探讨模拟高原颅脑战伤伤情特点,为高原颅脑战伤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民用射钉枪射击建立大鼠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模型;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条件,并与正常平原环境条件下对照,观察模型的伤情特点;应用LICOX CMP组织氧监测仪进行局部脑组织氧分压动态监测.结果本实验条件下所制备的大鼠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伤情稳定,可重复性好;局部脑组织氧分压于伤后1 h开始明显下降,在伤后24~48 h下降到最低,之后开始恢复;高原对照组与平原对照组相比,局部脑组织氧分压无明显差异,在伤后1 h仍无明显差异,在伤后6~72 h高原组则明显低于平原组.结论通过民用射钉枪射击致伤,并结合低压氧舱持续减压,可以成功建立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低速低能投射物所致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模型;与平原对照组相比,高原缺氧对照组大鼠局部脑组织氧分压无明显变化,但模拟高原条件下开放性颅脑损伤伤后伤区局部脑组织缺氧下降更为严重、持续时间更长,表明局部脑组织氧分压监测能较好地反映颅脑损伤后缺血缺氧状态,尤其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更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邸飞  李俊杰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0):909-911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ing,PBL)在卒中患者手术带教中的应用实践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 科专业的研究生136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68人)和PBL组(68人)。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PBL教 学,比较两组研究生实施不同带教方法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考试成绩和学生对 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 PBL组理论成绩得分、操作成绩得分和综合成绩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 有显著性(P<0.05);PBL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在研究生卒中手术带教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PBL的教学效果更好,是针 对卒中手术带教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联合模拟人教学模式在医学实习生腰椎穿刺术教学中的培训效果。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轮转的医学本科实习生30名,随机将其分为VR组、模拟人组、VR联合模拟人组各10名。首先进行1个学时的理论教学,然后VR组进行2个学时的VR腰椎穿刺术培训,模拟人组进行2个学时的模拟人腰椎穿刺术培训,VR联合模拟人组各进行1个学时的VR和模拟人腰椎穿刺术培训。培训后评估腰椎穿刺术理论,并进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VR腰椎穿刺术培训的主观评价。结果 培训后,VR联合模拟人组的理论成绩高于模拟人组[(80.4±5.0)分vs.(69.5±9.0)分,P=0.005],实践技能成绩高于模拟人组[(86.4±4.2)分vs.(79.8±3.5)分,P=0.004]和VR组[(86.4±4.2)分vs.(81.3±4.6)分,P=0.028]。调查问卷显示,90%左右的实习生认为VR腰椎穿刺术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结论 VR腰椎穿刺术培训可有效提高腰椎穿刺的教学效果,VR联合模拟人的教学效果优于单独VR或模拟人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新型止血材料AristaTM控制神经外科手术中活动性出血及局部渗血的效果,并探讨其在神经外科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选择空军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术中使用AristaTM止血,对照组采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及效果.结果 48例患者出血部位的止血均获成功,试验组止血时间为(1.88±0.74)min,对照组为(3.38±0.9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11,P=0.001).结论 新型止血材料AxistaTM可以强效迅速的控制神经外科手术中出现的活动性出血及局部渗血,且优于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和常规手术操作技术,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设计一款用于神经内镜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血肿清除以及渗血止血操作训练的3D打印模型。方法 模型分为颅骨部、血肿部以及渗血部。使用猪血模拟血肿,用琼脂溶液模拟脑组织。学员在内镜下清除血肿,并进行渗血止血操作训练。记录下学员清除血肿的重量以及止血操作所用时间来计算训练得分。结果 共有32位学员完成清除血肿操作,15位学员完成止血操作。有内镜经验组相比于无内镜经验组,其清除血肿重量、止血操作所用时间和总得分均表现更好(P<0.05)。使用该模型进行训练和通过传统方式学习(手术视频讲解)的住培学员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教学上的价值高于传统学习方式。结论 研发了首款可同时用于练习血肿清除以及渗血止血操作技术的3D打印模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2): 40-4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专业大学三年级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分阶段随机对照试验,两个阶段的教学难度不同,但其他的试验设计均相同。试验组学生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对照组学生则应用视频及模型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第一阶段试验组26人、对照组30人,第二阶段试验组20人、对照组22人。通过课后成绩评价及调查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 第一阶段试验组学生的平均课后成绩为7.00±1.17分,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6.13±1.70分;第二阶段试验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10±0.97分,对照组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14±1.78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试验组学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调查问卷显示,试验组学生对“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提高课程的互动性”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神经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正颅脑战创伤一直是现代战争中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高速、高爆、高能武器的大量应用和人员防护装备的改进,颅脑爆震伤(blast-induced traumatic brain injury,bT BI)已成为其中的主要伤型,被称为现代战争的"标志性"伤型。因此,多年来国内外都进行了较多的相关研究,但所使用的动物模型多种多样,在模拟bT BI时各具长短,本文将对几种常用的致伤模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完整高效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师的临床教学水平,打造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方法 2000至2010年间,本教研室将"电影创作理论"融入到教学能力培养的整体过程,建立了"采、编、导、演、评"立体融合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对教师的临床教学能力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评估。结果该体系经过10年的应用,培养了32名校级精品课教师,25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名师称号,先后5次获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在2010年成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结论该培养体系显著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了本科教学质量,为整体提高教研室教师的临床授课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31例平时颅脑枪弹伤的急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平时颅脑抢弹伤的致伤与临床特点,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颅面部枪弹伤病例,对其致伤特点、临床表现、急救处理清创原则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患手术治疗31例,治疗结果为死亡5例,致残5例,痊愈21例。结论 颅面部枪弹伤在急救处理后,应重视枪弹伤的清创,早期、乇底地清创,可以拘救伤的生命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