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评价小金胶囊(0. 35 g/粒)与对照药小金丸比较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济学优劣,为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治疗和相关医药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全国各地14家医院,从统一约定的同一时点开始,研究者选用2种研究药物进行治疗的全部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例,以周为单位竞争性纳入,计划小金胶囊队列纳入前500例,小金丸队列纳入前100例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以乳房疼痛疗效、增生体积缩小疗效为主要效果指标,质量调整生命年为效用指标,进行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结果:共纳入600例病例,其中小金胶囊队列共498例、小金丸队列共102例,基线时有2个关键变量(年龄和生育次数)在2个队列间存在显著差异(P 0. 05),因此根据这2个变量进行分层分析。在乳房疼痛症状方面,2个队列疗效相当,其中,小金胶囊在生育次数大于1次的女性更具有经济性,为优势方案。在乳腺增生体积缩小方面,小金胶囊治疗大于30岁的患者时疗效更具有疗效优势,年龄小于30岁并生育次数≥1、年龄 30岁人群中小金胶囊更具有经济性,为优势方案。改善生命质量方面,小金胶囊能更好的提高年龄不超过30岁未生育的女性患者人群的健康状况,小金胶囊为优势方案,更具有经济性,值得临床推荐。此外,研究未观察到小金胶囊的不良反应。结论:在部分人群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与对照药比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剂量的小金胶囊(0. 35 g/粒)治疗甲状腺结节与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8月全国各地三级乙等以上医院15家,从统一约定的同一时点开始,采用小金胶囊(0. 35g/粒)治疗的全部符合入排标准的病例竞争性纳入,计划纳入甲状腺结节病例300例,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以中医证候改善和结节缩小为主要疗效指标;计划纳入乳腺增生病例500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以乳房疼痛疗效、增生体积缩小疗效为主要疗效指标。结果:共纳入病例851例,其中甲状腺结节353例,乳腺增生4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重要变量性别、年龄和吸烟量等因素分为3个分层,乳腺增生病患者根据重要变量年龄和生育次数因素分为4个分层。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小金胶囊用量为5~6粒/次可取得100%有效率,4粒/次为88%以上有效率;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小金胶囊用量5~6粒/次可取得100%疼痛症状有效率,4粒/次为85%以上有效率。结论:小金胶囊(0. 35 g/粒)不论用于甲状腺结节还是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服用量采用4粒/次可取得较好疗效,且相对较为经济,在该用量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每次服用量可适当增加疗效,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拟散结汤联合小金丸治疗痰瘀互结型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瘀互结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予口服安慰剂,不予特殊治疗)、治疗A组(予口服小金丸治疗)和治疗B组(予口服自拟散结汤联合小金丸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周期为6个疗程。观察治疗后3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最长直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血清学变化情况等。结果:(1)治疗后,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76.7%,高于治疗A组53.3%和对照组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结节最长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缩小(P0.05),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3)3组甲状腺功能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痰瘀互结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自拟散结汤联合小金丸治疗具有明显缩小甲状腺结节大小、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配合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189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病例,分成优甲乐组(A组64例)、小金胶囊组(B组65例)和联合组(C组60例),分别治疗6个月,比较3组的治疗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小金胶囊联合优甲乐组总有效率高于单用优甲乐或小金胶囊治疗组(P0.05),且3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金胶囊联合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优甲乐或小金胶囊,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赵勇  徐文华  陈如泉 《中成药》2014,(6):1334-1336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目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常见中成药较多,本文分析了小金丸、平消片、西黄丸、消瘿五海丸、五海瘿瘤丸、夏枯草胶囊、大黄虫丸、内消瘰疬丸及相关剂型的主治功效特点,总结了甲状腺结节常见证型及治法,认为中成药的运用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病-证-药相结合论治,恰当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符合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优甲乐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小金胶囊口服。2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有效率及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T3、FT4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s TSH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s TSH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金胶囊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金丸联合甲状腺素片治疗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金丸治疗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4 8例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予小金丸加甲状腺素片治疗 ,对照组仅予甲状腺素片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大及结节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甲状腺肿大及结节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小金丸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肿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多以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手术及放射性碘治疗为主。消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含义颇丰,应用甚广,能够使有形之邪渐消缓散,其中深含消法之意的小金胶囊作为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将古方研发运用而成的新型制剂,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多有不错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消瘿瘤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经超声诊断为单发或多发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消瘿瘤方治疗;对照1组服用小金丸;对照2组改用无碘盐,心理疏导干预。3组治疗时间相同,且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甲状腺结节大小、中医证候等指标观察。结果:治疗后甲状腺结节缩小总有效率治疗组83.3%,对照1组80.0%,对照2组50.0%;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甲状腺结节最大直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1组分别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1组均优于对照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1组80.0%,对照2组60.0%,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瘿瘤方无毒副作用,耐受性好,能使甲状腺结节缩小,提高有效率;结果同时表明,保持心情舒畅,采用无碘饮食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甲状腺结节缩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金片联合消瘿五海丸治疗良性单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口服小金片联合消瘿五海丸,对照组无药物干预,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最大横截面直径、TGAb和TPOAb滴度较对照组缩小和下降更明显(P<0.05),甲状腺结节数目及大小较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K滴度均较低(P<0.05),但观察组滴度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小金片联合消瘿五海丸能缩小单纯性甲状腺结节的直径及减少其数目,能有效改善或稳定甲状腺功能,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金胶囊(0. 35 g/粒)联合硒酵母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伴有甲状腺肿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小金胶囊联合硒酵母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硒酵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中医症状评分、甲状腺各径线及最大结节长径、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G-Ab、TPO-Ab水平均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甲状腺各径线明显下降(P 0. 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 05),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无明显变化、最大结节长径无明显下降(均P 0. 05),但观察组最大结节长径有下降趋势。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 0. 01); TG-Ab、TPO-Ab水平、甲状腺各径线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甲状腺功能、最大结节长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小金胶囊(0. 35 g/粒)联合硒酵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缩小甲状腺及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有效率高;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但结节大小有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通散结法治疗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2组,其中试验者55例,采用左旋甲状腺钠片联合温通方、小金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左旋甲状腺钠片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2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甲状腺体积,控制结节大小,还能改善结节动脉血流,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散结法治疗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疾灵颗粒联合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乳腺专科门诊就诊的6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共3组,每组220例,分别应用乳疾灵颗粒、小金胶囊、中成药合用方(小金胶囊联合乳疾灵颗粒)治疗3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乳腺结节肿块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参数指标。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A组(乳疾灵颗粒组)、B组(小金胶囊组)、C组(中成药合用方组)在乳房疼痛评分、乳腺结节肿块评分方面均有较好效果,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C组治疗后乳腺结节肿块评分显著低于A组或B组(P0.05)。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5%、86.4、93.6%,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或B组2组(P0.05)。A组6例患者出现月经不调,C组5例患者出现月经不调,余未见其他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乳疾灵颗粒联合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小金胶囊不同服药周期对乳腺增生症肝郁痰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症状体征、激素水平的作用。方法:选择乳腺增生症肝郁痰凝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均进行推拿治疗,对照组应用小金胶囊治疗4周,观察组应用小金胶囊治疗8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乳腺疼痛、乳腺结节大小、乳腺质地评分和全身症状评分、患者精神状况、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00%(39/50),高于对照组58.00%(2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乳腺疼痛、乳腺结节大小、乳腺肿块质地、全身症状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催乳素、雌二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51.33±4.93)分、SDS(50.41±4.8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7.38±5.04)分、(55.20±5.1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推拿基础上,应用小金胶囊8周治疗乳腺增生症肝郁痰凝证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激素水平、精神状态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小金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20例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小金胶囊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血清CA125、性激素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A12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小金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贾典荣  魏平  孔杰  崔琪 《山西中医》2021,(3):16-18,21
目的:观察甲状腺结节膏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健康宣教,低碘饮食,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治疗组予中药复方甲状腺结节膏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甲状腺结节大小、中医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甲状腺结节直径、中医症状积分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炎消净饮Ⅱ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细胞黏附分子及总IgE的调控。方法:13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中药组(31例)、开瑞坦组(34例)及UVB组(30例)。治疗组采用皮炎消净饮Ⅱ号联合NB-UVB照射治疗,中药组服用皮炎消净饮Ⅱ号,开瑞坦组服用氯雷他定片,UVB组采用NB-UVB照射。2个月为1个疗程。使用SCORAD积分系统,对治疗前后AD患者皮损及临床严重度进行评估,同时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AD患者治疗前后细胞黏附分子(ICAM-1与VCAM-1)及总IgE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1%,高于其它对照组(中药组、开瑞坦组、UVB组)。各组患者治疗后SCORAD评分、血清ICAM-1及VCAM-1表达水平、总IgE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各对照组(P<0.05,P<0.01)。结论:皮炎消净饮Ⅱ号联合NB-UVB照射治疗AD,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其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ICAM-1、VCAM-l、总IgE在血清中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间的黏附及炎症细胞的聚集,达到抗炎及免疫调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