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刺血加温针法治疗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期Hunt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相同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常规辨证针刺基础上加刺血和温针灸,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辨证针刺。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数值、面神经功能评价和疼痛评分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SEMG振幅和潜伏期及对照组潜伏期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4周、8周时2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治疗后2周、4周2组面部疼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血加温针法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可明显促进受损面神经功能恢复,消除耳部疼痛及疱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晨僵时间、休息疼痛VSA评分、关节肿胀个数、手部握力、关节压痛个数、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及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水平变化,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主要证候积分、晨僵时间、休息疼痛VSA评分、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DAS28评分、TNF-α、抗CCP及AF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部握力及IL-4、IL-10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自拟三乌通络汤合针灸及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减轻关节损伤,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水平,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安胎汤联合西医治疗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安胎汤口服,2组均治疗8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比较2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雌二醇和孕酮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转阴率分别为93.3%(56/60)和86.7%(52/60),治疗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分别为68.3%(41/60)、65.0%(39/60)和80.0%(48/60),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7/60),对照组为28.3%(17/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补肾健脾安胎汤联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抗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雌二醇、孕酮水平及抗磷脂抗体转阴率,维持妊娠状态,且可降低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麦肯基疗法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疼痛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研究组62例采用麦肯基疗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VAS、M-JOA及ODI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2组治疗后BI、Rankin及SF-36评分均提高(P均0.01),且研究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麦肯基疗法联合针灸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疼痛及预后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配合针灸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承气汤配合针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腹胀感消失时间、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胃泌素水平、生长抑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承气汤配合针灸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9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7水平,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健康评估问卷(HAQ)指数,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83%(53/5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9%(42/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数目、关节疼痛数目、疼痛程度及晨僵时间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R、RF、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抗CCP抗体、抗MCV抗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6、IL-17、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AS28、HAQ指数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型RA,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清抗CCP抗体、抗MCV抗体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关节病变程度,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西药治疗轻中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指数(AHI)、夜间最低氧饱和度(SaO_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为5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AH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夜间睡眠最低SaO_2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西药可改善轻中度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活血利湿解毒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辨证内服活血利湿解毒汤,并辅以温针灸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有效指数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有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P均0.05),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KPS评分和QOL评分均提高(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和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利湿解毒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滋阴抑抗汤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HCG-Ab)阳性继发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CG-Ab滴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HCG-Ab阳性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滋阴抑抗汤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HCG-Ab滴度变化,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HCG-Ab滴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对照组为47.66%(14/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抑抗方联合地塞米松能改善HCG-Ab阳性继发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六郁汤对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恩施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奥氮平联合六郁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体重指数、血压变化;比较2组患者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P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血清FPG、HbAlc、TG水平及BMI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血清HDL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DBP、SB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患者PANSS评分及观察组TE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六郁汤可有效改善奥氮平致精神分裂症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有效调节患者血压,并改善其精神症状,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大凡认真研读过《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脏腑理论的中医学者,都会因文中既提"十二藏",又述"五藏六府",以及将一个不具备"藏而不泄"之"脏"功能的"心包"列于脏位。将无"满而不能实","传化物而不藏"之"腑"功能的"三焦"给以腑名,而时有困惑。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胰腺癌患者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患者的大量涌现。胰腺和十二指肠作为脏腑功能的显现,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根据《内经》,关于脏与腑功能的界定标准,及现代解剖学,生化学所见,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之需求,提出了将人体"胰腺"取代无脏功能的"心包"以正其脏位。并将与胰腺有密切生理关系的十二指肠取代三焦,作为与胰腺相表里的腑。这样就将"五藏六府",正式升级为"六脏六腑"。即:肺与大肠、胰与十二指肠、心与小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合《内经》"十二藏"之说。经过如此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则可使《内经》的脏腑理论得以进一步完善。既符合了人体内客观真实的脏腑生理结构状况,而且对中医临床的脏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研究中医五脏相关学说。方法:从发生学角度,结合《内经》、道家学说探讨中医五脏神识系统建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结果:五脏神识系统是在胚胎时期的脑髓中,元神与脑髓共同作用、发生分化而形成的。元神分化出心神,再由心神分化出五神等各种神识元素;脑髓分化出心肾等五脏,五神、五脏分化完成后,五神入藏于五脏,从而形成了五脏神识系统。结论:脑为元神化生神识元素、脏腑之处所,心神为五脏神识系统的主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宋代太平惠民局的成立对宋代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论述。认为太平惠民局的成立促进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书。制定了药物炮制规范,对当时医生诊疗疾病处方用药带来很大便利。但生产的成药也存在弊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的医学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保健按摩的繁荣给推拿学发展所带来的利与弊,认为保健按摩的繁荣普及提高了全社会对推拿的认知度,扩大了推拿的社会影响力,"倒逼"医院设置推拿科室或推拿治疗项目,增加了就业平台,壮大了推拿队伍,但部分民众、医务工作者和政府管理部门人员对推拿不全面、不正确的认知观,导致愿意学习推拿和从事推拿专业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减少,对部分推拿医务工作者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成功感和荣誉感等带来负面影响,并大大降低了推拿学科的严肃性,提出如何正确对待、界定保健按摩在推拿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推拿学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认真加以正视和思考,否则将不利于推拿学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博物馆的功能定位,探讨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职能。一般博物馆的功能包括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同样是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四大功能,包括中医药文物、标本的收藏、研究、鉴定,传承中医药历史、反映当代中医药科技、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旅游;素质教育;服务社会变革等。因此认为,中医药博物馆的职能重在面向全社会,承担其相应职能。  相似文献   

17.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为临床常见病症,且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在治疗上也常采取健脾、和胃、疏肝等法。本文就脾胃失调引起失眠的病因病机,调和脾胃的治法方药运用等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20.
方证相对论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以间接致思的思维方式探求人体生理、病理及防病治病规律,开展方证研究也应遵循中医学的本原思维模式。方随证出,因证变化而药物组成变化是方证对应的一般规律,称之为“方证相对论”。方证对应理论体系是非线性的、多维的、开放的复杂系统,其研究内容应体现当代医学最新成就。从中药分子水平开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阐明方剂作用机理以求得方证的最佳对应和变化规律,应是方证研究深化的客观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