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性视网膜变性rd小鼠及其感光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遗传性视网膜变性rd小鼠感光细胞层的发育变化及细胞凋亡。方法 对出生后5d到40d的rd小鼠及对照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层进行光镜及超微结构观察、TUNEL法检测及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与同龄对照鼠相比,rd小鼠出生后第10d视网膜开始变性,尔后1周内感光细胞迅速减少,第18d时只残留一层视椎细胞。rd小鼠出生后第10d感光细胞层开始出现TUNEL染色阳性细胞,第14d及16d达到高峰。电镜下变性高峰期rd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可见大量浓缩核、染色质边聚及凋亡小体。结论 rd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变性,并通过凋亡的方式死亡。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枸杞子提取液(LBA)对RCS大鼠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作用,将出生后的24只RC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在实验组RCS大鼠出生后10 d开始喂食1 mg/kg LBA,对照组正常饲养。对照组和实验组RCS大鼠分别在出生后25、35、45 d处死,应用HE染色和TUNEL检测观察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Caspase-2的表达。结果显示:RCS大鼠实验组25 d和35 d时TUNEL检测阳性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生后25 d和50 d时Caspase-2在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均有表达,但在25 d时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RCS大鼠视网膜变性的早期,LBA通过抑制细胞的凋亡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可以使感光细胞得到更多存留,Caspase-2可促使视网膜变性,LBA则可通过抑制其表达对早期变性的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慢性染镉小鼠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取低剂量 (2 mg/ kg/ 次 ,2次 /周 )染镉 3月小鼠肾脏作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经 HE染色 ,细胞凋亡染色 (Tunel法 ) ,着重观察肾近端小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并对阳性凋亡细胞进行计数及图象分析 ;部分小鼠肾皮质作超薄切片 ,H- 6 0 0型透射电镜观察近端小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 :染镉后 ,小鼠肾近端小管细胞主要有以下两种变化。 1.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变性的细胞肿胀 ,刷状缘受损 ,胞质疏松 ,染色浅淡 ,严重时细胞核染色质凝缩 ,核异型、固缩、溶解、坏死。坏死小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明显 ,部分小管腔内可见嗜酸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前酒精暴露(PAE)对视网膜致畸作用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C57BL/6J小鼠建立孕期酒精暴露模型,用HE染色和
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酒精对生后0d (P0)、P7、P14和P30 4个年龄点共72只子鼠的视网膜致畸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酒精组中
视网膜的畸形率增加;在各剂量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阳性细胞于内颗粒层中的表达与在节细胞层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且具
有剂量依赖性(P<0.05); TUNEL染色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酒精组各年龄点的内颗粒层和节细胞层中细胞凋亡量均增加(P<0.05),提示
孕期酒精暴露诱导视网膜细胞发生凋亡时具有长时程效应。结论 视网膜畸形及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PAE相关眼病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CYP)对大鼠垂体、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 4 6mg/kg/d赛庚啶灌胃后垂体、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线粒体结构不清 ,异染色质边集 ,核周隙明显增宽 ,细胞核固缩 ,出现退行性改变。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线粒体嵴肿胀、断裂 ,出现髓样变 ,粗面内质网脱颗粒 ,胞浆内分泌颗粒明显减少。结论 赛庚啶对大鼠垂体、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β淀粉样蛋白(Aβ)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影响,并探讨p38 MAP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玻璃体腔注射5μL PBS溶液)、实验组[玻璃体腔注射5μL Aβ溶液(1. 4 g/L)]和干预组[玻璃体腔注射5μL SB203580(10μmol/L),24 h后注射5μL Aβ溶液(1. 4 g/L)]。7 d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视网膜Aβ的分布;免疫荧光染色计数视网膜铺片RGC细胞; 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细胞;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caspase-3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RGC细胞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视网膜p38 MAPK磷酸化。结果实验组7 d后,视网膜各层中均检测到Aβ荧光信号分布,但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感光细胞层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RGC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 05),TUNEL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P0. 05),透射电镜可见RGC细胞的凋亡征象,且视网膜中p38 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而SB203580干预组可抑制Aβ诱导的上述变化。结论 Aβ可诱导RGC细胞凋亡,p38 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此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Z-LEHD-FMK进行体内实验,观察caspase-9抑制剂对RCS大鼠感光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32只 18 d RCS大鼠随机分4组,检查ERG后随机选择一眼为实验眼给予玻璃体内注射Z-LEHD-FMK 4 μg,对侧眼给予4 μg 2%DMSO作对照。各组分别在术后2 d、7 d、12 d、17 d行ERG检查,然后摘取双眼球,石蜡切片行HE染色及感光细胞凋亡的TUNEL检测,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眼注药后 7 d ERG b波振幅达到最大(137.35±7.41)mV,17 d时b波振幅为(57.91±9.27)mV,对照眼7 d及以后各组ERG接近熄灭型;实验眼注药后12 d视网膜外颗粒层才开始出现凋亡阳性细胞,17 d更明显,对照眼强荧光的凋亡阳性细胞在术后7 d已经很明显;光镜下注药后17 d实验眼感光细胞外颗粒层细胞数尚保持有7-8层,对照眼仅余下2-4层细胞,视网膜厚度变薄;透射电镜下实验眼注药后17 d可见部分感光细胞胞核、核仁固缩,对照眼从术后 7 d 开始见感光细胞呈现凋亡改变。结论:Z-LEHD-FMK能够延缓RCS大鼠感光细胞凋亡,合适的caspases抑制剂在适宜的时机应用对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眼组织的透射电镜制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眼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标本制备方法。组织先用4%多聚甲醛-2.5%戊二醛混合固定液预固定,1%四氧化锇固定液后固定,丙酮逐级脱水,延长Epon812包埋液的浸透时间并包埋,用玻璃刀或钻石刀作超薄切片,醋酸主枸橼酸铅双重染色,H600-Ⅳ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此方法的优点在于眼组织各层超微结构保存良好,没有损伤及变性,我们对该方法的操作要点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RCS大鼠感光细胞凋亡与 Fas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遗传性视网膜变性时感光细胞凋亡及其基因调控机制 ,本研究对出生后 9、15、2 0、2 5、3 0、3 5、40、60 d的 RCS大鼠及同龄 SD大鼠各 4只的视网膜进行了 TU NEL 凋亡检测及 Fa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表明 ,出生后 2 5~ 40 d,RCS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可见 TUNEL阳性的感光细胞核 ,TUNEL阳性细胞数到 3 5 d达高峰 ( P<0 .0 5 )。Fa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 ,RCS大鼠视网膜内核层在 15~ 40 d可见 Fas免疫阳性细胞 ,阳性细胞数以 2 5 d为最多 ( P<0 .0 5 ) ;外核层在 2 5 d也可见Fas蛋白免疫阳性反应 ,一直持续到 40 d;节细胞层在 15~ 40 d可见 Fas蛋白表达。到 60 d时则各层又都不见明显的 Fas蛋白阳性反应。本研究结果提示 ,在 RCS大鼠视网膜变性过程中 ,感光细胞发生凋亡 ,Fas蛋白高表达可能与感光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神经解剖学杂志》2021,37(5):555-561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CCI)小鼠海马CA1区和视网膜小胶质细胞(MG)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方法:3月龄C57BL/6J小鼠行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建立CCI模型,甲苯胺蓝灌注验证模型。建模后7、14和28 d,分别取脑和视网膜进行形态学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和视网膜的病理改变,以及MG标志物Iba-1、M1型指标i NOS、M2型指标TREM2的表达变化。结果:甲苯胺蓝灌注结果显示,2VO术后各组较假手术组小鼠脑组织染色均变浅。HE染色显示,2VO术后7 d海马CA1和视网膜出现细胞水肿,随缺血时间延长细胞排列疏松、异形增多;术后14 d视网膜节细胞层(GCL)细胞数量减少(P 0.001)。免疫组化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2VO术后各组海马CA1区和视网膜的Iba-1、i NOS阳性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 0.05)。有趣的是,术后各组海马CA1区TREM2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P 0.001),而视网膜内TREM2表达增加(P 0.05)。结论:海马和视网膜的MG对脑缺血的反应有一定协同性,视网膜内MG的变化有可能预示脑内炎症变化,但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斑马鱼眼球和视网膜的微细结构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为其作为视觉研究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选取不同周龄的8组斑马鱼,每组各6条,共48条。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眼球结构,并测量视网膜各层厚度,分析其时空发育模式。从显微结构及超微结构上观察视网膜中各种细胞形态特征及神经连接方式,尤其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结构差异。结果 斑马鱼视网膜可分为色素上皮层、视杆视锥层、外界膜、外核层、外网层、内核层、内网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等10层。与视锥细胞相比,视杆细胞的细胞核更小且电子密度更高。感光细胞终足整齐地排列在外网层,与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形成神经连接,并在其内观察到多条突触带。在斑马鱼视网膜中,最早发育的是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随着斑马鱼的生长发育,视杆视锥层和色素上皮层厚度逐渐增长,10周左右视网膜的结构基本发育完成。结论 斑马鱼视网膜形态结构典型,分层明显,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外网层神经连接丰富。斑马鱼眼球发育特征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胚胎干细胞(ESC)向心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FL),复苏的E14细胞接种在FL上,经直接悬浮法形成拟胚体(EBs),诱导组每孔加2m L胚体完全培养液再加15 ng/m L HGF,对照组只加入胚体完全培养液每孔2ml,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心肌特异性蛋白Mlc-1v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制备的FL细胞为长梭型,呈条索状或漩涡状排列,复苏在FL上的ES-E14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克隆,经悬浮培养后即可见球形悬浮状EBs。诱导分化后第12d的细胞其心肌Mlc-1v蛋白表达阳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的周围有许多不规则成束的肌丝分布。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13.
张锦宏  张岚  王芳 《解剖学报》2014,45(1):53-57
目的 探讨热应激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的影响。方法 1月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A~F),每组5只,A为对照组,B~F为实验组。对照组不进行热应激处理,实验组热应激(37℃)处理2h后恢复室温饲养,于恢复室温后0、2、6、10、20h依次取每组小鼠的胸腺。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热应激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时间点小鼠胸腺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 热应激后2~10h电镜观察均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热应激后6h,胸腺细胞的凋亡率及S期细胞数量达到最高,而G0/G1、G2/M期细胞均降至最低,此时间点PCNA表达量较高。HSP70在热应激结束后0h即开始表达,2~6h表达量最高。结论 热应激能够诱导小鼠胸腺细胞的凋亡,而HSP70则在凋亡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诱导小鼠胸腺细胞死亡的形态学改变. 方法 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DNA单链或双链的裂解,TUNEL和酸性磷酸酶(ACP)双重染色法进行酸性磷酸酶的检测,观察细胞凋亡后吞噬细胞的活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凋亡细胞和吞噬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光镜观察地塞米松组,TUNEL阳性细胞较多并且分散在皮质各处,凋亡指数为0.460±0.012;正常对照组TUNEL阳性细胞数目较少,凋亡指数为0.020±0.001,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UNEL和酸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显示,所有TUNEL阳性胸腺细胞均被ACP阳性细胞吞噬.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大部分凋亡细胞均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少量未被吞噬的胸腺细胞表现出大范围的染色质浓集,这些少量未被吞噬的胸腺细胞显然是死细胞. 结论 典型的细胞凋亡的特点是DNA裂解,但这不是糖皮质激素诱导胸腺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死亡的胸腺细胞均是被ACP阳性细胞所吞噬;糖皮质激素对胸腺细胞的首要影响是可诱导无DNA裂解的细胞固缩.  相似文献   

15.
选用 Wistar大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饮用 2 0 %医用酒精 ,对照组正常饮水。分别于喂养 3个月、6个月和 18个月时断头处死动物 ,取脑垂体入 2 .5 %戊二醛磷酸缓冲液固定 ,1%锇酸后固定。丙酮逐级脱水 ,Epon812包埋 ,L KB超薄切片机 40~ 5 0 nm厚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比较了腺垂体生长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在洒清中毒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洒精中毒组上述内分泌细胞的细胞间隙变宽 ,细胞核固缩 ,核周隙增大。内质网扩张明显 ,局部成池。细胞内颗粒电子密度减低或深浅不一。生长激…  相似文献   

16.
蔡兆明 《解剖学杂志》1998,21(2):158-161
应用光,电镜观察高血压大鼠经开搏通和可乐宁终身治疗后,其视网膜超微结构变改善情况,结果表明:高血压大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主要在视细胞外节,内节,神经节细胞的胞体和轴突,经开搏通终身治疗后视网膜超微结构病变得以改善,而经可乐宁治疗则无明显改变,为高血压患者的早期预防和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RCS大鼠的作用,探讨其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我们把出生后雄性RCS大鼠48只,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RCS大鼠给药组从生后5d开始腹腔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每5d注射一次,剂量为4000IU/kg。RCS大鼠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剂量同上。HE染色和TUNEL检测观察rhEPO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RCS大鼠给药组20d,25d,感光细胞的数目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明显增加(P<0.05);(2)RCS大鼠给药组25dTUNEL检测阳性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后25d到40d,RCS大鼠给药组和对照组在节细胞层和内核层观察到caspase2阳性染色,RCS大鼠给药组在20d和25d内核层caspase2阳性细胞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在RCS大鼠视网膜变性的早期,rhEPO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可以使感光细胞得到更多存留;rhEPO对视网膜变性神经元的早期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凋亡的方式进行的;caspase2蛋白在视网膜的一过性高表达提示其参与了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过程,rhEPO可减少其早期的表达,对早期变性的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离体灌注化学去垢剂的方法制备大鼠胰腺去细胞天然生物支架,并对支架的完整性、生物相容性进行检验。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分别经胆管与血管两条途径灌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曲亚通X-100等药品洗脱,获取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通过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细胞残留于去细胞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分光光度计法鉴定残留去垢剂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残留支架蛋白含量及生长因子,并用腹壁与皮下包埋实验检验其炎症反应,MTT法测定支架细胞毒性,内皮细胞共培养测定支架生物相容性。结果 HE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均表明去细胞支架无细胞残留,细胞外支架连续性完好,脉管支架保存完整;药物残留小于规定标准;细胞外支架生长因子及支架蛋白存留量等指标上血管组均优于胆管组;腹壁与皮下包埋实验显示,去细胞支架炎性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MTT法显示无细胞毒性;内皮细胞共培养有黏附趋势。结论使用两种灌注法制备胰腺去细胞生物支架,均可将细胞去除彻底,支架生物相容性好。但就血管组细胞外支架保留完整性,生长因子保留更多,则血管灌注途径优于胆管灌注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建立的C57BL/6小鼠肥胖模型的视网膜变性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高脂饲料喂养19周后,小鼠分为肥胖抵抗(DIO-R)组和肥胖倾向(DIO)组,同时对照组小鼠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TUNEL法检测三组小鼠视网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及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及DIO-R组比较,DIO组小鼠视网...  相似文献   

20.
BDNF基因对噪音引起的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有效地利用BDNF基因对噪音引起的听神经元损伤进行治疗。方法:利用噪音制备豚鼠耳聋模型,在噪音损伤7d后,通过圆窗膜注入10^8重组腺病毒。注入Ad-BDNF病毒的为实验组,Ad-lacZ为对照组。4周后,取耳蜗组织固定切片,进行BDNF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HE染色。结果:经BDNF抗体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可见,注入Ad-BDNF病毒的实验组中,在内耳多种细胞中可见明显的BDNF蛋白表达。同时,HE染色显示,注射Ad-BDNF的实验组中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细胞的状态也与正常动物相近,细胞质丰富且细胞核边界清晰。注射Ad-LacZ组的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明显退变。结论:腺病毒介导的BDNF基因可长期表达于内耳中,并且可在噪音引起毛细胞死亡后有效地抑制听神经元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