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李娜  王坤  李琦 《四川中医》2020,38(9):125-128
目的:观察加味忍冬藤汤对尿酸性肾病湿热内蕴证患者血尿酸、血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的湿热内蕴证尿酸性肾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口服别嘌醇片,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加味忍冬藤汤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医症候改善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肾功及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患者四肢沉重,关节灼热肿痛以及颜面或下肢浮肿明显减轻,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小球滤过率等肾功能较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尿β2-微球蛋白及血β2-微球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加味忍冬藤汤在治疗尿酸性肾病湿热内蕴证患者时,可显著降低血尿酸、血β2微球蛋白,改善患者肾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法中药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肾病科住院及阮诗玮教授门诊的脾肾气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94例,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第1个月2组均予基础治疗,第2~3个月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加益肾健脾法中药口服,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加别嘌醇片口服。比较2组血清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 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24 h尿尿酸(24 h UUA)等生化指标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4.78%,优于对照组的76.09%(P0.01)。(2)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e GFR、24h UPQ、24h UUA、血和尿β2-MG、尿RBC均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一样有降低SUA的作用(P0.01)。结论益肾健脾法中药配合基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脾肾气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较好地改善症状,且能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3.
降尿酸用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降尿酸治疗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52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降压降糖降尿蛋白治疗,治疗组予以低嘌呤饮食及别嘌呤醇治疗2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血尿酸、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CRP)、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CRP、TG显著降低(P均<0.05),β2-MG、胱抑素-C、TC变化不大(P均>0.05).2组患者尿蛋白均较前有下降(P均<0.05).结论 降尿酸治疗对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DN患者具有改善代谢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疏风胜湿法对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气虚兼湿浊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气虚兼湿浊证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及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健脾疏风胜湿法中药汤剂。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9%,对照组为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血尿素氮、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滤过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24 h尿蛋白定量及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疏风胜湿法可改善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气虚兼湿浊证患者肾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湿热内蕴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苯溴马隆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当归拈痛汤加减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β_2微球蛋白及血尿酸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8.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β_2微球蛋白、血尿酸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观察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慢性尿酸性肾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何氏养肾方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何氏养肾方颗粒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别嘌醇片和氯沙坦钾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 33%,对照组为75.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后尿β2微球蛋白、血胱抑素C、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何氏养肾方不但能治疗尿酸性肾病,还可预防尿酸性肾病向肾衰竭发展,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定痛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58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补肾定痛汤治疗组和别嘌醇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UA),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降低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方面治疗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P0.01),而对照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定痛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方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血脂代谢、尿液生化和肾组织病理方面的影响。方法采用酵母、腺嘌呤制作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ZC组)、模型组(MX组)、别嘌醇组(XY组)、加味四妙方组(SMF组),给予相应干预。检测给药后大鼠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血脂四项[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尿液生化[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和24 h尿蛋白代谢的变化情况;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BUN、Scr、UA、TC、TG、HDL和LDL、NAG、β2-MG和24 h尿蛋白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2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四妙方组的BUN、Scr、UA、TC、LDL、NAG、β2-MG和24 h尿蛋白代谢显著降低(P0.01);别嘌醇组的UA显著降低(P0.01),而别嘌醇组的Scr、TC、TG、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肾组织病理改变显示,加味四妙方组和别嘌醇组较模型组肾小管内尿酸盐结晶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肾小管-间质损伤较轻,其中加味四妙方组损伤最轻,与别嘌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方能够显著改善尿酸性肾病大鼠的肾功能、血脂代谢、尿液生化,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益肾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64例治疗前后血尿酸、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肾功能(血清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脂的变化。结果:中药益肾化瘀降浊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尿微量蛋白,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结论:益肾化瘀降浊法对慢性尿酸性肾病伴肾功能不全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剑涛 《新中医》2014,46(10):76-78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合济生肾气汤加减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处理及科素亚和别嘌醇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防己黄芪汤合济生肾气汤加减。均治疗3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尿pH值、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学意义(P0.05)。2组尿pH值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肌酐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尿素氮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尿素氮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合济生肾气汤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尿酸水平,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且服药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泄浊降酸方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别嘌呤醇口服,治疗组37例给予泄浊降酸方和别嘌呤醇治疗,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尿酸(UA)、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泄浊降酸方能降低尿酸性肾病患者血尿酸、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肾泄浊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观察70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泄浊汤,观察治疗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P〈0.05)。结论:益肾泄浊汤能改善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血尿酸,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泻浊汤合别嘌呤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泻浊汤加别嘌呤醇治疗组(32例)及别嘌呤醇对照组(3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5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但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泻浊汤合别嘌呤醇治疗尿酸性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2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治疗 2月后进行总疗效、临床症状、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水平的评估。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改善血肌酐、尿素氮、降低尿蛋白方面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杜霄壤  吴欣  姜敏 《陕西中医》2021,(7):907-909
目的:观察采用扶正清浊方治疗尿酸性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尿酸性肾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清浊方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别嘌醇片治疗,均持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血尿酸(SUA)、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T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P<0.05); 两组治疗后SUA、SCr、24 h-TP、TC、TG、LDL比同组治疗前均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治疗后下降或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MI、WHR均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清浊方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尿酸性肾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不仅能降低血尿酸,还能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6.
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臧力学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2):136-136,F0003
慢性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性肾病,是因血尿酸增高引起肾脏损害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其发病率亦日益增多[1],中老年男性患者发病率较高[2]。尿酸性肾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证”、“历节”、“血尿”、“淋证”、“腰痛”、“水肿”、“关格”、“虚劳”等范畴[3]。本文试就中医药对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1.1脾肾亏虚韩洪等[2]认为慢性尿酸性肾病多由脾肾亏虚,湿瘀内阻所致。主要表现腰酸、乏力、轻度浮肿、夜尿增多等。病因为湿热内蕴日久,伤及脾肾导致脾肾功能失常,又因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味三妙散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三妙散,疗程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Pro)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尿RBC);尿β2 微球蛋白(β2-M)、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SUA)水平的变化。 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41/47),对照组为61.7%(21/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治疗组尿Pro、尿RBC排泄率、尿β2-M、尿NAG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对照组仅尿RBC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其他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SUA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Cr、BUN亦明显改善(P<0.01)。 结论 加味三妙散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不仅能明显降低SUA,而且能减轻蛋白尿、血尿,降低尿β2-M、尿NAG,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痛风清颗粒对尿酸性肾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腺嘌呤加酵母干粉造模,并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空白组、小剂量痛风清颗粒治疗组、中剂量痛风清颗粒治疗组、大剂量痛风清颗粒治疗组、利加立仙治疗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上述药物灌胃,在实验造模完成后和治疗后分别取血,查尿酸,实验完成后乌拉坦麻醉取右侧肾脏组织,做肾脏病理组织检查,偏光镜观察尿酸盐沉积和肾脏病变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空白组和各治疗组血尿酸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治疗组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肾小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管周炎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增生、尿酸盐沉积、肾小球萎缩均明显减轻。[结论]痛风清颗粒可能通过加速尿酸排泄,从而降血清尿酸,减少尿酸盐结晶在肾脏沉积,达到改善尿酸性肾病肾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尿酸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慢性尿酸性肾病的患者共84例,将2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海昆肾喜胶囊口服。治疗1个疗程后关察2组患者的肾功能,血、尿β2-MG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6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血、尿β2-MG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以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尿酸性肾病较单用别嘌醇片效果更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降尿酸方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血管保护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80例尿酸性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40例,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组(40例,西医治疗加降尿酸方),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肾功能、氧化应激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6,P=0.04);治疗结束1周,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血清内皮素-1(ET-1)、血尿酸(S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较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较高(P均<0.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P> 0.05。结论 降尿酸方治疗尿酸性肾病患者显著,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肾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