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加味四妙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双氯芬酸钠,观察组联用加味四妙丸。检测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两组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和关节压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和关节压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和关节压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和关节压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联合加味四妙丸能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血尿酸和关节肿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丸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口服加味四妙丸,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患肢疼痛、关节肿胀及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血尿酸(UA)和血沉(ESR)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UA及E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妙丸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关节肿胀、受限症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丸联合青敷贴敷治疗慢性肾脏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3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1例。在低嘌呤饮食、碱化尿液、酌情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延缓肾功能进展等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内服加味四妙丸联合青敷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内服加味四妙丸。以1周为1个观察周期,观察3~4个周期,于治疗前后记录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VAS视觉疼痛评分、关节肿痛指数、关节功能评分)、物理指标(肿痛关节周径、肿痛关节皮温)、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肾功能指标(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及安全性指标(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结果:①总有效率治疗组96.86%,对照组90.48%,两组疗效相当(P 0.05);②平均疗程治疗组(7.81±3.27) d,对照组(11.33±6.04) d,治疗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治疗后物理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⑤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血小板计数、血尿素氮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结论:加味四妙丸联合青敷贴敷治疗能较好地缓解慢性肾脏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肿痛症状,缩短疗程,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藤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六藤四妙汤内服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6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肿痛VAS评分、血尿酸、ESR及CRP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1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藤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在改善症状,降低血尿酸、ESR及CRP方面优于美洛昔康分散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郑永刚 《中医药导报》2013,(7):53-54,61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1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服用四妙丸加味及氨糖美辛肠溶片;对照组34例服用氨糖美辛肠溶片。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关节肿痛、舌质、舌苔、血尿酸、血沉、血常规中白细胞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6%,对照组为82.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丸加味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病例99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以四妙散加味口服,对照组予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血尿酸(BUA),中医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1%。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症状,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加味四妙散内服及四黄水蜜外敷,对照组以秋水仙碱口服,进行为期一周的治疗观察。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进行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除对照组的血尿酸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外(P>0.05),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血尿酸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水蜜外敷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起到降体温、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相同西医治疗,治疗组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关节肿痛总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BUA、ESR、CRP及关节肿痛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BUA、ESR、CRP及关节肿痛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能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加味四妙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G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每次75 mg,每日1次;碳酸氢钠片口服,每次1000 mg,每日3次。中西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四妙丸。两组均治疗3天,治疗期间患者如因关节疼痛加重经评定改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酸(UA)、血肌酐(Cr)水平,并进行关节疼痛评分和关节红肿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改用糖皮质激素的比例。结果中西药组改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明显低于西药组的9例(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WBC、CRP、UA水平及关节疼痛评分、关节红肿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CRP、UA水平及关节疼痛评分、关节红肿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加味四妙丸治疗AGA可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减少糖皮质激素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痹祛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用通痹祛痛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7 d后观察患者体征量化评分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变化,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征量化评分均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体征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痹祛痛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关节炎症,降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予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对照组44例,予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等情况及血尿酸及血沉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5%)(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解毒散及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早期肾保护作用。方法:将12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散及解毒散外敷)、对照组(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及解毒散外敷),各60例;疗程为1周,1周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痛风症状积分,以及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U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尿肌酐(A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的降低作用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UA低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ESR、CRP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ACR、β2-MG、Cys c与治疗前相当(P>0.05),对照组的ACR、β2-MG、Cys c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结论:与口服醋氯芬酸肠溶片相比,口服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一样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降低炎性指标,且更能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值,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小,能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别嘌醇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以通心络联合别嘌醇片治疗;对照组以扶他林片联合别嘌醇片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压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及血尿酸、胆固醇、三酰甘油均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别嘌醇片能明显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伸秦颗粒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方法:将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血尿酸≥416umol/L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尿酸(UA),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等指标,并记录临床症状变化,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后UA,ESR,WBC,N%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秦颗粒加味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口服双氯芬酸钠50mg,2次/d;实验组(32例)外敷金黄散,1次/d,每次6~8 h联合双氯芬酸钠50 mg,口服,2次/d,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VAS疼痛评分、局部肿胀度、局部皮肤温度、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关节肿胀度评分、局部皮肤温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两组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血沉、C反应蛋白降低,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缓解关节肿痛,可作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补充疗法。  相似文献   

16.
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0例用四妙散加味,对照组30例用秋水仙碱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关节疼痛与关节肿胀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总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温胆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5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洛昔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胆汤加味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皆为14 d。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红肿评分与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加味可以显著的提高痛风性关节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有利于关节功能与血生化指标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慎贤  张占柱 《中医杂志》2007,48(6):521-523
目的观察加味四妙汤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尿酸(UA)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四妙汤,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两组均在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观察UA、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愈显率65.0%,总有效率8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5%和72.5%(P<0.01);在降低UA和血脂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四妙汤能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UA和血脂水平,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