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表现、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乳腺肿块2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4例均为不均匀低回声,2例表现为斑点状钙化,3例血流信号丰富。免疫组化检查,均表达嗜铬颗粒蛋白A(Cg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例表达突触素(Syn)。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表现有一定特征,雌孕激素受体阳性与CerbB-2基因表达阴性是预后良好的指标,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伴神经内分泌特征的浸润性乳腺癌(BCNF)的临床病理特点与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分析17例BCNF患者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及超声表现特征。结果:17例BCNF中,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癌(CWND)15例,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癌)2例,声像图多表现为平行方位(100%)的低回声团块(82.4%),边缘成角或毛刺(76.4%),病灶内多为穿支或粗大扭曲的血管(64.7%),血供Adler II~III级(64.7%)。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率为88.2%。结论:BCNF病理组织学以CWND为主,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多表现为边缘成角或毛刺的富血供实性团块,因此应多切面观察病灶边缘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超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05-2010年我院确诊的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共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超声表现、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5岁,术后预后良好.术前超声检查1例未查出病变,其余5例均为低回声,后方回声增强;5例边界均欠清,1例为毛刺状;1例有点状钙化.病理检查:4例表现为导管内实性神经内分泌癌,其中3例伴间质浸润;2例为浸润性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癌细胞排列成岛状、巢状,可见菊形团、纤维血管轴心及栅栏状排列;癌细胞强表达ER、PR,NSE等,不表达CK5/6.结论: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良好,超声表现为边界欠清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后方回声增强;病理特征为岛状、栅栏状排列,并有纤维血管轴心及菊形团;免疫组化标记具有特征性,NSE、Syn强表达,CK5/6不表达,可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34岁,以右下腹痛20天、发现盆腔包块半天为主诉入院.平素体健,38天前因过期流产行清宫术,术后B超见子宫肌层内3 cm×3 cm团块状弱回声,疑为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及其微浸润癌(DCIS-M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DCIS患者(252个病灶)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资料。结果 252个病灶中,有172个DCIS(DCIS组)和80个DCIS-MI(DCIS-MI组),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月经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大小、前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特征:DCIS-MI组粉刺型及高级别分化比例明显高于DCIS组(P<0.05);超声征象:肿瘤形状、内部回声、边缘和边界以及Adler分级两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后方回声、生长方位、微钙化、乳腺结构紊乱及导管扩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DCIS-MI较DCIS更具浸润性癌的临床特征,其部分超声征象具恶性肿瘤特征,可反映其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7.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十分少见,大约占乳腺肿瘤总数的2—5%,临床表现与其它肿瘤无特异的或明显的区分。可通过免疫组化证实肿瘤细胞中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2003年WHO对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了分类,现报告本科遇到的1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表现。方法:随机挑选近五年来我院确诊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各34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超声检查结果。结果:通过比较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发现,两者在结节内回声、伴点状钙化、后方回声、结节形态、周边高回声晕、周边毛刺或蟹足样改变、纵横比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同时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12%,P=0.0212,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表现较为相似,因此在临床检查中需要尤为注意,仔细分辨各自的不同之处,进而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1岁,主因阴囊增大不适数年就诊,查体:左侧阴囊显著增大,约为右侧阴囊的3倍,变硬,平卧后不能缩小,超声检查,左侧阴囊精索静脉增粗,内径3-5mm,显著充血,为重度精索静脉曲张,腹部超声见胰腺头,体,尾弥漫性肿大。  相似文献   

10.
11.
原发乳腺淋巴瘤超声表现、临床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分析9例(共11个病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临床及病理特征。 结果 9例乳腺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中,4例肿块位于右侧乳房,3例位于左侧乳房,2例位于双侧;其中8个肿块发生于外上象限。肿块大小1.5~9.0 cm,平均(2.87±2.09)cm。9例均为低回声,其中5例为极低回声,4例内部回声不均匀;6例形态不规则;5例边界不清;3例后方回声增强,9例均未见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6例血流丰富。术后病理大体形态学均表现为实性肿物、颜色灰黄或灰粉,组织学分型7例为非霍奇金弥漫性B细胞型淋巴瘤,1例为结外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为T细胞型淋巴瘤。 结论 乳腺原发性淋巴瘤的超声检查中,低回声、外上象限、肿物后方回声增强、肿物内有丰富血流信号为主要特征,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及术后病理,其预后与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将318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评价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分为TNBC和non-TNBC组,并分析比较其超声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 ①318例乳腺癌患者中,TNBC患者占16.35%(52/318)。②病理结果显示T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on-TNBC组(P<0.05)。③超声显示,TNBC组肿块有边缘毛刺征、内部微钙化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2~3级的病例数明显低于non-TNBC组(P<0.05)。 结论 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但部分患者缺少典型的恶性肿块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临床及影像学医生对TNBC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7岁.因"进食后梗噎感2个月余"入院.纤维胃镜检查示食管肿瘤.食管钡餐检查:食管中段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影,局部向右突出于管腔外,管壁僵硬,管腔变窄,黏膜破坏,余段食管未见确切异常(图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伴髓样特征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超声误诊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乳腺外科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伴髓样特征乳腺癌患者(共24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超声观察指标包括肿块数量、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肿块内部是否伴微钙化、腋下淋巴结受累及肿块内部血流情况。 结果24例伴髓样特征乳腺癌中18例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4例术前超声参照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3级,误诊为纤维腺瘤,2例术前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5级,误诊为浸润性导管癌。 结论超声检查对伴髓样特征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分析其误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本病声像图特征的认识,避免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5例GM患者的超声表现、临床症状及病理特征。结果 12例病灶位于左侧乳房,3例位于右侧;10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肿块大小2.10~9.70 cm,平均(9.38±2.26)cm。超声均呈不均质低回声,其中6例可见无回声,4例无回声内可见细点状中-强回声;13例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中4例主要表现为多个导管样回声延续,3例主要表现为分叶和成角,1例同时呈现以上2种表现,5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腺体回声紊乱,余2例边界清晰,为卵圆形。CDFI示12例病灶血流丰富。11例合并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3例伴皮肤增厚,其中1例伴皮下积液,1例窦道形成。术后病理显示2例W-S反应阳性,发现特异性猫抓病病原菌。结论 GM的主要超声表现为不均匀、不规则的低回声、多呈管样或结节样肿物内有丰富血流信号,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6.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ID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IDC二维图像特征及能量多普勒血流形态、频谱参数.结果56例中显示毛刺征或蟹足征34例,周边高回声晕30例,内部微钙化36例,后方回声衰减35例;能量多普勒显示无血流1例,星点状或短线状血流55例,穿入型、分支状、不规则型血流分别为37例、34例、24例.45例肿块内部血流表现为高速高阻型(Ps≥17 cm/s,RI≥0.7).21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IDC在声像图上有其特征性表现,超声可成为诊断IDC的有效影像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乳腺肿块灰阶超声图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分析乳腺实质性肿块的高频声像图特征,评价其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93个乳腺实质性肿块的声像国特征。分析内容包括形态、边界、边缘、回声类型、内部结构、后方透声、周围组织情况等方面;并对各指标做出统计学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 声像图特征中,与良性病变关系密切的依次是:明亮细薄假包膜、内部高回声、形态规则、长径/前后径>1.4、边界清晰。与恶性病变关系密切的依次是:周围高回声环、多个分叶、内部微钙化、微小分叶、长径/前后径≤1.4、后方回声降低、内部回声不均匀、这些声像图特征在良恶性之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在声像图上各有特征表现,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单纯性乳腺粘液癌(PMBC)的超声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分析27例PMBC的临床病理与超声表现特征,比较无微乳头结构的传统粘液癌(cPMBC)和微乳头型粘液癌(MUMPC)之间的超声评分及血流评分差异、比较PMBC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MN分期及分子分型的超声评分差异,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 27例PMBC中,cPMBC 20例,MUMPC 7例,超声多表现大分叶状或成角的低回声团,可见微钙化及液化,超声评分及血流评分中位数均为1分。cPMBC与MUMPC之间的超声评分及血流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MBC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MN分期及分子分型的超声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MBC超声恶性特征不典型,超声医师应该警惕分叶状或成角的团块,尤其是伴有微钙化或液化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患者的超声与病理特征.结果 14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共检出15个病灶,病灶位于卵巢6个,宫颈6个,子宫体3个.10个病灶表现为极低回声,10个病灶内部回声均匀,所有病灶后方回声均增强,13个病灶边界清晰,5个卵巢病灶呈椭圆形,5个宫颈病灶呈分叶状,所有子宫体病灶宫体呈弥漫性增大,子宫内膜完整,13个病灶血流信号较丰富.14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原发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超声检查中,极低均匀性回声、后方回声增强为其主要特征,最终确诊需结合临床及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