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ix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心脏病学家HaroldBix在Baltimore工作时提出 :“当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 ,如果在两个QRS波中间看到P(或F)波 ,就应该考虑到可能有另一个P(或F)波隐藏在QRS波内”。Bix法则的原理 :心动过速时房室传导比例为 2 :1,未下传的P(或F)波恰好隐藏于QRS波内而难以发现 ,另一个P(或F)波则位于两个QRS波中间。Bix法则的心电图特点 :①常为节律规整的心动过速 ,心室律整齐 ,多为窄QRS波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多在 15 0bpm左右 ;②在两个QRS波中间可见P(或F)波 ,P(或F)波可为直立或倒置 ;③因QRS波内隐藏着P(或F)波 ,所以QRS波形态可…  相似文献   

2.
<正>答:急诊心律失常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大致可分为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急诊缓慢性心律失常。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又可根据QRS波宽度分为窄QRS波心动过速(QRS波群时限≤120 ms)和宽QRS波心动过速(QRS波群时限>120 ms)。窄QRS波心动过速大多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宽QRS波心动过速多数为室性心动过速,10%为室上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或预激。急诊医生在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碎裂QRS波群(f QRS)与多种心脏疾病患者的预后相关。然而,还未有f QRS与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LVNC)患者预后相关的研究。在不同研究中,LVNC患者的预后有很大差异,且缺乏简单可行的用于评价预后的指标。本研究旨在评估f QRS用于评价LVN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LVNC患者。窄碎裂QRS波群(f-n QRS):在至少2个相邻心电图导联的R波或S波上出现1个或多个切迹,且QRS波群时限120 ms;宽碎裂QRS波群(f-w QRS):在至少2个相邻心电图导联的R波或S波上出现2个以上切迹,且QRS波群时限120 ms。结果 64例患者中,分别有24例(38%)患者的心电图呈现f-n QRS,7例(11%)呈现f-w QRS。在随访期间,13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Kaplan-Meier分析表明:f-n QRS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f-n QRS组患者的生存率(P=0.005)。同样,f-w QRS组患者的生存率也明显低于非f-w QRS组患者的生存率(P=0.02)。多因素分析表明:f-n QRS是预测LVNC患者全因死亡率的1个独立指标(HR:5.33;P=0.045)。结论 f-n QRS对于评价LVN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且可能提供1个有效方法用于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  相似文献   

4.
早搏QRS波正常化(简称早搏QRS正常化),是指伴有束支阻滞(BBB)或WPW综合征者在并发室上性或室性早搏(室早)时,早搏QRS形状与时间反趋于正常。即基本心律QRS波宽,早搏QRS波窄的矛盾现象。 一、窦性(或室上性,下略)心律伴BBB时并发早搏QRS正常化 1、窦-室室性融合波(VF):源于患侧束支同侧的舒张晚期室早与窦性经健侧束支下传共同激动心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远程心电诊断中阵发性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探讨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要点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所有数字化心电图数据入选统计。结果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总体发生率0.02%。符合入选标准者276人次,心电图采自于176例病例。心电图特点:(1)心动过速频率:(174.76±31.19)次/分;(2)QRS波时间:(158.51±47.87)ms。(3)QRS波电轴:(89.62±112.41)°。(4)根据2015ACC/AHA/HRS指南,符合室性心动过速者94例(53.41%);符合室上性心动过速者82例(46.59%)。2015ACC/AHA/HRS指南推荐的鉴别诊断要点中,最常见的是aVR导联QRS波形态特征(Vereckei算法),总体发生率为33.11%,其次是V1~V6导联QRS波形态特征(Brugada标准),总体发生率为20.45%。结论在宽QRS波心动过速中,以室性心动过速为常见;在鉴别诊断时,推荐关注aVR导联QRS波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和S波变化百分比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8例疑似APE的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其中102例患者具有完整的心电图和CT图像。分析102例患者心电图QRS和S波变化对APE的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记录分析显示V4~V6导联的QRS和S波变异发生率最高(P=0. 002)。2组患者在QRS波持续时间、QRS波最大和最小振幅、QRS波变异百分率、最小S波振幅、ΔS波振幅、S波变异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QRS变化的百分比[OR:1. 227(每增加1%),95%CI:1. 018~1. 456,P 0. 01]和S波变化百分比[OR:1. 072(每增加1%),95%CI:1. 011~1. 137,P 0. 01]是AP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对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的疑诊APE患者,心电图V4~V6导联的QRS和S波变化的百分比有可能成为诊断APE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来本院就诊的AMI患者102例(AMI组)和冠心病(CHD)患者132例(CHD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扫描确诊AMI,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ECG检查,记录不同部位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比较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碎裂QRS波在AMI组患者的下壁发生率最高,病理性Q波在AMI组患者的前壁发生率最高。除侧壁的碎裂QRS波以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和CHD组的前壁(0.8%比22.5%、13.6%)、下壁碎裂QRS波(6.7%比26.5%、17.4%);前壁(0比41.2%、29.5%)、下壁(0.8%比40.2%、35.6%)和侧壁病理性Q波(0比2%、2.3%)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病理性Q波比较,碎裂QRS波诊断AMI的敏感性(40.00%比89.47%):诊断CHD的敏感性(41.94%比91.50%)显著升高(P均0.01),但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碎裂QRS波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辅助指标,与病理性Q波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43岁,反复心悸一年。临床诊断:风湿性关节炎?心电图V_1导联连续记录见3种QRS波:(1)QRS波呈rs型,时间0.09s,其前均有P波,P—R间期0.16s,为窦性心搏;(2)QRS波提前出现,呈QS型,时间0.12s,其前无P波,联律间期0.44~0.46s,QRS波初始向量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8岁。心电图(略)示:窦性P波频率>QRS波频率,P与QRS波无传导关系,为Ⅲ°房室传导阻滞,QRS波节律规整,频率49-52次/min,V_1导联呈rSR′型,时限0.14s,心电轴 72°,可能属交界性逸搏心律,下传心室时伴室内CRBBB。 约半年后门诊复诊心电图(略)记录提示:P波与QRS波仍无传导关系,Ⅲ°房室传导阻滞,QRS波V_1导联仍为CRBBB型,电轴左偏达 110°,QRS波Ⅰ、aVL呈rS型,aVF、Ⅱ、Ⅲ呈qR型,提示交界性逸搏心律下传心室时同时存在CRBBB加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H)。 再于三个月后复查心电图(略)示:Ⅲ°房室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电图QRS波时限联合血清铁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心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2月本院单纯T2DM(T2DM组)79例,同期T2DM合并CHD患者(T2DM+CHD组)7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彩超检查结果,T2DM+CHD组又分为心功能不全组(47例)和心功能正常组(32例),检测各组患者QRS波时限、校正QT间期(QTc)、血清铁蛋白水平;分析心电图QRS波时限联合血清铁蛋白检测对T2DM合并CH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结果:与T2DM组相比,T2DM+CHD组QRS波时限、QTc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01)。与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心功能不全组QRS波时限、QTc和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P均<0.05)。QRS波时限联合血清铁蛋白水平诊断T2DM合并CH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灵敏度(80.85%),特异性(96.88%),准确度(87.34%)要高于单独QRS波时限诊断(65.96%,84.38%,73.42%)、单独血清铁蛋白水平诊断(74.47%,71.88%,73.42%);QRS波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中,依据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EMI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95例,N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依据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表现分为:碎裂QRS波27例,病理性Q波32例,碎裂QRS波并病理性Q波50例,单纯ST段改变16例;对比在STEMI、NSTEMI患者中碎裂QRS及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碎裂QRS波者低于病理性Q波者,但碎裂QRS波者特异性高于病理性Q波者;碎裂QRS波并病理性Q波者敏感性皆高于碎裂QRS波者、病理性Q波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中,STEMI发生率为76.0%、NSTEMI发生率为24.0%;95例STEMI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为15.8%,低于病理性Q波的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30例中,碎裂QRS波者发生率为40.0%,高于病理性Q波者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其他诊断依据情况下,碎裂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新指标,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的QRS波代表心室除极过程,其宽度也称QRS波时限。临床中,根据QRS波时限是否≥120ms,而将心动过速分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和窄QRS波心动过速。宽QRS波心动过速包括:室速、室上速伴差异传导或原有束支阻滞(或非特异性室内阻滞)、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颤伴旁路前传及起搏相关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室速是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全部原因的80%,而仅5%的室速QRS波时限小于120ms。因而,  相似文献   

13.
正1930年,Wolff、Parkinson和White三人最先描述了有异常QRS波群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的短PR间期综合征,也称心室预激综合征。临床中已经广泛了解典型心室预激的体表心电图表现为:(1)正常P波时,PR间期缩短(0.12s);(2)QRS波群异常增宽(时限≥0.11s);(3)QRS波起始部有顿挫,即δ波;(4)PJ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QRS波时限对窄QRS波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35、QRS波时限≤120ms、QRS波起点距左心室12节段收缩速度峰值时间标准差(SD of time from QRS to peak systolic velocity in ejection phase for 12left ventricular segments,Ts-SD)≥32ms患者行CRT治疗。CRT植入术前及术后1周行心电图检查。随访6~12个月,以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以上或6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25%以上作为临床有效的标准,负性左室重构定义为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减少≥15%。分析CRT植入术前、后QRS波时限(QRSbefore,QRSafter)及QRS波时限缩短值(QRSab=QRSafter-QRSbefore,)对CRT临床疗效及负性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1共入选31例患者,18例(58.1%)临床有效,其中13例(41.9%)负性左室重构;2各组QRSafter均显著大于QRSbefore(P0.05),QRSafter在负性左室重构组比无负性左室重构组增宽(P0.05)。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before、QRSafter和QRSab不是窄QRS波患者CRT术后临床疗效或负性左室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植入术前后QRS波时限不能预测窄QRS波伴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植入CRT疗效。  相似文献   

15.
心电图QRS波形态与心血管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碎裂QRS波是指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新出现或已经存在QRS波的三相波(RSR′型)或多相波,并排除了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束支阻滞。窄而高的QRS波表现为QRS波时限短于正常,R波振幅异常升高(高QRS波)、同一导联的非特异性ST-T波改变多变等特点。这两种形态的QRS波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既往有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史。入院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伴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口服胺碘酮治疗第9天心电图(附图上)示:V_1导联有规整的F波,F波频率280次/min,QRS波群呈室上性,R-R间期规则,R波频率70次/min,房室传导1:1。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伴4:1房室传导。第10天(附图中)心房率、心室率同附图上,QRS波群时间0.14—0.15s,QRS波群初始6波不明显,QRS波群畸形程度比附图下典型预激综合征更为显著。心电图诊断:心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QRS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经心电图诊断为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213例。根据QRS波时限,患者被分为CLBBB组(182例)和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组(ICLBBB组,31例)。应用线性相关分析分析QRS波时限与LVEF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RS波时限预测LVEF50%的最佳临界点。结果:与ICLBBB组比较,CLBBB组QRS波时限[(104.61±8.85)ms比(149.36±17.25)ms]显著升高,LVEF[(54.26±4.96)%比(45.22±12.57)%]显著降低,P均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CLBBB患者QRS波时限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55,P=0.001)。ROC曲线分析QRS波时限预测LVEF50%的最佳临界点为151ms,曲线下面积为0.79(P=0.001),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83.5%。结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患者的QRS波时限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预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一个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0岁,临床诊断:扩张性心肌病。图为Ⅱ导联连续描记,可见三种不同形态的QRS波群,R_(2、4、6、8、10、12),为同一形态的QRS波群,P—R间期0.16s,Ⅱ、Ⅲ、aVF导联P波直立,为正常窦性QRS波群;另一种R_(1、5、9、13)、QRS波群呈宽大,起始部有明显的△波,P—R同期0.07s,第三种R_(3、7、10),其中QRS波群较第二种略窄,QRS起始部有模糊的小△波,P—R间期0.14s,且ST—T改变随QRS波群不同分别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介入后心功能分级及再灌注与碎裂QRS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心肌梗死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病人,根据入院时病人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QRS波形态分为碎裂QRS波组(48例)和无碎裂QRS波组(70例)。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局部室壁运动情况、心肌梗死溶栓情况、灌注分级(TMP)情况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PCI治疗后,无碎裂QRS波组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碎裂QRS波组,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低于碎裂QRS波组(P0.05);术后两组病人的LVEF及WMSI均有明显改善,但无碎裂QRS波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PCI治疗后,碎裂QRS波组中出现梗死范围增大和梗死情况加重的病人明显多于无碎裂QRS波组(P0.05);无碎裂QRS波组中TMP 2~3级的病人比例明显多于碎裂QRS波组(P0.05);无碎裂QRS波组病人PCI术后病人的心功能改善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而碎裂QRS波组病人PCI术后的心功能水平并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PCI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心肌再灌注情况和心脏功能,缩小病人的心肌梗死灶,而无QRS波出现病人的改善更为显著。提示碎裂QRS波出现可以预测冠状动脉灌注不良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等速性房室分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67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窦性P波,室上性QRS-T波群连续出现,P波与QRS波群频率相等,均为100次/min,窦性P波落在QRS波群的下降支或ST段上,与QRS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