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腓肠肌肉毒毒素注射位点解剖测量与肌电图测量的相关性,为肉毒毒素注射位点解剖测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肌电图技术检测21例健康青年志愿者的左侧腓肠肌运动位点,并经过统计学分析选取其中13个位点作为解剖位点.随后由3名测量员对11例志愿者进行左侧腓肠肌解剖位点标记,然后采用肌电图定位技术对解剖位点进行回测,将3名测量员测试所得肌电图运动位点与解剖位点进行比较.结果 3名测量员回测结果间具有高度一致性,解剖学测量定位结果与肌电图测量定位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解剖学测量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是一种简便、快捷定位方法,其定位结果与肌电图定位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值得在基层临床机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腓肠肌肉毒毒素注射位点解剖测量与肌电图测量的相关性,为肉毒毒素注射位点解剖测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肌电图技术检测21例健康青年志愿者的左侧腓肠肌运动位点,并经过统计学分析选取其中13个位点作为解剖位点.随后由3名测量员对11例志愿者进行左侧腓肠肌解剖位点标记,然后采用肌电图定位技术对解剖位点进行回测,将3名测量员测试所得肌电图运动位点与解剖位点进行比较.结果 3名测量员回测结果间具有高度一致性,解剖学测量定位结果与肌电图测量定位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解剖学测量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是一种简便、快捷定位方法,其定位结果与肌电图定位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值得在基层临床机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肌电图引导下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痉挛性斜颈患者42例,在肌电图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多点注射,于治疗前、后采用Tsui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本研究42例患者经肉毒毒素注射后,发现症状基本缓解20例(占47.62%),明显缓解18例(占42.86%),部分缓解4例(占9.52%),无效0例,有效率为90.48%;疗效平均持续时间为6个月左右;病情复发者重复注射肉毒毒素仍然有效,且注射剂量无增加,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结论 在肌电图引导下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100例头颈部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应用肌电图确定注射肌肉及用同轴电极针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8例痉挛性斜颈,分析其治疗效果与剂量、注射位点的关系。结果采用Co-hen等分级标准,76例偏侧面肌痉挛者,完全缓解15例,明显缓解57例;16例眼睑痉挛者,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9例;采用Tsui等评分标准,8例痉挛性斜颈者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治疗后眼睑及面肌抽搐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满意率100%。偏侧面肌痉挛及眼睑痉挛起效时间8~48h,使用剂量20~40U,最佳使用剂量30~35U;痉挛性斜颈起效时间7~10d。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的首选方法。主张多位点、小剂量注射,肌电图定位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性斜颈者可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性瘫痪大鼠腓肠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注射致痉挛瘫痪大鼠腓肠肌及相关结构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150只大鼠随机分A、B、C、D4组:A组为30只,单纯颅骨钻孔:B组为40只、C组为50只、D组为30只,各组均以适宜电流刺激破坏左侧锥体束制备痉挛瘫痪模型.C组、D组给予腓肠肌痉挛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索6u/kg/肌群;D组,于注射后辅以运动训练.B组为对照组,给予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于注射后不同时间进行神经行为学检测、肌肉及相关组织结构透射电镜检查.结果:C组和D组的神经、肌肉组织改变情况均较对照B组明显.C组和D组,均观察到神经芽生现象.训练后D组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超微结构改善明显.肌膜两侧呈现不同的病理改变.结论: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导致的超微结构改变较单纯肌痉挛造成的改变更为明显;肌细胞膜对肉毒毒素具有阻隔作用,A型肉毒毒素可能有诱发神经芽生作用.运动训练对大鼠神经行为学有明显改善,运动训练可促进病变肌肉超微结构改善.  相似文献   

6.
A型肉毒毒素治疗头颈部肌张力障碍10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抽搐、眼睑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100例头颈部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患,应用肌电图确定注射肌肉及用同轴电极针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紊治疗8例痉挛性斜颈,分析其治疗效果与剂量、注射位点的关系。结果采用Cohen等分级标准,76例偏侧面肌痉挛,完全缓解15例,明显缓解57例;16例眼睑痉挛,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9例;采用Tsui等评分标准,8例痉挛性斜颈明显缓解;总有效率100%。治疗后跟睑及面肌抽搐明显减轻或消失,患满意率100%。偏侧面肌痉挛及眼睑痉挛起效时间8~48h,使用剂量20~40u,最佳使用剂量30~35u;痉挛性斜颈起效时间7~10d。副反应轻微、短暂,无全身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A型肉毒毒紊局部肌肉注射是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病的首选方法。主张多位点、小剂量注射,肌电图定位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痉挛性斜颈可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A型肉毒毒素肌注后神经芽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肌注后神经芽牛的病理和电生理过程。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肉毒毒素组和生理盐水组。在SD大鼠右侧腓肠肌肌注5U的A型肉毒毒素或同容积的生理盐水,于肌注后1,4,8,12周测定单纤维肌电图的运动电位平均连续波间差(MCD)和肌纤维密度,观察病理神经纤维数目。结果 运动单位MCD结果为1~4周显著延长,8周开始好转,12周恢复正常;提示肌注肉毒毒素后出现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阻滞,并于12周恢复功能。肌纤维密度和神经纤维数目计数均增加,结果 提示肌注肉毒毒素后出现神经芽生。结论 大鼠肌注肉毒毒索后出现了神经芽生,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在12周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电图联合电刺激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 方法选取4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肌电图及电刺激定位引导下,采用多点注射方式将A型肉毒毒素注入痉挛靶肌内;并于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辅以肢体功能训练。于注射前、注射后第1周、第2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腕指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所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注射A型肉毒毒素第2周、1个月和3个月后,发现患肢肌张力、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腕指关节AROM及MBI评分均较注射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注射后1个月时患者上肢FMA评分[(20.82±2.81)分]、腕指关节AROM[伸腕(9.45±1.97)°,伸指(9.82±2.54)°]较注射后第2周时显著提高(P<0.05);注射后3个月时患者上肢FMA评分[(23.93±3.15)分]、腕指关节AROM[伸腕(12.57±2.52)°,伸指(11.28±3.09)°]较注射后1个月时亦有明显改善(P<0.05);整个治疗期间入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副反应。 结论于肌电图及电刺激联合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具有定位准确、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副反应少等优点,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 选择因脑卒中致上肢痉挛患者15例,在彩超引导下,按照断层解剖作为指南,将肉毒毒素准确注入到肱二头肌、肱肌、指深屈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拇长肌、掌长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注射后继续进行康复训练.注射前、注射后2周、注射后4周采用改良Ashworth(MAS)、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进行相关评价. 结果注射组在注射后2周、4周,肌肉痉挛的改善以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注射前.结论 在彩超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定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定位准确、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肌张力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分析7例非肌电图(EMG)引导下常规剂量注射及在肌电引导下有选择地进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的效果;另外观察14例肌张力障碍在肌电引导下注射适量A型肉毒毒素后的效果。结果非肌电引导下常规剂量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肌张力障碍患者,效果差,持续时间短,副作用较多;肌电引导下选择性注射的患者,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副作用较少。结论肌电引导下,不同的肌张力障碍患者注射适量的A型肉毒毒素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和缓解。  相似文献   

11.
肌电图导引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肌电图导引下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按FMA量表评定分为 3组 ,应用肌电图纪录痉挛肢体在功能位时的运动单元电位数 ,确定治疗肌肉 ,每一部位注射 5U ,0 .2ml国产A型肉毒毒素 ,治疗 3天后由康复训练师亲自或指导家属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采用改良Ashworth分度评分评定痉挛状态 ,FMA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 (上下肢分别统计 )。结果治疗后 ,中、轻度运动障碍者恢复至基本正常 ;严重运动障碍者恢复至明显运动障碍 ;严重运动障碍合并挛缩者可改善其生存质量 ;所有患者增高的肌张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肌电图导引下 ,A型肉毒毒素作为缓解痉挛药物使用安全、有效 ,对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及徒手定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72例脑瘫患儿,根据A型肉毒毒素注射方式分为徒手定位组和超声引导组,各36例。徒手定位组实施徒手定位注射,超声引导组实施超声引导注射,比较两组患儿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4、8、12周,与徒手定位组相比,超声引导组MAS评分更低,GMFM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应用超声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基于深度学习的脑影像量化分析软件QBrain与作为传统算法代表的FreeSurfer自动分割软件测量海马体积的效果。方法自健康中国成人头颅高分辨MRI数据库(Chinese 1000)中随机提取100名志愿者数据,以手动测量结果为标准,对比FreeSurfer、QBrain软件测量海马体积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相关性分析,以Bland-Altman分析法行一致性分析;以戴斯系数(DSC)评估2种自动测量方法与手动测量值相似度。结果手动测量及FreeSurfer、QBrain软件测量结果均显示右侧海马体积测值大于左侧(P均<0.05)。FreeSurfer右侧海马测值明显小于手动测值(P<0.05);左侧测值大于手动测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Brain右侧海马值明显小于手动测值(P<0.05);左侧测值小于手动测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自动方法海马体积测值均与手动测值显著相关(ICC>0.75,r>0.75,P<0.05)。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2种自动测量方法与手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FreeSurfer及QBrain海马体积测值与手动测值的DSC分别为0.73和0.05(P均<0.05)。结论FreeSurfer与QBrain均可准确自动测量海马体积;QBrain所测海马体积与手动测值的相关性更佳,且耗时较少。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3例经肌电图引导下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引起吞咽困难的痉挛性斜颈患者的护理体会。3例患者颈部肌电图均提示有异常放电,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均出现吞咽困难、洼田饮水试验II级或III级,给予对症治疗后明显改善。认为注射前熟悉患者病史、尊重其知情同意权并给予心理疏导;注射中给予语言安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注射后予以鼻饲或半流质饮食、防止呛咳、误吸,多给予鼓励,密切观察注射部位及生命体征、加强巡护,这对改善病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5.0T MRI测量健康成人海马结构(HF)亚区体积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23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以5.0T及3.0T MR仪采集高分辨T1WI;利用FreeSurfer软件将HF自动分为38个亚区,测量各亚区体积,比较基于5.0T与3.0T MR T1WI测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基于5.0T与3.0T T1WI所测双侧海马尾、左侧旁下托、左侧海马分子层头、左侧颗粒细胞-分子层-齿状回头、右侧颗粒细胞-分子层-齿状回体、左侧阿蒙角(CA)1头、左侧CA3头、左侧CA4头、右侧海马伞及左侧海马杏仁核过渡区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于5.0T与3.0T T1WI所测HF各亚区体积均呈中、高度正相关(r均>0.5,P均<0.01)。结论 5.0T MRI可用于测量成人海马结构亚区体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38例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在肌电图引导下采用A型肉毒毒素进行局部多点注射,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Tsui量表进行疗效观察,注射前、中、后分别对症护理。结果本研究中38例患者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症状基本缓解19例,明显缓解16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2.11%;少数患者局部不良反应轻微、短暂,无并发症,护理效果良好。结论 A型肉毒毒素肌肉注射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应加强护理,最大限度的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注射肉毒毒素(BTX-A)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采用肌电图定位注射BTX-A,B组采用反向徒手牵拉定位注射BTX-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功能区的运动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后的M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GMFM量表总百分比高于B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在肌电图定位引导下注射BTX-A治疗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患儿的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或衡力)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治疗疗效及肉毒毒素注射的护理要点。 方法 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69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结合运动训练、针灸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及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治疗前后进行关节活动度测量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GMFM—88)。 结果 患儿经过3-6个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四肢肌张力明显改善,运动功能进步明显,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张力,对于患儿的站立和步行功能的建立有良好的作用。配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护理干预,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护理.方法:对我院122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面肌痉挛患者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配合适时临床护理,治疗后均获得良好效果,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患者规范细致周到的护理有助于提高肉毒毒素注射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肉毒毒素A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护理方法,促进患儿正常运动发育。方法按照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前、治疗时和治疗后三个阶段,分别制定与实施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方案。结果有98%的患儿注射肉毒毒素A后肌肉痉挛得到缓解或消失,有80%的患儿立姿及步态能达到或接近基本正常,能够独自行走,尤其是在精细运动方面有较大的进步。结论注射肉毒毒素A与康复护理密切配合的综合治疗对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积极主动地配合药物治疗进行康复护理,对于加速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